APP下载

青年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要求

2022-12-31杜敦科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关键词:精神时代

陈 晶,杜敦科(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1]这一重要论述内涵十分丰富,为青年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奋斗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诠释着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真谛,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辉煌业绩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这一宏大事业需要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引导其将奋斗作为青春最靓丽的底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入研究青年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以及实践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

青年奋斗精神奠基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核心要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延续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勃发于新时代两个大局的发展考量,密切联系时代主题,有其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核心要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关于青年奋斗精神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青年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有一系列论述,科学评价青年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19世纪初的欧洲,工人阶级正遭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从阶级立场角度思考,认为社会进步是一代人继承前一代人成就的基础上,接续创造的结果,肯定了青年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提出“无产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2]阐明青年是工人阶级和人类的未来,认为青年是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一特殊阶段要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角度来看,恩格斯指出:“大学生们意识到,从他们的行列中应该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它的使命是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发挥重要作用。”[3]该论述指出青年时期是最需要奋斗的人生阶段,将青年视为改变现存社会不完善之处、为新事物产生创造条件的伟大力量。从斗争角度出发,列宁指出:“整个斗争的结局都将取决于青年,取决于青年大学生,尤其是青年工人。”[4]阐明青年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可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诠释了青年奋斗精神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科学思想来源。

青年奋斗精神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对培养青年奋斗精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品格、革故鼎新思想是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的价值凝练,培育出一代代勤劳勇敢、刚健勇毅的中华儿女,为青年奋斗精神提供支撑。例如,中国传统典籍中记载着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励精图治、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勇于追梦的执着;又如,孟子有语“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蕴含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张载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鼓励世人要树立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志向;《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君子要发愤拼搏,积极进取,让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的价值。这些经典名句蕴含着发愤图强、刚毅坚卓的精神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树立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和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成为青年的普遍心理认同。

(二)历史逻辑:青年奋斗精神体现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始终把培育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重视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对青年提出期望。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强调:“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5]成为鼓舞全党全军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这一时期青年在党和人民的带领下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独立的伟大成就,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还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6]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团结青年,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以及科学技术小组。青年以满腔热血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实现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上蓝天、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等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中国的历史纪录,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团结奋斗。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青年万岁。”[7]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8]胡锦涛进一步指出:“青年要干成一番事业,就必须不畏艰难、矢志奋斗。”[9]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带领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青年们积极参加“新长征突击手”“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等活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离不开青年为实现中国梦所做出的接续奋斗。由此可见,自中国共产党创立开始,青年就以奋斗精神克服种种阻碍与困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赓续。

(三)时代逻辑:新时代青年成长境遇的现实需要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规划人生、创造历史。”[10]青年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要把青年的发展置于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进程中考察和审视。从国内发展状况来看。青年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越是接近这个目标,越有艰巨繁重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有志青年为之奋斗。当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继承者和建设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时代责任,谨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广大青年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11]等重要论述,激励青年越是到关键紧要时刻,越要牢记奋斗精神的传统不能丢,奋斗意志的好品质不能少,需要青年昂扬斗志把奋斗志向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国际局势来看,青年接续奋斗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中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只有青年站稳国家和人民立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当中,关键核心技术仍是科技创新的难题,需要青年不断突破。加之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剧社会交往方式的隐蔽性,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本土文化安全。这样的时代背景对青年提出更高的期待,要求青年重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孕育的风险和考验,呼唤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开奋斗的步伐。

二、青年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

当代青年沐浴新时代的荣光,也承担新时代的重任。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有利于青年成为无愧于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成为实现国富民强的时代主角。

(一)培育奋斗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贯穿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当前高校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年纪,到21世纪中叶很多人还不到60岁,新时代青年将全过程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理想、本领、担当作为一个整体,既体现出“时代新人”的精神风范,又从时代发展和民族进步的维度对青年一代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要求。奋斗精神作为思想层面的意识,是青年主观能动性的自我赋予,在实践中对青年成长为时代新人有长期的指引作用,能够激发青年克服挑战的勇气、面对困难的信心。在奋斗精神的指引下,青年更加渴望成功,渴望有所作为,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其创造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就会激发青年的内生动力,促使青年将被动、消极的奋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奋斗,进而成为他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目的,社会就会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新的发展,促使青年真正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成为志向高远、兼收并蓄、本领高强、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因此,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是时代新人出现的可能,没有奋斗精神的参与,时代新人的诞生便缺失可能性。

(二)发扬奋斗精神,展现青年良好形象

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青年的精神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形象,关乎整个社会氛围。奋斗精神通过青年人的风貌展示出来,而青年是奋斗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主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脚步加快,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逐渐渗透到青年的生活当中,对青年精神领域造成物化冲击,消解青年奋斗的意愿。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奋斗精神对展现青年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人生成长整个历程中把握青年阶段的特点,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12]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塑造良好形象提出了要求。北京冬奥会中,武大靖在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一路领跑,为中国赢得首金。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中,挑战超高难度动作,成功赢得冠军。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良好形象的集中体现。当代青年享有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好,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服务人民和贡献社会的本领越来越强,为奋斗精神提供依托。奋斗精神又激励青年不断突破自我、接受挑战,成为青年展现良好形象的内驱动力和外在保障。在客观世界和主观精神的双重推动下,促使青年树立不懈奋斗的价值观,进而感召一批先进青年在社会中成为奋斗的榜样,逐渐形成群体奋斗意向,从而塑造新时代青年良好形象。

