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2022-12-27周芳芳

新课程 2022年39期
关键词:红色中职精神

周芳芳

(福建经贸学校,福建 泉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与国家的灵魂,和国运兴衰、民族强弱联系密切,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人们树立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建设已经提升至战略高度,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重视,其体现的革命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先进文化遗产,也是激励人们艰苦创业、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因此,中职校园中,教师要在关注学生技能、技术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红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承担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使命。

一、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形态多样、内涵丰富,其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及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生成的文化形态,继承了古今中外文化成果,以马克思思想为引导,诞生的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其作为积极文化,对国家经济建设意义重大[1]。该文化特征如下:

(一)民族性

红色文化源自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其发展精髓,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现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等精神,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扎根于人们心灵深处,使人们面对民族危亡能够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中国。

(二)先进性

红色文化存在先进性,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发展实践,形成的独特思想体系,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方向,助力人们树立理想信念,以正确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红色文化蕴含丰富内容,包括奋斗精神、爱国精神、道德追求等,均离不开坚定信念与先进精神,也证明红色文化仍是时代精神支柱。

二、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

(一)红色文化内涵和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致

以产生时间而言,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年代,人民群众与共产党皆为创造主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孕育了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等,力求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该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将红色文化效用发挥出来,提高教育实效性。

(二)弘扬红色文化和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

红色文化自诞生后,充分反映了革命斗争中先辈不畏艰险的精神与高尚品质,表现出艰苦朴素、不怕牺牲的作风,体现出民族的、科学的革命文化,培养了诸多无私奉献、崇高理想、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优秀人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国家情况,立足于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其爱国精神,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2]。可见,弘扬红色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同,能够在育人中促使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体系,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以革命先烈的精神、英雄伟绩震撼学生,洗涤学生心灵,激发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与自豪感,使其形成文化自信,传承中国精神。

(三)红色文化价值和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红色文化与资源,传承、发扬优秀文化。之所以注重红色文化,主要是由于红色文化蕴涵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价值。而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需培育学生道德、思想、爱国情怀、集体精神与民族意识,两者价值取向一致。

三、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措施

(一)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中职学校可开发红色资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资源、文化进行加工,做到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挖掘当地宏观的校本文化资源,将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等融入课堂,以内容表述革命过程、动机等,可采取历史故事的方式,体现红色文化的人文性,增强思政教材的易读性与可读性。立足于红色文化,开发思政课本,包括《X省红色教育》《精神教育》《国防教育》等,融合地方特色,加强学生对思政的认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动机。另一方面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资源逻辑,以红色文化为素材,让学生先了解思政教育的表现、方向,结合现有思政成果,鼓励学生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3]。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时代特色”,建设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忆红色历程、追红色足迹、树红色精神,带给学生强大的震撼和冲击,使学生读懂历史、铭记历史。

(二)建立红色文化机制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保证红色文化能够融入校园整体环境,学生潜移默化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体系,构建动态“环境支撑”机制。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构建校园物质环境。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融入校园物质环境,日常生活中展现教育理念,影响学生。例如,校园建筑文化、建筑风格、人物雕塑、楼宇名称、校训校徽、自然生态等固态载体,均是思想政治教育从感性提升至理性的支撑。二是构建校园制度环境。保证红色文化能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中职生心灵,可强化教育激励机制,将思政红色文化融入学生评优评奖办法及《中职学生管理手册》《中职学生行为准则》、学生推优入党等有关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事项内,建设制度文化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念,以此为建设校园文化指引方向[4]。三是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正向、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熏陶人们精神,一首动人的歌曲、一部精彩的话剧、一幅优美的画卷,能够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活动方式与载体创新,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优化红色文化教学

红色文化客观存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结合中,应注意实践与理论结合,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凸显红色文化精神、物质载体,有利于红色文化进课堂。

1.融入红色歌曲

歌曲可渲染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抗战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民众创作诸多红色歌曲,歌曲脍炙人口,展现了革命者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歌曲歌颂革命英雄、领袖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有的歌曲反映人们顽强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红色歌曲积极向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旋律激昂,富有号召力与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较多的课程,多数中职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聊,融入红色歌曲能够调节课堂氛围,使红色文化走进学生内心。

2.融入红色故事

故事具有曲折性和生动性,红色故事真实发生、真实存在。革命建设与抗战时期发生过诸多英雄故事,教师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插入红色故事,激发学生红色文化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如百团大战、淞沪会战、七七事变等,选择故事应保证故事的真实性,不能偏离主题。

3.融入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生动、直观,是被学生接受的娱乐模式。优秀的作品能够将红色文化传递给学生,予以学生正能量,击中学生内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红色作品类型丰富,有传统的《亮剑》《红色娘子军》《长征》等,也有新的《八佰》《智取威虎山》等,这些红色影视作品能够提高课堂吸引力,学生观看后可写观后感,交流讨论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多次提出“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是信仰之基和力量之源。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育人的阵地,为培育具有坚定红色信仰、全面发展的人才,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机制、优化红色文化教学等方式,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从而弘扬红色文化。

猜你喜欢

红色中职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