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沙参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2-12-23翟艳会王新苗卫若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诸药清肺滋阴

翟艳会,王新苗,张 伟*,卫若楠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3.十堰市中医医院,湖北 十堰,442000)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Fr.)Schmidt ex Miq.的根。主要含香豆素、木脂素、聚炔等[1]。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本文通过对运用北沙参的经典名方以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北沙参临床常用剂量、配伍以及量效关系,以期对北沙参的临床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北沙参配伍不同中药治疗胃痛、咳嗽、便秘等疾病。如清《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北沙参(三钱约11.25 g)养阴清热,麦冬养阴润肺,二者配伍,清热养阴润肺,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清《温病条辨》益胃汤,北沙参(三钱约11.25 g)益胃生津,玉竹、麦冬、生地黄清热滋阴,诸药配伍,清热益胃,养阴生津,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或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秘结,或干呕、呃逆。清《续名医类案》一贯煎,北沙参(三钱约11.25 g)滋阴清热,配伍生地黄、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主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清《温病条辨》桑杏汤,北沙参(两钱约7.5 g)清热润肺,配伍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主治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清《医方简义》保和汤,北沙参(三钱约11.25 g)滋阴清热,神曲健脾和胃、调中护胃,二者相伍,清解余热,滋养脾胃之阴,健脾调中以复脾胃运化功能,主要用于霍乱愈后,调养脾胃。清《镐京直指》蛤蚧固金汤,北沙参(三钱约11.25 g)润肺养阴,炙蛤蚧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二者相伍,补益肺肾,止咳平喘,主治肺肾并亏,喘咳痰血,将成劳损。

2 名老中医用量及配伍经验

2.1 周仲瑛

周仲瑛认为,间质性肺疾病以肺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痹阻肺络为标,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病机属痰瘀阻肺、肺热内蕴伴气阴两伤者,常用北沙参滋阴润肺,丹参活血祛瘀,二者配伍标本兼顾,既顾护肺肾之阴,又祛除痰瘀,北沙参用量多为12 g[2];病毒性肝炎初起多表现为湿热疫毒之邪壅盛,慢性病毒性肝炎则邪实正虚并见,常用北沙参益胃生津,太子参、白术健脾益气,诸药为伍调养脾胃,扶助正气,匡正以祛邪,北沙参用量多为12 g[3];甲状腺癌初期为痰瘀交结,后期正气受损,常用北沙参养阴清热,夏枯草清热解毒,二者配伍滋阴清热,解毒消癥,北沙参用量多为15 g[4]。

2.2 朱良春

朱良春认为,支气管扩张病本虚为肺肾两虚,气阴不足,标实为痰热蕴肺,肺失宣降,在诊治气阴不足、痰热内蕴、肺失清肃型支气管扩张症时,善用北沙参养阴润肺,配伍百合以增强滋阴润肺之功效,北沙参用量多为20 g[5]。

2.3 徐景藩

徐景藩提出,便秘病位在肠,发病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病机主要是肠腑气机升降失调,主张从“气”论治,认为老年人肾虚便秘属肾阳气化不足伴肾精亏虚,常用北沙参养阴生津,肉苁蓉、乌药温肾益精,诸药为伍温补肾阳、滋阴生津以助肠道运化,北沙参用量多为10 g[6];徐景藩提出,胃病的辨证应强调病位、病性、腹部切诊以及舌诊,认为本病病证分型应执简驭繁,主张三型论治 (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在治疗胃阴不足型胃痛时常以滋阴益胃为主,常用北沙参益胃养阴生津,石斛益胃生津,二药配伍增强益胃生津之功效,北沙参用量多为10~15 g[7]。

2.4 干祖望

干祖望认为,慢性咽炎病机常责之于脾胃,阴虚火旺亦是常见类型,其本在于脾胃[8]。在治疗心火旺,肾水亏型慢性咽炎时,常用北沙参滋阴清热,配伍竹叶清心火,二药伍用滋肾清心,北沙参用量多为10 g[9];干祖望治疗脾虚生痰型慢性咽炎,常用北沙参滋阴清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化痰,诸药相伍健脾益气,清热化痰,北沙参用量多为10 g[10]。

2.5 丁甘仁

丁甘仁常用北沙参治疗各类内伤咳嗽,认为北沙参质坚疏密,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在治疗劳热咳嗽时,常用北沙参滋阴清肺,银柴胡、白薇清肺中虚火,诸药相伍清肺养阴以止咳,北沙参用量多为10 g[11]。