(三)传承奋斗精神,坚定青年奋斗意志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靠奋斗得来,未来我们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奋斗精神。当代青年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环境,尤其需要传承奋斗精神,让青年一代深刻理解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将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奋斗;深刻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向土地要粮食、向沙地要蔬菜的团结奋斗作风;深刻体会党带领人民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的伟大实践中所蕴含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砥砺奋斗精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深厚国家情怀的青年,传承中国发展历程中青年展现的奋斗精神,能够激励当代青年坚定奋斗的意志。实现理想没有捷径可以走,理想有多远大,付出的努力就有多艰辛,在把远大志向变为现实的路上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奋斗精神有利于青年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历练进取精神和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敢于克服生活中的“不容易”,挑战工作上的“不可能”,提升青年遇到挫折,遭遇打击时的适应和应对能力,使青年能够在遭受挫折与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并将挫折与挑战转化为奋斗动力。进而激发青年行动的决心、信心和恒心,使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奋斗意志,让顺境逆境都成为青年成长的财富。

(四)赓续奋斗精神,凝聚青年力量

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经历了许多磨难,无数仁人志士在奋斗精神指引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各种困难,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非凡凝聚力。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始终把团结放在重要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新时代赓续奋斗精神引导青年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其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励青年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之中,感召千千万万有共同理想的人团结在一起,凝聚青年磅礴力量,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

三、青年奋斗精神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品格,是青年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根本遵循。为此,青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担社会重任、敢于创新创造等方面下功夫。

(一)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13]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指明灯,不仅影响着青年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而且直接关系青年人生目标的选择和奋斗的方向及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是涵养奋斗精神的前提,奋斗是艰辛的,只有坚定理想信念青年奋斗才会有力量和方向。因此,要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首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武器。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科学指引下,青年把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要立志做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在读原著、学原文中汲取真理的力量,用科学理论涵养青年奋斗品格和奋斗信念。让青年清楚认识到个体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发展是同向同行的关系,自身奋斗的同时就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其次,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青年砥砺奋斗指明方向,成为青年奋斗的精神动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育魂,引导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并入脑入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最后,以党史和新中国史涵养青年奋斗精神。辉煌的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和创业史,是涵养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营养剂。青年要通过学习前辈们百折不挠的革命奋斗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天动地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改革开放后创新实践的团结奋斗精神,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使青年清楚新时代奋斗的必要性和奋斗的可能性,激发青年的奋斗热情,促使青年将自身的奋斗实践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二)练就过硬本领

青年奋斗本领的强弱是青年践行奋斗精神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1]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因此,提高青年奋斗本领要将“勤学”与“实干”相结合,以扎扎实实的奋斗作风增强青年一代的能力和本领。一方面,青年要勤奋学习。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青年正处于增长学识、积累经验的黄金时期,在学习态度上,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始于学习,事业立足本领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既要打深打牢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又要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知识,不断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跟上时代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在学习方法上,要把学习同思考、学习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养成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的好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要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学习成果。另一方面,青年要真抓实干。“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14]青年哪里艰险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青年是回报祖国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时期,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岗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熔炉中掌握真才实学。鼓励青年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服务乡村振兴等项目,并在其中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先进文化和卫生知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农村振兴。在实干中将学习成果转变为实际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干事创业的整个实践当中提高奋斗的本领和能力。

(三)勇担社会重任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使命,你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15]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责任与担当,而且这种责任与使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应该退缩、逃避,而应勇敢面对、勇担重任。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险的时刻,既有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机遇和可能,又有发展的风险、挑战、阻力和矛盾,呼唤青年用奋斗完成青年这一代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培养担当意识。伴随“佛系”“躺平”“摆烂”“丧文化”等热门词汇出现,背后反应的是一部分青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等精神状态。这些消极的思想倾向腐蚀青年的奋斗精神,使青年丧失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到全局性的变化,要引导青年认识到自己在新时代的责任,清楚自己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系,激励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强烈社会感的指引下,使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成为青年奋斗的能量。其次,担当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贡献青春力量。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鼓励青年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态,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发展中做出贡献。同时注重与人民同行,既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又要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求教、问策,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努力实现社会责任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最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重任。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各个国家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一个国家推动的,而是全部国家共同进步才得以实现。鼓励青年积极倡导、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传统文化、脱贫减贫、气候变化、生态安全、抗疫合作等主题,征集世界各国青年故事、传播世界各国青年声音、凝聚世界各国青年共识,以青年特有的方式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敢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主动的战略资源。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实体经济正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社会向智慧型、数字型方向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一大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青年是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动能的,要把创新创造贯穿于实践,让创新创造成为青年奋斗的本能。首先,保持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才能赢得发展主动。青年要有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精神,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闯敢试,做改革实干家和创新推动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为打造“理论中国”、“创造中国”添砖加瓦。其次,攀登科技高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尽管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在关键核心科技领域仍存在短板,需要青年瞄准学术前沿开展科技实践。青年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中流砥柱,努力在关键“卡脖子”领域逐渐实现自主创新,力争多做出成果,把核心技术紧紧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里,推进我国科技产业链迈向全球中高端水平,进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最后,做创新创业的引领者。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和闯进的群体,蕴含改造客观世界的无穷力量,应把矢志创新创业融入青春实践当中,为实现我国高水平自立自强发挥自身才能,贡献自身智慧。

猜你喜欢

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精神灿烂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