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道论》的伦理思想及艺术特色

2022-12-21洛绒当曲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道教道家

□洛绒当曲/文

本次研究的目的分析并认知《正道论》的伦理思想及艺术特色,通过理论文献法、实践法展开全面研究,对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资料以及道家文集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来对《正道论》的精神传承以及艺术追求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最终基于分析其《正道论》的伦理思想及艺术特色,深刻阐释其道教文学的现实意义,以展开其整体的学习与研究,从文学方面展现出道家思想的影响。

《正道论》当中,蕴含着丰富、经典的道家文化,并且十分讲求一切归于自然的道家思想,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道论》讲的是先天养生、先天修行、先天修炼。宇宙无边无垠,世界千姿百态,亿万生命都依靠这个宇宙的生机力量来生存发展,生机力量的根源就是道,万物生存在道所生发的生命韵律中。人生合于这个生命韵律,表现的是完善美好的人生正道;人生违逆了这个生命韵律,离开了正道,走了邪路,疾病痛苦灾祸纠缠一生。

1 《正道论》的基本介绍

《正道论》当中提到“人”向往幸福成功,希望健康长寿,愿意顺利吉祥平安。但是,你想得到这一切的好,就需要修养自己的身心,使之合符于生命韵律,合符于正道,先天养生是人生幸福成就的必然道路。对常人来说,理解正道,树立福德观念,按照生命成功韵律去为人做事,就能够达成自己的美好愿望。对于希望提高人生境界,极大地激发自身潜力,探索生命奥秘,提升生命本质的人来说,就需要先天修行。正道修行改变命运。修行者孜孜不倦的在追求感悟大道,踏入生命成功韵律,追求生命的精彩[1]。

2 《正道论》的伦理思想

《正道论》的伦理思想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外在饱满、丰韵,内在细腻、温和,因此其伦理思想丰富精彩,有着多层次化的文化输出,更充分展现了道家文化的发展特色,这一点上,仅仅从《正道论》的伦理思想展现上就能区分出来[2]。

文学的诞生是在多种新文化交相辉映的特殊时期。道家思想也为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了非常具有重要性的改革与转变。各类文化相互交错,相互影响。艺术家们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是为人民与人生利益而作的文学思想,应更多的融合其所特有的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以便于逐步的改变其传统的文学思想理念。而且与西方文学文化相结合,恰当的进行语言搭配以及经验上的借鉴,更好地改革了我国文学创作。

事实上,《正道论》中十分讲求阴阳调配的理念,所谓阴阳文化就是指的道家文化《易经》中所述的阴阳文化。通过对其阴阳的互补调和,希望能够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由此达到取长补短、互相融合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正道论》中一直想要传递给大家的一种道家思想理念及文化体系。

2.1 正者,一止合而成之

正之为字,从一从止,无有偏堕,正直始然。《正道论》说道,直是讲品行端正,方是说合乎礼仪,以恭敬的心态恪守正直,以方正的礼仪态度处理事务,君子有此道德就会得到众人的信赖与支持而不会被孤立,德高而服众。

“我从一而止,不偏不斜,追求君子之道,崇尚中正无邪。习儒家谐协之正,游刃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天时地利人以及,左右逢源,秉中庸之道,遇事折中调和,方能得心应手;学佛经求道以及正,以及者,温顺、以及睦、协调、平以及。因此“以及”是一种平稳的情绪,在生存法则中,心平气以及处事,方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追求平以及的心态才是正道。心止于一,是谓“正心”,一心正念,二、三心就不能说正了,所以做事需要一心一意,切勿三心二意,做人需要一身正气,从而不误倾斜、不致蹉跌;仿道法自然之正,天、地、四方(东南西北)为六合,人与自然在六合之内以及谐相处,遵循自然而然的生活境界。天地方圆,四面八方,六合之内,正气充沛,可扫荡厌秽、压制邪魅。扬正气、行正道,与人以及谐,与物以及谐,与宇宙以及谐。天地祥以及,四方方正,和合自然[3]。

事实上,在《正道论》中十分明确的提到过“正者”的思想理论,主要就是讲求其“君子之道”,旨在明确其人品道德方面的要求。《正道论》中提到的“正者”也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正道论》中的所谓“正者”,也就是说“德才配位”的理念。人可聪明也可愚笨,可圆滑也可忍让,但一定要做到品行端正,遵守这个世界的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道德规范,并且一定要有良好的品德,这样才能让他人信服。

2.2 道者,一阴一阳之谓道

《正道论》用阴阳来阐释什么是乾坤为变之恶?干阳亦为阴坤。与太极之德相结合,则有刚柔相济之体。天地之性,天地之德相通等。乾为阳,坤为阴,阴阳合一,万事万物,所以天地转化门是接受法理的关键。在正道论中,无论是八卦还是八卦。六十四卦,其中两个卦的乾坤境界是天父天母的最高位

“阴阳称为道”,道是什么?道比作器皿,化身是具体的、精神的,可以具体说明道是抽象的、精神的,不能具体说明 道是真理,而不仅仅是规则。“道即道,奇则道。道道不是寻常之道。“一阴一阳称为道”,这是《正道论》哲学的基本概念。该基本术语广义上包括以下基本含义。

