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12-16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检疫站侯书杰许巧

河南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旋耕机墒情氮素

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检疫站 侯书杰 许巧

玉米秸秆还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下茬作物稳产高产等优点,但这项技术在具体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后茬小麦出苗率较低、长势较差,甚至减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科学应对,切实保证秸秆还田的质量,从而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秸秆粉碎时间较晚

(一)原因

不少农户没有在玉米成熟收获后及时将秸秆粉碎,而是等到小麦临近播种进行土地耕翻时才粉碎秸秆,这个时候的玉米秸秆已失去了大部分的水分而变得干枯,导致粉碎效果不理想,还田后很难与土壤混合均匀,使腐熟分解缓慢,最终导致小麦出苗后其根系扎到秸秆里不能与土壤密合而悬空,吸收不到土壤中的营养而出现黄苗、弱苗,甚至死苗,导致缺苗断垄。

(二)应对措施

玉米收获后必须马上将秸秆粉碎并耕翻还田,此时玉米秸秆含有较多水分,易于粉碎且入土后能较快地腐熟分解。但如果玉米收获后距麦播时间较长,建议先将秸秆粉碎,待麦播前耕翻土地时再还田。

二、秸秆粉碎质量差

(一)原因

秸秆粉碎质量差主要表现在秸秆粉碎较长,这是由于还田机手操作时秸秆粉碎机离地面过高、作业时速度太快、接茬不好导致的,如果还田机械动力不足或机械刀具不够锋利,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建议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或秸秆粉碎机具,机手要选择适宜速度,且要控制刀片与地面的距离在5 cm 左右,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不大于5 cm。粉碎后的秸秆应在田里均匀抛洒,不能出现堆积等现象。相关作业完成后,建议农户对还田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早采取对应措施,不能在秸秆还田质量差的情况下勉强耕地播种。

三、氮肥施用量不够

(一)原因

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腐烂分解的过程需要部分氮素,但是有些农户往往忽视这个问题,使得土壤中的氮素不足,从而导致秸秆腐烂分解时土壤微生物与麦苗因争夺氮素而造成小麦发育不良。

(二)应对措施

秸秆还田的麦田一般情况下每667 m2需要增施尿素7.5~10 kg 或碳酸氢铵20~27 kg,这样可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氮素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秸秆腐熟。氮肥与其他肥料可以一起施用,也可以单独撒于地表后随即耕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秸秆粉碎质量较差,还要适当加大氮肥的施入量。

四、土壤墒情不足

(一)原因

作物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必须有适宜的水分,这是由于分解秸秆需要微生物参与,而微生物的活动需要合适的水分。所以麦田墒情不足会影响秸秆腐烂分解的速度,进而影响小麦的正常出苗和生长。驻马店市部分农户有抢墒播种的习惯,在秸秆还田地块墒情不足的情况下抢播小麦,往往会导致麦苗与微生物争夺水分而发生黄苗、弱苗现象,难以形成壮苗安全越冬。

(二)应对措施

有灌溉条件的的地块,最好在麦播前5~7 d 造墒后播种,使得耕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75%,切实保证小麦生长和秸秆分解腐烂对水分的要求。

五、耕翻过浅

(一)原因

麦播时耕翻土地多采用旋耕机,其耕深一般只能达到15 cm,导致出现秸秆与土壤混合不够均匀的现象,使得土壤中易形成秸秆团,影响小麦出苗和正常生长发育,容易出现弱苗、黄苗。

(二)应对措施

使用旋耕机翻耕的地块,可以每隔2~3 年使用大型机械深耕1 次,其深度在25 cm 以上,而后再用旋耕机旋匀整平,其旋耕深度一般为10~12 cm。没有深耕条件的建议使用旋耕机旋耕2~3 遍,从而达到混合均匀秸秆和土壤的目的。

六、病虫害趋重

(一)原因

玉米秸秆上会残留或多或少的病原菌及虫卵,因此秸秆还田后会不可避免地将这些病菌和虫卵也带入土壤,从而加重下茬作物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二)应对措施

备播种必须处理好,最好使用包衣种子,也可施用20%三唑酮乳油100 g 或2%戊唑醇悬浮剂50~75 g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 g 拌小麦种子50 kg。如果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建议施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 mL 或48%毒死蜱乳油100 mL 拌小麦种子50 kg。病虫混发较重的地块可以用以上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拌种。

猜你喜欢

旋耕机墒情氮素
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差异
硅基膜材缓控释肥在红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施氮水平对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小型农用机械旋耕机的使用方法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旋耕机调试与故障诊断
旋耕机正确使用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