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KT细胞在宫颈癌外周血中的水平研究*

2022-12-27涂云霞叶婷婷刘荣芳华金仁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4期
关键词:鳞癌外周血宫颈癌

涂云霞,叶婷婷,罗 琳,刘荣芳,陈 格,华金仁,潘 玫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6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相关研究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宫颈癌病例57.0万例,死亡31.1万例,分别占所有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6.6%和7.5%[1]。宫颈癌的局部侵袭、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2],免疫监测是肿瘤细胞远处侵袭转移的重要前提[3]。在肿瘤细胞的免疫监测中,T细胞和B细胞的获得性免疫固然重要,但是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NK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亚群,它既表达NK细胞受体,又表达T细胞受体,兼具NK细胞和T细胞的特性,因此也被称为CD3+CD56+NKT样细胞[4]。依据CD4、CD8的表达情况,NKT细胞又可分为CD8+NKT、CD4+NKT、CD4-CD8-T细胞(DN细胞)这3个亚群,这些细胞在经抗原活化后不仅可以直接对肿瘤进行杀伤,也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间接实现杀伤肿瘤的目的[5]。

NKT细胞最初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肺癌、乳腺癌中得到初步研究,其研究结果证实在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NKT细胞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NKT细胞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较少[6-7]。本研究以宫颈癌患者及健康体检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NKT细胞的差异等,并根据宫颈癌病理类型及分期的不同,比较NKT细胞差异,分析NKT细胞与宫颈癌发生、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女性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宫颈癌组平均年龄(44.1±5.1)岁;临床分期Ⅰ~Ⅱ期62例,Ⅲ~Ⅳ期38例;鳞癌78例、腺癌15例、腺鳞癌7例;肿瘤最大径<4 cm 75例,肿瘤最大径≥4 cm 25例;有淋巴结转移34例,无淋巴结转移66例。同期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5.1±4.6)岁。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1)未经手术、放化疗等任何抗肿瘤治疗者;(2)有明确的宫颈癌病理诊断报告者;(3)有完整的诊断且记录详细者。排除标准:(1)病历信息不全、记录不全者;(2)严重感染者;(3)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本研究所有的血标本均采用PAXgene采血管收集,在收集每一份血标本前确保采血管均处于常温保存状态。采血时保持采血管低于患者手臂,采血时间大于10 s,血液收集后,翻转采血管8~10次,使血液充分混合均匀。血样于室温下放置2 h后存于-20 ℃冰箱中过夜,次日放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先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NKT细胞的检测。

2 结 果

2.1两组外周血中NK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比较 宫颈癌组的NK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图1。

表1 两组外周血中NK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比较

注:A为对照组CD4+T细胞免疫组化图;B为宫颈癌组CD4+T细胞免疫组化图;C为对照组NKT细胞免疫组化图;D为宫颈癌组NKT细胞免疫组化图。

2.2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NK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比较 与宫颈腺癌、宫颈腺鳞癌患者比较,宫颈鳞癌患者NKT细胞水平升高(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NK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比较

2.3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NK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比较 与临床分期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比较,Ⅲ~Ⅳ期宫颈癌患者NKT细胞、CD4+T细胞水平降低,CD8+T细胞水平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NK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比较

3 讨 论

宫颈癌目前已是全球范围内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每年约有529 800例新发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病例约占85%[8]。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亚群和分型与肿瘤的进展和预后有关,但是目前临床深入研究较少[9]。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标本采集方便、能够评估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分布的特点,因此一般会采用评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分布的方法来预测患者的免疫功能、肿瘤微环境状态及患者的预后情况[10-13]。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分析其与患者病理类型、分期、预后的关系,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研究表明NKT细胞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与方向[5]。NKT细胞是共表达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NK细胞标志物的细胞组[14-15],也就是说,NKT细胞共享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并具有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一旦TCR结扎,可激活NKT细胞分泌细胞毒性酶和细胞因子以杀死靶细胞[16]。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NKT细胞与肺癌、结直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升高有关[5]。NKT细胞一旦被激活,不但可表达NK细胞的一些功能,还拥有一些不同于传统T细胞的功能,因此NK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潜在效应细胞和调控细胞的作用。有研究表明,NKT细胞尽管在外周循环体系中数目有限,但其在人体内外都表达出较强的抗肿瘤效应,NKT细胞水平在结直肠癌中升高,但在宫颈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中NKT细胞水平降低[9-13]。因此探究NKT细胞水平是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直接的联系十分重要。

本研究发现宫颈癌组NK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腺癌、宫颈腺鳞癌患者比较,宫颈鳞癌患者NKT细胞水平升高(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比较,Ⅲ~Ⅳ期患者NKT细胞、CD4+T细胞水平降低,CD8+T细胞水平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NKT细胞水平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仅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有关。本课题组下一步将在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研究NKT细胞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随访研究,动态检测其外周血中NKT细胞表达的变化趋势,为评估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鳞癌外周血宫颈癌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