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花江流域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分析

2022-12-19侯琳王勇

东北水利水电 2022年12期
关键词:供水量水源地用水量

侯琳,王勇

(1.松辽水利委员会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2.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黑龙江中游水文水资源中心,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水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不仅关系到防洪、供水、粮食安全,且关系到经济、生态安全。20世纪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松花江流域相继开展了两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分别对1956—1979年和1956—2000年系列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其成果在科学制定水资源规划、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强化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为科学评价和准确把握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新形势,及时掌握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和成因,按照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展松花江流域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1 流域概况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始称松花江,东流到黑龙江省同江市注入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东北部以小兴安岭为界,东部与东南部以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长白山等为界,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和辽河两流域的分水岭。行政区划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区,流域面积为55.45万km2,其中山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占38%。

松花江流域分布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工业基地,以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九大商品粮基地。

2 主要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以2016年为现状年,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水资源数量变化情况和演变规律,水资源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生产等对水资源的压力与影响,废污水及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变化趋势,河湖水域、沼泽的水生态状况,以及地下水超采状况等。

2.1 水资源数量评价

1)地表水资源量

松花江流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天然河川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径流深地区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相同。此次评价1956—2016年系列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81.4亿m3,较二次评价成果减少4.4%。松花江流域不同时段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松花江流域不同时段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情况表

2)地下水资源量

松花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降水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2001—2016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为5.4 万m3/km2,由东向西逐步减小,平原区普遍大于其周围的山丘区。此次评价2001—2016年系列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37.8 亿m3,其中山丘区141.0 亿m3,平原区203.3 亿m3,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6.5 亿m3,此次评价较二次评价成果增加了4.3%。松花江流域不同时段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松花江流域不同时段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情况表

3)水资源总量

松花江流域1956—2016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9.6 亿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81.4 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7.8 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58.2 亿m3。此次评价水资源总量较二次评价成果减少了2.2%。松花江流域不同时段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及其变化情况见表3。

表3 松花江流域不同时段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及其变化情况表

4)水资源可利用量

松花江流域1956—2016年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09.7 亿m3,可利用率为54.2%;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67.1 亿m3,可利用率为47.0%;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170.0 亿m3,占总补给量的79.8%。

2.2 水资源质量评价

1)地表水资源质量

河流水质:松花江流域评价河长2.3 万km,其中Ⅰ~Ⅲ类河长占68.7%,劣Ⅴ类河长占6.7%。河流水质总体向好,与2000年相比,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上升约40%,劣Ⅴ类水河长比例下降约10%。

湖泊水质:松花江流域评价代表湖泊4 个,其中Ⅴ类1 个,劣Ⅴ类占3 个,主要污染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和总磷,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与2000年相比,湖泊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但富营养化状况尚未改善。

水库水质:松花江流域评价水库75 座,其中Ⅰ~Ⅲ类占30.6%,劣Ⅴ类占8.0%,水库的营养状况以轻度营养化为主。与2000年相比,水库水质状况呈现波动向好趋势,富营养化水库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水功能区水质:松花江流域评价水功能区562个,全因子评价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8.0%。与2000年相比,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因子达标率提高约20%。

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46 个,合格率28.3%,不合格水源地的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铁和总磷等,其中铁、锰等指标主要与自然背景有关,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与人类工农业活动有关。与2000年相比,合格率上升约15%。

2)地下水资源质量

地下水水质: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监测井595眼,其中Ⅱ~Ⅲ类占19%,Ⅳ~Ⅴ类占81%。对334眼具有代表性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000—2016年,71.6%的监测井水质状况稳定,8.8%的监测井呈好转趋势,19.6%的监测井水质呈恶化趋势,呈恶化趋势的监测井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地区。

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54 个,Ⅰ~Ⅲ类水质水源地占评价水源地总数的22.2%,Ⅳ~Ⅴ类水质水源地占松花江区水源地总数的77.8%。在水质为Ⅳ,Ⅴ类的水源地中,受天然因素影响的占50.0%,超标指标为锰、铁、总硬度等;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占4.8%,超标指标主要为耗氧量和氨氮;受混合因素影响的占45.2%,超标指标为氨氮、铁、锰等。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

