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主题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品德发展
——小规模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

2022-12-17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松树镇冯良寨教学点刘国智

天津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活动学校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松树镇冯良寨教学点 刘国智

主题教育活动指的是,确定一个活动的中心,围绕中心选择素材组织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近年来,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随着自媒体与流量经济的迅猛发展,传播多元化思潮、多元化价值观的视频、文本充斥着网络空间,对中小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变得越来越紧迫、越来越重要。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等及时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等。这些规范性文件,从顶层设计了主题教育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的目标、内容、形式、学段要求等,确立了主题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辅助地位。小规模学校教师要紧随时代步伐,从主题教育活动进校园、进课堂角度,深入挖掘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刻内涵,理解主题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自觉感受主题教育活动的价值,落实好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一、小规模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现状

当前,部分小规模学校也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但活动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专业水平不足。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对活动整体设计,控制活动氛围、把握活动节奏等。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大多数达不到这个要求。二是活动随意性强,缺乏计划,导致活动开展不扎实,流于形式,师生虚于应付,无实效性。三是过度依赖教材。现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具有理论性、权威性、稳定性、丰富性、全面性等特点。在小规模学校,先后使用过的教材就有《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等版本。毋庸置疑,教材和课程始终占据着学生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夯实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艰巨任务。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渠道之多已是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基于手机网络传播的社会热点事件频发,导致对同一事件,各路网友评论纷纭,甚至有截然不同的意见。如何及时正确引导小学生,教材就暴露出了不能及时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局限性。过度依赖教材,就会使学生品德教育严重滞后,不能与时俱进。

二、小规模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的预期目标

小规模学校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品德教育,要达成一个明确的预期目标:打破《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和主题教育活动育人的界限,实现课程育人和主题教育活动育人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拓宽学生看问题的视角,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学生正确的“三观”乃至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

三、小规模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遵循的原则

1.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的主体地位

学校要安排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生活中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教师担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

2.主题教育活动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效性原则

要根据学生思想状况需要、热点事件、活动计划等及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计划性与机动性相结合

利用每周的班会,有计划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一个的分目标,然后逐一去落实。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及时调整计划,加入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的航船经常保持正确的航线。

4.主题教育活动要讲究实效性

欧阳修说:“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外表现为行为发生变化,比如,变得注重礼仪、不说粗话脏话等;在内表现为思想受到触动,具有了保持某种行为的持久动力。比如,科学家黄大年在广西罗城县“五七”中学读书时,被老师介绍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爱国事迹深深影响,在行为和思想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此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回到祖国,成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5.主题教育活动内容设计要多样化、生活化

社区资源、乡土资源都可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小规模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注重多样化,而且要注重生活化,主动创设生活情景,实施浸润式教育。如以电信诈骗为主题的活动设计,就要搜集学生生活中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再现当事人被骗时的心境,让学生进入场景,深切体会电信诈骗的危害,从而远离电信诈骗。同时,举一反三,让学生明白道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有可能掉陷阱,守株待兔式的不劳而获,注定会吃大亏,勤劳才能致富,劳动最光荣。二是教育学生不做亏心事,要走得正行得端。三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要懂法、守法,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6.生活经验与伟大思想相结合

没有生活经验的思想教育,不能引起学生的共情;没有伟大思想引领的思想教育,缺乏深刻性和持久性。所以,要将生活经验与伟大思想的引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比如,农村学生具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熟悉庄稼生长。教师可以从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全球覆盖杂交水稻梦入手,教育学生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在稻田里耕耘探索、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伟大精神,体会他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学习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潜心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生活经验和伟大思想引领融合起来,学生的幼小心灵里才会萌生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豪情壮志。

7.建立主题教育活动评价体系,对活动及时评价

这种评价促进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被埋没在学科作业中的学困生,期望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得到教师同学的承认。评价需要从目标的达成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促进下次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不断反思活动过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完善活动设计。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德育发展水平,为下一次活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四、小规模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精心确定教育主题,坚持主题领航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学生发展需求、学生兴趣、社会热点事件、乡土资源等预设活动主题,以主题领航整个活动。比如,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因此,周边有红色革命教育遗迹、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例如,凉州区永丰镇辖区内有见证红军西路军血战河西的凉州战役纪念馆。附近的学校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革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或参观学习,或打扫卫生,或清明献花。武威市凉州植物园有一座烈士陵园,被确定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城区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去祭扫陵园,悼念英烈,补足“精神之钙”,夯实信念之基。武威市坦克团和武威师范附属小学经常举行军民共建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坦克训练基地,实地观看坦克训练场景,从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学雷锋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3月5日是我国的学雷锋日。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也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与时俱进的精神。为配合全国各地举行的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小规模学校也可以组织师生走出学校,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比如,某学校三年级学生周某,因母亲病逝,家中债台高筑,面临辍学风险。学校得知情况后,在学雷锋日这天,组织师生捐款1000余元,送到了周某奶奶手中,帮助周某继续上学。这一扶危助困的举动,不仅使周某能继续念书,而且让其他学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洗礼。同时,利用学雷锋日活动,引导学生识别诈骗行为,增强学生防伪抗骗能力,坚定学生继承学雷锋美德的信心。多年来,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从事各种各样的诈骗活动,不仅使善良的人们蒙受经济损失,而且动摇了人们学雷锋做好事的信心。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小规模学校可以举行情景剧、小品表演等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继承和发扬学雷锋传统美德。

(三)利用公共热点事件,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特别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要求儿童多样性发展,能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对公共热点事件的评论反思,正体现了这一要求。对于许多公共热点事件,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不同的人看法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教师要抓住事件契机及时从热点事件中提炼教育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站在客观的立场考虑热点问题,引导坚持不偏不倚的原则分析热点问题,同时尝试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引导学生依靠公序良俗、纪律、法律等手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需求与公共价值、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摒弃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落后思想,例如,针对安徽遛狗事件,学校可通过辩论会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掌握辩证思考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我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利用节日文化,进行相关主题教育

小规模学校教师要认识节日文化价值,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元宵节吃汤圆,希望人民生活富足;端午节吃粽子赛龙纪念屈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清明节扫墓、踏青、插柳、蹴鞠等,缅怀先烈,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节吃月饼、望月,象征着祖先的飞天梦,蕴含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重阳节就是敬老节,继承敬老爱老的光荣传统,比如,在重阳节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手工作品赠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献爱心等。二是挖掘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增节日的内涵,增强其教育意义。要深入挖掘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的内涵和价值,围绕节日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利用建党节,开展讲党员故事、唱颂党歌曲等党史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含义,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新中国”的历史结论。

(五)开展优秀APP资源主题展示活动

当下各种APP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学生的大脑,小规模学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筛选出优秀的APP软件,开展优秀资源展示活动,从而渗透教育主题。一是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系列资源。“学习强国”上传的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教师可以搜索红色教育系列题材,推荐给家长和学生观看,还可以让学生写写读后感,从而让学生汲取满满的正能量。二是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通过家长广泛参与活动的准备过程,让家长和学生得到成长。比如,家长推荐安装的“少年得到”,就是一款很不错的APP,家长和学生一起听故事、读名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鼎力相助,主题活动得以成功组织的概率就越大,活动实效就越能落到实处。

五、结语

总之,在推进小规模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过程中,小规模学校教师不仅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立足课标要求,守住课堂阵地,而且要大力开展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国家实施品德教育发展战略、振兴乡村教育服务。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