事物的基本属性可以是阴,甚至可以是阳,但阴不是纯阴,阳也不是纯阳,因为阴有太极,阳有太极,阴有阴阳。在阳中,阳是阳和阴。因此,在太极到八卦的演变过程中,太极又分为阳和阴(两仪),阳又分为阳光和少阴,阴又分为太阴和少阳(四象)。孙阳与少阳,太阴与少阴中的阴与阳,这也说明阳不是纯阳,阳本身就是阴,不然怎么能从阳生出少阴,阴不是纯阴,阴就是阳,否则就是阴。是邵阳产的,怎么生产?于是,华夏慢慢回到了与四象的对话上来。

因太阳而分为干兑,太阴分为坤和根,少阴分为真和离,少阳分为巽和侃。从四象发展到八卦,每一象都转化为阴阳。孙:干为阳,兑为阴,太为阴:真为阳,坤为阴,少阴:真为阳,离为阴,少阳:坎为阳,孙为阴。八卦方面,干、真、堪、真为阳,坤、尊、离、兑为阴。除了干、坤为纯阳、纯阴外,其他六边形中,禅、堪、根虽为阳,但都有阴,是两阴一阳;荀,李,虽有二阴,但有阳,即二阳一阴线人体有男阳女阴男阴阳女阴阳人体分为上下,中为阳,下为阴。女性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中为阳,下为阴。上下体又分上下,左为阳,右为阴。综上所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也是《正道论》对于这个世界的初步理解[4]。

2.3 道非唯天之道,乃有地之道,人之道

《正道论》文章相比于其在道家理念指导下领域的文学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美学表现。在文学的思想领域中,也有不少的文学研究者选择了生活的材料进行文学的思想选择。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的材料以强烈的、多类型的情感形式呈现,还有多方面的色彩呈现方式等。在经过了几年的探索与揣摩,我国文学思想研究者们,也随着文学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美学表现的需求,也开始逐渐探索出了一个完全属于我国文化研究者自身的文学思想的美学表现手法。而根据我国文化目前所掌握的最丰富的思想文学,我们也能够发现,在我国的思想文化中对艺术伦理思想与文化特色艺术的情有独钟。

3《正道论》的艺术特色

3.1 《正道论》中道教文化的显现

在文化表达中,西方人一直力求以当时高度发达的科技,比如通过发达的解剖学等科学知识系统,完善写实技法,以突出人定胜天下的理想。而东方先辈又告诫我们,人就是地球万物中的一种整体,人社会之间又是息息相连的整体。

道家成为中华民族所自创的宗教信仰,也是在中国神州大地的怀抱中产生,由中国传统文明的乳汁培育而成,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很多范畴都有着血肉相通的关系,是中华民族整体思维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机组成。它在漫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维文学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史角度看,很多道教学派在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领域方面都各有相应的作用。唐代道教重玄学在理论思考领域方面都极为精细,是中国当时思想哲学的主要学派之中。发端于唐代、兴起于宋明时期的道家内丹心性论,是我国古代心性思想哲学的主要部分。尤其是道家,与儒家以及佛学在思想上相互吸收渗透,从而推动着我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3.2 《正道论》中民族文化与道教文化的融合

道家思潮推崇自然科学,提倡自由无为,强调与自然界以及睦相处。道家所创造的“人本”的思想观念,强调了利用保护他们的自身权利,以实现与世界的平等以及发展社会的思想方法,也使它以及文学观念之间产生了许多的交叉。特别是在国力相对昌盛的汉、唐时期,及其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更为突出[5]。

如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升温,从过去的摩擦到近日的融合,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越来越好,世界各国之间也达成了文化共识。因此,文化全球化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更是一个历史文化发展的图景。古希腊的宗教信仰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也因为这样,使得古希腊文学别具特色。

3.3 《正道论》中道教文化的社会价值

庄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在庄子眼中,文字只是可以说明“道”的组成部分,而“道”反映在万事万物之上,又超乎万事万物,是不可能说明白的。因此,成为道家典籍的《阴符经》更是我国哲学史上的名著。历代有许多道士对《阴符经》做了注释,在我国思想历史中也有重要地位。其次,就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史来说,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在我国历代的文学杰出作品中,就有许多都是以道教为主题并包含了道教内涵的。而深受道教影响的文人墨客,更是数不胜数。

道家思想,本身就具有勤奋踏实、不断努力的品质。在艺术追求上,也更加能体会到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本质。这一点在当今浮躁的年代,需要像道家文化所倡导的一般,不断追求,并且抱以艺术服务社会的心态,紧跟时代精神。

4 结语

道家以“道”的形式来指导人们的思想,这无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道论》的文化艺术无疑将对人们的文化知识以及艺术产生极大的帮助。不但能够从中学到《正道论》技法、色彩表达、情感表现、立体表达的艺术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道家理念引领下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以及道家理念引领下丰富的美学经验以及审美观。道家文化尤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界的代表,为民族文化呈现了非常好的一面。《正道论》是我国小说雅俗共赏的胜利经验,这也使愈来愈多的人喜欢《正道论》思想。而《正道论》的伦理思想以及美学特色技巧,则为我国的现代文坛发展奠定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基石,进而为我国文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推进化的发展帮助。■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道教道家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道家道教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