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对产业减贫成效的影响

2022-12-28米尔夏提买合木提丁宇蒲洁苏洋余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社员产权利益

米尔夏提·买合木提, 丁宇, 蒲洁, 苏洋, 余红

(新疆农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产业减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衔接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产业减贫的重要性[1]。与其他龙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有所不同,农民合作社以其天然的“益贫性”成为了产业减贫中的“主力军”[2]。近十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呈现出喷井式增长趋势[3]。合作社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空壳社”、“空头社”等现象日益增多,真正能够带动农户实现产业减贫的合作社相对较少[4]。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是组织用来建立并使用资源,以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价值给顾客,并凭此获取利润的方法[5],详细阐明了组织现在如何获取利润以及如何规划其长期获利方式[6],进而推动合作社快速成长和规范发展[7],对于合作社能否起到真正产业减贫[8]十分重要。

目前,学术界基于组织经营模式的创新主要聚焦在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当地资源禀赋、能人效应及政府的支持力度[9]等内外部经营模式创新因素的结构性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只阐明了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于内外部资源贫乏、减贫产业基础薄弱的南疆地区,合作社成长演化中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因素如何影响合作社规范发展,进而起到较好程度的减贫成效,相关研究则显得有所不足。那么,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如何?这种阶段性表现差异是否会造成合作社带动减贫成效的不同?其形成机制如何?本文选择南疆A县两家参与产业减贫的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调查样本,从案例中合作社成长历程中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差异入手,进而比较这种差异对合作社减贫效应的影响。

1 理论分析

1.1 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内涵和结构

经营模式是一个组织和企业的根本,经营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改变当前经营方式,通过经营方面的创新来应对当前市场需求及提高企业本身竞争力[10],以及组织依托现有的经营模式,在重建价值主张的基础上,对组织现有的连接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价值分配活动的过程进行重新架构,从而获得一种新颖的商业模式的过程[11]。相关研究表明,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是组织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市场调查和市场引领,合理地对组织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有助于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扩大经营规模[12]。本文认为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是合作社组织保持竞争力与成长演化所必须满足的要求,认为组织经营模式的创新是经营模式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紧密结合[13],并在组织成长的不同阶段对组织保持良好发展产生不同作用[14]。因此,本文所指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包括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4个方面的内容。

1.2 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对产业减贫的作用

梳理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作为产业减贫重要主体合作社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主要受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的影响[15],并且由于这些影响因素具有的地域性、产业性、企业发展阶段性等的差异,导致合作社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水平存在差异[16],而由产权联结与服务联结[17]构成利益联结机制对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进而产生不同的减贫成效[18]。由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对产业减贫成效具有正向影响。根据假设H,提出以下4个子假设:H1,合作社技术创新对产业减贫成效具有正向影响;H2,融资创新对产业减贫成效具有正向影响;H3,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对产业减贫成效具有正向影响;H4,服务利益联结机制对产业减贫成效具有正向影响。

2 案例研究

2.1 案例合作社的选择

A县隶属新疆西南部阿克苏地区,是新疆重要的棉花、粮食生产基地,全县人口24.98万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之前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草场数量多、土壤干旱、生态贫瘠,产业以农牧业为主。2015年后当地农民合作社组建步伐加快,依托当地传统养殖产业和政府及技术部门的扶持,逐渐形成了多个产业类型并存的情况,为本文选择合作社参与产业减贫典型调研案例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本研究选择Y社和X社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主要是因为两个合作社的主导产业都是鲜奶加工及乳制品生产业,在当地属于传统优势产业,具有代表性研究意义。Y社主要以土地及生产要素入股,核心成员或大户牵头成立,X社以普通社员技术要素入股,由政府资源扶持(扶贫工作队主导)成立,代表了当地合作社组建的主要形态。两个合作社从成立起,几年内都经历了由亏为盈、由弱变强的成长演化过程,其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符合本文研究的需要。

