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大豆及其副产物 加快四川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25邹成义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副产物饲料原料豆粕

邹成义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大豆是优质植物蛋白源,大豆加工副产物是动物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科学调制处理的大豆秸秆亦是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原料。本文通过分析大豆及其副产物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饲料资源化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

1 应用现状

目前,大豆及其副产物可用作动物饲料原料的达20 余个品种,使用量最多的依次是豆粕、大豆及豆粕改性产品,糟渣类和大豆秸秆利用程度有限。大豆含粗蛋白质35.5%、粗脂肪17.3%,属于高能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是大豆预榨-浸提油脂后的副产物,是养殖动物的优质饲料原料。通过对豆粕改性处理、消减抗营养因子,可获得饲用价值更高的产品,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酶解蛋白、发酵豆粕等。大豆浓缩蛋白、酶解蛋白因每个粗蛋白质百分点比豆粕价格高30~40 元,一般只在高端饲料产品中使用。发酵豆粕在维护动物肠道健康、降低腹泻等方面具有较高性价比,其生产和使用量正逐年增加。大豆秸秆属于粗饲料类,只能饲喂牛、羊、兔等草食家畜。生大豆和生豆粕因含有抗营养因子,不能直接饲喂动物,否则会降低动物生产性能。通过焙炒、膨化等加热处理,可消除不耐热抗营养因子。膨化全脂大豆,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低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好等特点,可提高畜禽采食量。

2 问题与挑战

2.1 供需矛盾加剧 饲料营养是动物遗传潜力充分发挥的物资基础,优质饲料原料是支撑现代规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畜禽规模养殖中普遍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对大豆(豆粕)依赖程度高。2021 年四川省主要养殖动物饲料产品中,生猪、蛋禽、肉禽配合饲料产量分别为995、133 和212 万吨,工业饲料中的豆粕使用量在220 万吨以上,折算成大豆年需求量在260 万吨以上。2021 年四川省大豆种植面积665.1 万亩(1 亩≈667 平方米)、总产量104.4 万吨。由此可见,即使四川省全部自产大豆用于饲料加工业,年需求量缺口仍达150 万吨以上。随着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进程加快和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大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2 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大豆及其副产物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胀气因子、大豆抗原等。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消减处理,或消减程度有限,这类抗营养因子将对动物产生毒副作用,表现为肠道过敏性损伤、胀气、腹痛、腹泻等,继而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严重下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不耐热,可通过焙炒、膨化等加热处理失活。胀气因子和抗原物质则必须经过生化、微生物、消化酶等改性处理才可消减。目前,豆粕改性产品中的分离蛋白、浓缩蛋白、酶解蛋白、发酵豆粕等已进行商业化生产,但抗营养因子仍不能完全消除。此外,发酵过程中存在控制不力、微生物菌种使用不当、存在交叉污染等安全风险,糟渣类利用过程中存在霉菌毒素污染风险。

2.3 秸秆利用率低 近年来,四川省肉牛、肉羊、奶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但存在种养结合不紧密、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秸秆收集、运输、储存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秸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秸秆生物处理设施、设备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秸秆饲料化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秸秆商品饲料生产龙头企业,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仅占13%。采摘鲜食豆荚后的鲜秸秆和大豆籽实脱粒后的干秸秆,在牛羊等草食动物上的利用也十分有限,这无疑降低了大豆单位种植面积的附加值。

3 对策建议

3.1 实现大豆高效利用与减量替代 着力推进大豆安全高效利用与减量替代大豆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我国粮油安全和饲料粮供给安全卡脖子的难题。豆粕价格不断攀升导致饲料成本增高,给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一轮挑战。研究、集成、示范推广现代动物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新技术,实施动物精准营养,实现大豆(豆粕)高效利用与减量替代,乃当务之急。

3.1.1 研究建立本土大豆及油脂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数据库,摸清抗营养因子分布规律,通过精准营养调控,降低动物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构建增强动物福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动物日粮供给模式,在确保动物生产需求的同时减少大豆(豆粕)使用量。

3.1.2 研制消减毒副因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展毒副因子的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制订相关技术标准或规程,创建有毒有害因子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安全可追溯过程管控,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3.1.3 利用四川省丰富的非粮饲料资源(菜籽粕、花生粕等杂粕,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加工副产物,果渣等),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预消化处理,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创制新型蛋白质营养源,实现动物日粮中大豆(豆粕)减量替代。

3.2 稳步提升大豆秸秆资源化利用附加值 制订全年饲草料均衡营养供给策略,根据土地粪污消纳和养畜承载能力,在评估秸秆生物产量基础上,合理规划和布局草食家畜养殖场,充分利用大豆秸秆科学养畜,增加大豆单位种植面积的产出效益。在技术层面要改变传统的干秸秆直接养畜方式,研究和推广应用裹包等贮存工艺技术、全混日粮配制及高效利用技术。

3.2.1 在大豆集中种植区,以收获籽实后的干秸秆为原料,先将秸秆粉碎或机械揉丝,再添加微生物菌剂、酸化剂、酶制剂等进行裹包黄贮。

3.2.2 在大豆间(套)作种植区,在适合机械采收鲜食豆荚的田间,利用青贮裹包机械,同时将采收豆荚后的新鲜大豆秸秆和间(套)作的全株玉米等揉丝裹包混合青贮。

3.2.3 研究黄贮或混合青贮料为主的全混日粮配制技术,制定相应技术规程,推广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新技术。在产业层面要因地制宜,在省内秸秆饲料商品化开发利用相对成熟、牛羊规模化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区,依托“稳猪禽、兴牛羊”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川牛羊产业振兴工程”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实施,升级改造秸秆加工设施设备,打造大豆秸秆收储、加工处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示范工程,建立符合全省实际的秸秆饲料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大豆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助推草食家畜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产业增值。

猜你喜欢

副产物饲料原料豆粕
苎麻副产物复配育苗基质对番茄育苗的影响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三氯氢硅副产物氯硅烷废液的处理方法研究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2017年第一季度豆粕市场回顾及第二季度展望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