1)供水量

松花江流域总供水量379.1 亿m3,地表、地下和其他水源供水量分别占总供水量的61.7%,37.9%和0.4%。2000—2016年,松花江流域供水量从312.9 亿m3增加至379.1 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和其他水源供水量占比增加,地下水供水量占比减少。

2)用水量

松花江流域总用水量为379.1 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用水量分别占总用水的81.2%,10.2%,6.6%,2.0%。随着行业用水量的变化,用水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00—2016年,农业用水比重从73.7%增加到81.2%,工业用水比重从19.6%下降到10.2%,生活用水占比基本持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比重从0.1%增加到2.0%。

3)用水消耗量

松花江流域用水消耗量为261.3 亿m3,综合耗水率68.9%,其中,农业、工业、生活和人工生态环境补水的耗水率分别为73.8%,35.4%,52.7%和93.3%。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及用水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松花江流域耗水率将进一步提高。

4)用水效率及开发利用程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松花江流域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逐步提高。2000年以来,松花江流域人均居民日用水量维持在110 L 左右,人均农村居民日用水量维持在63 L 左右;万元GDP(2000年可比价)用水量由688 m3下降至139 m3;万元工业增加值(2000年可比价)用水量由335 m3下降至38 m3;耕地实际灌溉公顷均用水量由7 935 m3下降至5 610 m3。2000—2009年,用水效率提升速度较快,2010年以后用水效率提升速度有所减缓。

目前,松花江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32.7%,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68.3%,水资源总开发利用程度为40.9%。

2.4 水生态状况评价

1)水域空间状况

湖泊:松花江流域水面面积10.00 km2及以上湖泊共51 个,湖泊水域空间面积约2 674.00 km2。2001—2016年与1980—2000年相比,湖泊面积小幅增加,由1 787.40 km2增加至2 041.80 km2。湖泊面积增加主要受降水增加、周边灌溉补给及湖泊补水工程补水的影响,湖泊萎缩主要受降水减少及盐碱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湿地:松花江流域共调查湿地61 个,面积18 328.90 万km2,湿地类型以沼泽为主。2001—2016年与1980—2000年相比,湿地面积由4 157.64 km2降至3 580.20 km2。湿地面积萎缩主要受降水量减少、盐碱化等自然情况及围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河流断流情况

经调查,松花江流域1980—2016年有14 条河流发生过断流,无常年断流河流,经常断流河流有5 条,偶尔断流河流有9 条。断流原因主要包括断面上游水利工程设计中未考虑生态要求,上游来水不足,以及溉蓄水拦河工程,其中,洮尔河察尔森站-归流河汇入口断面每年都出现断流情况,最长断流天数达到210 d。

3)地下水超采状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松花江流域浅层地下水埋深呈年际波动性变化态势,总体较为稳定,但局部地区埋深增加趋势明显。2016年与2001年地下水埋深观测值相比,地下水埋深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部和东北部、三江平原东部等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部和三江平原东部,主要由于农业灌溉引起地下水超采;深层承压水超采区主要位于松原市、大庆市等地,主要由于石油生产开采深层承压水。

3 建议

1)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落实国家有关水资源管理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主线,严格用水总量控制,针对地区水资源情势的不断变化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水资源动态滚动评价机制,及时掌握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承载负荷状况,加强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水资源和水工程统一调度等措施强化生态流量保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2)加快构建区域水网格局,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随着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地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粮食安全战略的不断推进,通过依托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谋划北水南调水资源配置研究,逐步实施江河湖库连通,完善“北水南调、东水西引、边水济腹”的水网体系,为向南、向西输水提供接续水源,系统解决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地区城市群、粮食主产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供水保障问题,并作为国家水资源长远战略储备水源地。

4 结语

松花江流域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充分利用了第一、二次水资源评价和现有规划、水资源公报等成果,利用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填报平台,全面细致地调查和分析了流域及区域水资源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系统分析了水资源演变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客观真实反映了近几十年来下垫面变化状况,各评价内容之间实现了相互关联、相互协调,阐明了流域水资源各要素演变情势、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形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新成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供水量水源地用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