2.6 禤国维

禤国维认为,湿疹的病因外有风湿邪毒侵袭肌肤,内有脾虚湿困,常用北沙参养阴生津,配伍徐长卿、生地黄清热敛阴、祛风除湿,北沙参用量多为15~20 g[12];禤国维认为,治疗皮肤病尤应重视补肾和调理脾胃,治疗肝肾阴虚型斑秃,常用北沙参滋阴生津,配伍太子参滋养肝肾之阴,北沙参用量多为15 g[13]。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院士提出,水毒凌心犯肺型重度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于热毒深入下焦营血,肝大伤,疏泄、开阖失司,水蓄膀胱,毒浊滞留,上凌心肺兼有气分实热,认为本病的治疗应清气凉营,宁宫安神以治本,通腑逐水,分消水毒,并清肺化痰以治标,用北沙参养阴清热,赤芍清热凉血、散瘀,红花活血祛瘀通经,三者配伍增加清热凉血,解毒化瘀,其中北沙参用量为100 g(浓煎顿服,仅服1剂,未说明配伍注意事项)[14]。

3.2 张炳厚

张炳厚提出,产后恶露不尽的辨证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素体易感,说明其气虚而不摄血;二是恶露不绝时间长,出血过多,必致血虚,造成气不摄血、血不载气的恶性循环,逐渐形成中气不足,冲任不固,阴血亏虚的病机,其症候表现亦与此病机吻合,因此,本病的治疗重在益气摄血,而不在祛瘀止血,故以益气摄血、养阴止血法治之。在治疗气阴两虚型产后恶露不尽时,常用北沙参养阴生津,配伍黄芪补气生津,二药配伍有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北沙参用量为40 g[15];胆石症合并急性胆囊炎病机属于少阳郁火、肝胆湿热,常用北沙参养阴生津,配伍白芍、郁金、延胡索共奏柔肝缓急止痛、养阴生津、活血行气疏肝之功,北沙参用量多为15 g[16]。

3.3 黄煌

黄煌提出,运用白虎汤的适应证除了大热、大渴、大汗、脉象洪大外,兼有形瘦面白、皮肤粗糙及舌红苔薄干燥等特点。擅用白虎汤配伍北沙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中北沙参养阴益胃生津,石膏清热泻火,二药相伍增加养阴生津之力,又顾护胃阴,北沙参用量多为15 g[17]。

3.4 池晓玲

池晓玲提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会出现季节性反复的现象,古代医家称之为“时复”,治疗时,根据季节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治法。处于秋季属肝郁脾虚肺燥型慢性乙型肝炎时,常用北沙参润肺生津,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平抑肝阳,诸药配伍以舒解肝郁、润肺生津,北沙参用量多为20 g[18]。

3.5 姜德友

姜德友认为,皮肤乃身体卫外之藩篱,失营则易受邪而病,常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角化、脱皮屑、痉痒、无汗等,提出运用养阴发汗法治疗该类皮肤病的观点,常用北沙参养阴生津,麻黄、桂枝辛温宣肺,开腠理,透毛窍,且能温通经络,三药合用取麻黄、桂枝之辛温透窍之用,使北沙参等养阴药能直达皮肤,其中北沙参用量多为15 g[19]。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桑白皮

杨仁坤等[20]治疗百日咳痉咳期,用北沙参清肺润燥,桑白皮泻肺平喘,二者配伍清泻肺热、平喘止咳,其中北沙参10~50 g,桑白皮10~25 g。

4.2 配伍柴胡

李巨峰[21]治疗银屑病,用北沙参养阴清热,柴胡疏肝清热,二者配伍清热透邪、养阴疏肝,其中北沙参65 g,柴胡15 g。

4.3 配伍金银花

杨牧祥等[22]治疗非典型性肺炎,用北沙参养阴清肺,金银花清热解毒,二者配伍清热润肺、表里兼顾,其中北沙参15 g,金银花15 g。

4.4 配伍南沙参

毛德西[23]治疗阴虚肺燥之咳喘,用北沙参养阴生津,南沙参止咳祛痰,二者配伍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量多为30 g。

4.5 配伍决明子

刘佳敏[24]治疗糖尿病便秘,用北沙参养阴生津、决明子泄热润肠通便,二者配伍泄热通便、生津润燥,其中北沙参10 g,决明子25 g。

5 总结与分析

综合历代经典方剂和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汤剂中北沙参临床用量为7.5~100 g(100 g时浓煎顿服,仅服1剂,未说明配伍注意事项),常用剂量为10~3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选择北沙参最佳用量与配伍。如清咽润喉常配伍麦冬、桔梗,用量多为10 g;益胃生津常配伍麦冬、石斛、白芍,用量多为10~15 g;清肺润燥常配伍麦冬、知母、百合、银柴胡、白薇等,用量为7.5~50 g;滋阴清热润燥常配伍黄芪、党参、生地黄、天花粉、地骨皮等,用量为10~65 g;养阴清热常配伍赤芍、红花,用量为100 g(浓煎顿服,仅服1剂,未说明配伍注意事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北沙参具有抗肺纤维化[25]、免疫调节[26]、镇痛[27]、抗炎[27]等药理作用。临床运用北沙参虽安全剂量范围较广,常用汤剂用量下(10~30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本品在使用过程中仍应注意其不适用人群(风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虚寒者慎用)。临床运用本品时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证型、症状,选取最佳剂量及配伍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诸药清肺滋阴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两个泡脚方降血压
自制蜜膏治反流性食管炎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清肺茶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