2.2 案例数据的收集

为了解两个典型案例合作社组织经营创新的阶段性特征,课题组分别对两家合作社的理事长和主要领导班子、合作社核心社员共计15人进行了累计长达15 h的电话访谈,重点了解两家合作社的技术创新、融资模式、内部管理等方面;通过走访入户对两家合作社的15名普通社员进行访谈,重点了解两家合作社带动就业、促进社员增收、提供产业各环节服务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梳理,形成了约2.5万字的访谈记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3 案例研究策略

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识别。首先识别两家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的情况,然后分析不同阶段合作社带动减贫成效情况。如果前者在发生显著变化之后后者变化也较为明显,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之,则不能解释二者的因果关系。

两个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的对比,即两个合作社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调整程度大小的比较。

合作社带动减贫成效。以合作社带动就业和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作为测量减贫成效的指标。

3 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阶段性变化

3.1 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的阶段性变化

Y社于2015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170万元,主营业务为奶牛、肉羊养殖销售,饲草种植加工销售,销售一体化经营及社会化服务,现有社员400多户,生产基地14 hm2。X社于2015年6月由发起人热某联合20名核心成员及扶贫项目资金10万元共同投资成立,注册资金240万元,主营业务为奶牛养殖及销售、生鲜奶储运和饲草料加工等业务,现有社员500多户,生产基地20 hm2。Y社和X社在成立后的几年中,组织创新模式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从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看可以分为初步起始阶段、探索成长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

3.1.1 初始起步阶段

在技术创新方面,Y社在2015年成立之初仅有8名成员,经营所达面积不足2.7 hm2,由于该社鲜奶品质和价格不具备优势,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2015年Y社亏损近30万元;X社在成立初期通过工作组的帮助实现订单交易,但由于社员人数少,无法完成大批量订单,每笔订单盈利较少,经营成本较高,在2015年X社亏损50万元。在融资创新方面,Y社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内外部融资两方面,内部融资主要是该社理事会成员及核心社员融资,外部融资是农户通过提供生产所需资料进行融资;X社融资方式包括内外部融资及利用政府扶贫资金等方面,内部融资也是理事会及核心成员融资,外部融资包括农户提供土地、畜牧及生产所需材料等,另一种是利用扶贫资金及优惠政策来进行融资。从经营模式创新因素的后续发展来看,在此阶段两家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对合作社成长演化的贡献不大,但工作组扶贫资源在此阶段对X社起到较大帮助作用。

3.1.2 探索成长阶段

在技术创新方面,Y社成立初期的亏损迫使理事长阿某对鲜奶市场进行调研摸排,阿某意识到鲜奶市场对品质更好、便于运输贮藏的“益生菌奶”需求较大,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加工、销售流程。这种技术创新“立竿见影”,2017年底该社盈利40万元;X社经历成立初期的亏损后,很快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调整,在工作组与技术部门帮助下,推出了“乳酸鲜奶”、“24 h鲜奶”等鲜奶品种,这种技术上的创新很快使该社盈利,到2017年该社盈利80万元。在融资创新方面,Y社在此阶段认为技术创新就能带来好的收益,忽视了融资方面的创新,使得该社无法实现大规模盈利,年底盈余停留在40万元;X社意识到只通过技术创新无法打开大市场,该社便通过从银行贷款和非金融机构借款两种方式来创新融资模式,这也使该社金融资本及经营规模进一步加大,年底盈余达到100万元。从两个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的探索成长阶段看,融资创新在此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两家合作社都进行了技术创新,但不同的是Y社在此阶段忽视了融资创新的重要性,并在此阶段技术创新方面要稍弱于X社;而X社重视融资方面创新的同时,并未忽视技术创新,还通过工作组的帮助在乳制品行业获取了大量订单和较好利润,经营规模逐步增大。

