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医院价格管理的影响及措施

2022-12-25何剑朱洁罗毅左晓燕朱文龙

中国民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价格医疗改革

何剑 朱洁 罗毅 左晓燕 朱文龙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市场机制是决定价格机制的核心,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常态下,我国对于价格的改革从未停止,不过一些重点领域需要继续深入,对政府定价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推动市场价格行为的规范化。从实现价格改革纵深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包含医疗服务价格在内的六个重点领域的价格改革。2016年7月,发改委、计生委和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使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正式开启。面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大背景,医院需要积极参与进来,对自身的价格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顺应发展潮流,以此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内涵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引导医疗机构构建科学补偿机制、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最近几年,各地区都开始尝试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整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从整体层面分析,医疗服务价格依然没有完全理顺,在管理方式上急需改进,价格行为也需要规范。在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调放结合。可以依照医院综合改革的现实要求,对医疗服务成本进行核算,做好医药费用总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优化医药费用结构,梳理好医疗服务的比价关系,将医务人员的劳务和技术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在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政府定价范围的基础上,将医保控费、行业监管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价格形成的合理性;二是统筹兼顾。应该推动政府投入责任的有效落实,做好医院补偿机制、医保基金运行以及群众受益水平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对各方主体的利益进行统筹,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三是协同配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应该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药品流通体系、医保支付改革等工作协同推进,形成政策合力,以此来提高改革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协同性;四是稳步推进。应该从整体层面做好谋划工作,准确把握节奏和时机,强调分布实施的同时,有序推进,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避免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的问题。

二、医院价格管理现状

当前,不少医院在实施价格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相对原始的管理方式,管理系统也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日常管理中很多时候采用的都是人工核损的方式。价格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欠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信息传递不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价格管理混乱的情况。医院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耗材管理不规范

医院存在着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没有将耗材管理系统和HIS系统实现有效集成,部分医院在针对耗材价格进行调整时,采用的是人工传递纸质单据的方式,需要人为判定耗材调价的时间,导致收费透明度不足,收费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医用耗材的浪费和流失是多数医院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二)信息更新不及时

在欠缺相应的物价政策查询字典库以及在线咨询平台的情况下,不少医院临床业务科室在实施新项目、开发新技术时,没有能够与价格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等到技术正式投入使用时,因为欠缺规范的收费依据,不得不重新进行审批,这样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务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阻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不少医院在价格管理机制方面不够完善,导致价格管控逻辑欠缺基本的认知理念,并不能很好地符合医院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不管是在系统层面还是机制层面,都没有能够很好地与医院价格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影响了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四)费用审核不到位

不少医院在实施价格管理的过程中,因为管理信息系统落后、人手不足等原因,没有针对费用进行实时审核,而部分医院虽然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了审查,采用了往往也是提前核算乃至当天核算的方式,审核的时间较短,很容易出现数据信息的错误,影响医院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三、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于医院价格管理的影响

(一)管理难度增大

新的发展环境下,伴随着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各级医院在运营模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而言,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控制自身规模,在推动资源下放的同时,对服务内容进行优化;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则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医疗品质,切实做好医疗过程管理。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则应该加强相应的市场分析,对医院的经营模式进行研究,鼓励其对定价机制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借助收入结构优化、加成费用取消、医保合并支付等方式,逐步放开对于医疗服务价格管控的力度,确保医疗服务价格可以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灵活调整。越发多元化的价格管理模式可以切实提高医院价格管理的水平,但是同时也会导致医院价格管理难度的增大,在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医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医院价格管理人员而言,在实施价格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从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做好工作的改善和优化,以此来带动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可以很好的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二)管理要求增加

在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前,医院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时,需要严格按照政府部门的指导价进行,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新医改的持续推进,使得政府部门开始逐渐放开了对于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制定权限,而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则使得医院面临着更加严格的价格管理需求:一方面,强调医院必须具备良好的自主定价能力,医院需要建立起动态化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优化机制,针对当前存在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做好调整;另一方面,要求医院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如果想要切实保障自身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必须不断提高价格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市场环境调查工作,增强内部工作能力,提升医院的综合能力以及市场洞察力,以此来确保医院在实施价格改革的过程中,能够逐步落实相应的改革目标,确保改革措施的顺利落实。

