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招”

2022-12-18潘士远

浙江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空心化失业率资源配置

文 / 潘士远

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浙江需未雨绸缪,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避免产业空心化

目前,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剧,各国复苏受到巨大的阻力,全球经济存在滞胀风险。20世纪“大滞胀”时期,美国在1973-1982年遭受了四次经济负增长,GDP十年平均增速只有2.0%,通胀在高位震荡,CPI同比有5年都在10%以上,PPI最高时接近20%,失业率也从5%的自然失业率飙升到最高近10%。英国最高CPI同比达到近25%,经济增长几乎停滞,失业率高达10%。

尽管20世纪的滞胀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但其科技进步没有停止,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从1973年到1983年,美国R&D投入经费从309.5亿美元上升到899.5亿美元,占GDP比重从2.2%上升到2.5%(二战后时期仅为1%)。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同一时期,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0.5%,企业投入研发金额占美国国内研发总支出高达70%。巨额的研发资金投入带来了此后计算机和互联网关键技术的连续突破,这些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应对当前复杂世界形势的关键一招。

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这就要求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其中一个是较高的交易成本。例如,从数据上看,我国人均GDP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偏低,大约在44%,而该指标在美国、欧盟、日本的比例约80%,几乎是中国的两倍。尽管存在较多客观原因,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存在着过高的交易成本,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2021年,浙江经济总量突破了7万亿元,居全国第四,表现优异。但浙江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基于降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逐渐向中西部以及向境外转移。若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不畅,则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相关研究发现,当人均GDP到达9200美元时,一个国家(地区)服务业比重开始显著上升,而工业比重明显下降,可能会产生去工业化的现象。2021年,浙江省人均GDP为11.3万元,以1990年美元计价达8454美元,已接近去工业化的门槛。去工业化后,再工业化的成本十分高昂。重要的是,一个主权国家可以用大量政策手段,如税收等来吸引本国制造业回流,但一个地区,其政策手段有限,再工业化困难重重。例如,中国香港地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提出了振兴六大产业的再工业化运动,但因对工业企业扶植不力且投入不足而失败,本地制造业企业甚至从2015年至2019年减少了1193家。因此,浙江省需要未雨绸缪,吸取香港等地区再工业化失败的经验,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避免产业空心化。

猜你喜欢

空心化失业率资源配置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乡村振兴视野下贫困山区村庄空心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村庄空心化的治理之道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