3.1.3 规范发展阶段

在技术创新方面,Y社未能实现大规模经营后,开始与农业技术部门合作,推出了新乳酸酸奶,因该种酸奶口味好、保质期长,这种技术创新方式迅速打开了市场,该社开始大规模盈利,截至2020年底盈余突破200万元;X社继续加强与技术部门的合作,推出“活润晶球酸奶”、“PET瓶装鲜奶”两种新品种酸奶,这种技术创新使得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展迅猛,该社也持续盈利,截至2020年底盈余突破350万元。在融资创新方面,Y社经过探索阶段的“伤痛”后,开始重视融资创新方面的问题,该社效仿他社从银行和其他非金融机构借款,并加强了和政府的合作,得到了政府扶贫资金及政策的帮助,融资创新和政府的帮助立见成效,该社融资创新初步实现规范化;X社出台了《X社融资条令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该社融资模式,完善了融资模式创新的机制。从两家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创新的规范化发展阶段看,合作社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是组织经营模式创新不同阶段合作社快速成长演化的主导因素,并且能够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

3.2 产权联结机制和服务联结机制的阶段性变化

本文认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得以快速发展所必须满足的能力,包括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两个方面。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是合作社基于组织能力产权结构及安排,多表现在承包经营权和股权分布等方面[19];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是社员及合作社紧密联系的方式[20],良好的服务利益联结机制表明合作社能够提供较好的服务质量,在提高农户积极性与参与度的同时,为合作社带来利润。

3.2.1 初始起步阶段

在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方面,Y社由当地大户牵头组织成立,前期金融、人力资本都表现出严重不足,大部分是由理事长及核心成员决策,产权结构不明确,股权也归理事会及核心成员所有,因此,也几乎不涉及产权联结机制;X社成立初期就有工作组的资金投入,在金融资金方面具备较大潜力,但产权不明确,主要决策也是由工作组或董事会制定,因此,也不涉及产权联结机制。在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方面,Y社成立初期只为理事会及核心成员提供服务,社员人数较少,服务联结能力有待提高;X社通过饲养和加工农户畜牧产品及奶制品服务农户,又因该社是工作组帮扶对象,社员入社意愿较高,形成了最初步的服务联结。从两家合作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初始阶段看,两家合作社都没有涉及产权联结方面,因此,也没有对技术和融资等经营模式的创新做出贡献。不同的是在此阶段X社因工作组的帮助及自身优势初步形成了服务联结,为后续完善利益联结中的服务联结打下了基础。因此,初步成长阶段,X社在完善利益机制方面要稍好于Y社。

3.2.2 探索成长阶段

在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方面,随着Y社社员人数增多,迫使该社进行产权联结的改变,Y社把部分承包经营权给与农户,实行“两权”分离,社员既可在家自主生产,也可通过加盟让该社全权代理,同时拥有决策权,这种产权改变让该社更加贴合市场,Y社产权联结机制初步形成;X社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实行一人一票投票权,该社所有事宜由所有社员共同投票决定,这种产权联结极大程度鼓舞了社员积极性,社员数量大幅度增加。在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方面,Y社在初期没有形成服务联结后惨遭“亏损”,也开始重视与农户的服务联结,通过签订合同来实现农户农业经营服务,鼓舞了农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使得社员人数持续增加,服务联结机制初步显现;X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服务机制,在考虑保底价格和随行就市的基础上,通过向农户倾斜的优惠价格来保证产品的畅通销售,这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农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社员数量急剧上升,使得该社初步形成较为规范的服务联结机制。从两家合作社的探索成长阶段来看,两家合作社都涉及了利益联结机制中的产权联结及服务联结,不同的是Y社由于忽视了与农户服务联结,利益联结机制停留在初步阶段,而X社在此阶段通过完善产权联结与服务联结,形成较为规范的利益联结机制。

3.2.3 规范发展阶段

在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方面,Y社开始让渡部分股权给农户,尊重农户应有权力,开始实现一人一票投决权,这使该社社员数量逐步增多,产权联结机制雏形显现;X社在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产权联结基础上,出台了《X合作社产权股权投资合作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使X社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产权联结机制,极大程度地带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方面,Y社在初步形成服务联结的基础上,出台《Y社社员服务流程》,签订劳资合同、收回购合同等,农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得到提升,推动了该社服务联结机制的规范化;X社充分发挥工作组的领导及自身优势,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农户+市场”的服务联结机制,极大程度调动了农户积极性与参与度,社员数量增加迅猛,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利益联结机制。从两家合作社的规范发展阶段来看,Y社的产权联结和服务联结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合作社前期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重视导致起步较慢,而X社通过政府的帮助及自身的追求探索,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利益联结机制,表明在这个阶段,X社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程度要好于Y社。