四、医院适应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医疗管理机制

医院方面,需要对有的医疗价格管理内容进行优化,在面对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医疗服务发展新理念等的影响下,医院需要建立起全新的价格管理机制,开展市场化服务,以此来推动价格管理模式的稳定发展。同时,在实施改革工作以及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好合理的过渡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改革对于医院的负面影响,借助常态化的管理思路和管理逻辑,推动改革规划中的顺利实施。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一是在对价格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切实保障管理内容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利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而在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费用控制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制度等的整理,通过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来对医疗服务的脉络进行改善,构建起多元化、动态化的管理模式,为医院价格管理提供助力,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应该对动态价格管理框架进行贯彻落实。从医院的角度,在面对价格管理工作新要求时,需要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关注市场管理需求,对自身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理念进行革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以现有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打造动态化管理模块,对各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明确,切实做好关键环节如采购、供应、存储等的管理工作。面对新医改带来的新环境,医院需要构建起动态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针对价格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三是应该不断提高价格管理的相关职能。可以通过研究国家政策和管理体系等的方式,明确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有效策略,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管理的成效,对政策红利进行挖掘,推动价格监督、价格管理等要求的有效落实,提高医院价格管理的成效,带动价格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医院可以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切实加强成本管理的效果,具体来讲,一是可以借助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针对医院的运行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实施效果;二是需要通过服务项目、病种等,实现对于医疗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三是可以利用市场信息和医院自身的运行数据,为各种价格的制定提供指导,确保医院的基础价格能够很好地符合基本的市场环境以及医院环境的要求;四是医院应该在实际成本和医疗服务价格间,建立起动态化的管理机制和调整机制,确保医院的实际价格能够通过不断的调整优化,适应市场环境的现实需求。

(三)优化收费行为监管

新的发展环境下,政府部门放开了对于医院的自主定价权,而在正式实施过程中,部分医院也会出现不适配的问题,需要其切实做好自身监管工作,设置好相应的控费措施,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价格监督管理。应该对收费的原则进行明确,做好对乱收费行为的管控工作,确保所有的收费都能够做到有医嘱、有标准、有服务。应该在医院内部加强对于价格政策的宣传,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确保全员都能够参与到价格政策的研究和利用中,针对收费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相互配合,实现价格监督工作的常态化以及精准化,以此来实现医院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提高人员核心素养

对于医院管理人员而言,其本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将会对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对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现实要求,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以更好的适应价格管理工作的要求。例如,管理人员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临床医学专业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在医院医疗服务改革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新医改政策全面实施背景下,管理人员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适应新环境带来的新要求。同时,管理层本身的核心素养不足会对医院日常医疗工作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管理层的专业能力代表了其个人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市场竞争格局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其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医院的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医院在实施医疗服务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管理人员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管理体系完善的同时,提升管理价值。

另外,医院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服务价格改革工作的实施效果,决策能力是管理人员职能和技能的直接体现,也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评价指标,可以为医疗服务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管理人员在具备良好决策能力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才能真正得到保障。例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的全面实施,对于医院价格管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使得医院在服务体系、医疗评价以及费用测算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提高医院整体管理决策有效性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五)关注信息技术应用

医院应该高度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来打造价格管理信息系统,针对不同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一是可以借助信息化的价格管理体系,针对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在保护患者个人利益的同时,推动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做好医院内部药品及耗材等的管理,减少药品与耗材浪费的问题;三是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为医院管理层和临床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提供支撑,确保科室间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的协作能力,这也是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智能化医院的客观要求;四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提高医院的自我管理水平以及价格管理能力,使得医院更好的适应新医改的新要求,实现稳健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其对于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从医院的角度,需要对自身在价格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体系,搭建起信息化的价格管理平台,配合相应的监管机制,在保障自身运营能力的同时,维护好患者的基本权益,对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行解决。

猜你喜欢

价格医疗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价格
改革创新(二)
价格
价格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