3.3 带动产业减贫成效的阶段性变化

初始起步阶段减贫成效不显著。探索起步阶段Y社2019年社员收入较2015年增加2 000元,带动农户从7户增加到283户;X社2019年社员收入较2016年增加3 000元,带动农户从20户增加到365户。规范发展阶段Y社社员收入由2019年的3 500元增加到2021年的5 000元,带动农户从283户增加到382户;X社社员收入由2019年的3 000元增加到2021年的6 200元,带动农户从365户增加到478户。

4 案例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的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4个方面,将合作社通过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来带动就业和促进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作为测量合作社减贫成效的指标。

从两家合作社的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的初始起步阶段看,都没有涉及合作社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等经营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由于不涉及技术创新,因此,合作社金融、人力及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对合作社规范发展没有贡献;由于不涉及融资创新,因此,无法实现资金、劳动、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愿组织,以及农户通过参与合作社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等能力的提升。从两家合作社的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的探索成长阶段看,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及实现盈利过程中,融资创新成为关键因素。Y社由于在此阶段忽视对融资模式进行创新,便没能实现劳动、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的自愿组织。X社通过政府及自身优势,对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进行调整,实现了较大规模的盈利,社员数及带动就业人数开始增多。从两家合作社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的规范化来看,Y社虽通过技术及融资的创新初步实现规模收益,但创新方式太过单一,只停留在了初步阶段。而X社利用金融及人力资本优势,通过逐步完善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模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经营模式创新之路,社员数及服务带动就业人数得到较大程度提升。这就证实了假设H1和H2。

从两家合作社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的初始起步阶段看,两家合作社都没涉及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因此,农户积极性及参与度包括劳动、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对合作社成长演化没有做出贡献。不同的是在此阶段X社由于社员人数较多,外加在工作组的帮助下服务利益联结机制雏形显现。从两家合作社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的探索成长阶段看,Y社通过让渡股权及让出部分承包经营权加强了与农户产权联结,通过签订协议来增强与农户的服务联结,提升了农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初步实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及服务利益联结机制。X社通过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产权利益联结,增强了与农户的服务联结,完善了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从两家合作社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的规范发展阶段看,Y社也开始出台相关文件及政策完善产权制度,通过签订正式合同加强了与农户的服务联结,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开始完善。X社在此阶段通过政府帮助及自身优势,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收益,社员数及带动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这就证实了假设H3和H4。

5 小结与启示

本文探究组织经营模式创新阶段性的差异对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成效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两家南疆典型合作社进行案例实证分析,结合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和减贫成效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发生在合作社成长的不同阶段,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构成组织经营创新模式的重要因素会形成阶段性的变化。说明合作社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水平能够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同时也是合作社成长演化不同阶段下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的主导因素。在合作社成长演化的不同阶段,及时对技术和融资进行创新,促进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并及时发现合作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主导因素,明确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的运作水平,能够有效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组织经营模式创新的阶段性变化对合作社参与产业减贫成效产生影响。即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等构成的合作社组织创新经营模式的差异,是不同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效应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说明合作社对经营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是合作社参与产业减贫取得成效的关键。由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构成的经营模式创新阶段性的不同,以及由产权联结及服务联结构成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阶段性的不同,会带来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不同,进而导致减贫成效不同。因此,必须重视经营模式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合作社成长演化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如在初始起步阶段,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减贫成效的影响较小,在探索成长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和合作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合作社的规范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合作社可以在不同阶段及时总结,并对合作社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而实现规范发展,最终提升合作社参与产业减贫的成效。

本文的结论是建立在案例模型实证的基础之上的,下一步的研究有必要进行大样本的实证检验,以进一步保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猜你喜欢

社员产权利益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I Love You, Dear China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利益与西瓜
产权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