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职业技能提升探究

2022-12-15齐畅孙浩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职业技能提升

齐畅 孙浩

关键词:智媒时代;出版人才;职业技能;提升

智媒体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生态系统。智媒时代,指的是媒体在新技术发展下所迎来的新时代。智媒即媒体的智能化。目前,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手段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媒体在采集信息、制作内容、传播新闻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新的媒体生态。智媒时代媒体不断融合、界限被慢慢淡化,这为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出版人才居于出版行业的核心地位,必须要以前瞻性思维和过硬的职业技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立足于智媒时代。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职业技能提升的必要性

智媒时代图书市场生态发展的需要

目前,圖书市场较为混乱,这就需要出版人才不断转变思维方式、提升融合意识,对于图书市场信息的传播,要进一步加强把关责任。一方面,图书市场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图书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图书质量不过关,传播信息不实。个别出版社和出版人才在对图书进行编审时把关不严、责任意识不够,导致图书信息失真。第二,类似图书较多。图书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出现了大量题材类似、内容雷同的图书,图书质量参羞不齐、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面对这些现象,出版人才要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减少类似现象的发生。第三,优质图书较少。智媒时代,图书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但是图书市场的结构不够合理,大多数图书选题较为传统,优质图书比较少,不能够满足大众对于创新优质图书的需要。对此,出版人才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多出优质书、畅销书、长销书。

智媒时代智能出版的需要

智媒时代,媒体不断融合,边界慢慢淡化并逐渐消亡。用户不再依赖于出版人才开展出版传媒的信息采集和制作工作,甚至可以自行制作。目前,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以针对用户喜好精准地推送信息。因此,出版人才的任务也不再是筛选某一类或者一定范围内的信息,而是需要利用大数据和逻辑算法等为用户量身定制备类信息。

智媒时代,出版流程也需要智能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出版流程也将变为智能选题策划、智能审校、智能排版、智能发行,最终达到融合化和智能化。选题策划和书稿审校是出版的核心环节,同样,智能选题策划和智能审校也是智能出版的核心环节,出版人才不仅要把握好核心环节,还要进一步适应其他因素的智能化转变,从而适应智能出版的需要。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职业技能提升面临的挑战

思维观念落后于智媒时代发展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的职业技能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是思维观念方面的挑战。目前,很多出版人才对于数字化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无法适应智媒时代数字化内容的出版,也因此得不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不能满足图书市场的需要。出版人才缺乏前瞻性思维,互联网意识淡薄,处于被动态势,不能有效利用逻辑算法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缺乏人机协作思维。

职业技能落后于智媒时代发展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必须具备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智媒时代,出版人才应该加强体系认识,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职业素养。尤其是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出版人才要加强全面学习,提高数字化意识,更好地应对智能出版的需要。但是,目前大多数出版人才已经习惯了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模式,很少主动寻求改变,其技能和知识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很多出版人才从事着大量的文字编审工作,也习惯了编辑职业的文字属性,因此导致有些编辑抗拒新知识新技术,这对出版人才职业技能的提升造成了重大阻碍。

竞争实力落后于智媒时代发展

传统出版时代,出版的门槛比较高,虽然经历了市场化的改革,竞争压力增大,但是竞争也仅限于出版从业者之间,是出版行业内部的竞争。智媒时代,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手段的普遍应用和广泛的媒介信息渠道下,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用户的喜好、市场的喜好成为评判标准,而不仅仅限于出版行业内部准则。在智媒时代,出版人才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一方面要应对出版行业的内部竞争,另一方面还要面临行业外部的竞争。因此,从传统出版行业走来的出版人才由于缺乏积极的准备而措手不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竞争实力远远落后于智媒时代的发展。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职业技能提升的策略

与智媒时代同步:转变思维

观念,提高创新能力

智媒时代,从事编辑工作的出版人才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技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出版人才应该不断学习和了解新兴事物,洞察行业发展态势,不断转变观念,开拓思维,进行创造性工作。出版人才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开发创新方案,开拓创新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为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出版人才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工作中发展创新思维、找出创新方向。智媒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普及与应用为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例如,对于套书和丛书的出版形式,出版人才可以进行—定的创新,使其多样化、全面化发展。对于出版物的分类,传统出版多是按照内容和知识的不同,并通过一定的编辑加工和技术处理形成一整套的种类。智媒时代,出版人才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市场调研,让读者在图书的组合分类上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读者的需求,从读者的兴趣和爱好方面进行分类,从而使智媒时代的套书和丛书出版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符合读者的客观需要。因此,出版人才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利用智能化方式寻求突破,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与智媒时代同步:更新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智媒时代,出版人才要紧紧跟上智媒发展趋势,在扎根自身研究方向和所在领域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更新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逐步向数字出版方向转型,以适应智能出版的需要。当前,国家通过设立出版基金等方式大力扶持数字出版项目,各地出版社陆续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不断进行数字化出版的探索。在此背景下,出版人才应该抓住时机,加强与科学技术人员的沟通,积极向科技人员学习新媒体相关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将自身的职业技能与最新的科技知识相结合,为传统图书提供多样化内容,实现文字、音频、视频的有机结合,提升图书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一方面,出版单位要做好出版人才的引进工作,招聘具有编辑、出版背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可以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接受的是最先进的知识,由于刚刚步入社会,他们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冲劲;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他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打拼,对于出版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经验积累,逐渐适应了出版行业的发展,工作更容易上手。因此,做好出版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工作,将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出版单位的发展。另一方面,出版单位要加强对原有出版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出版单位要定期对原有人才进行信息自动化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出版人才了解与出版相关的信息技术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自动化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同时,出版人才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团队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将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与团队成员分享并运用于日常工作中,从而适应智能出版的需要,推动出版行业在智媒时代的发展。

与智媒时代同步:提升融合意识,提高职业素质

智媒时代,媒介融合日趋明显,出版人才需要深入多个领域,借鉴多方面知识,实现多方面融合和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职业素养,使自己成为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智媒时代发展的需要。

出版人才应具有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

出版人才进行选题策划的主要依据是信息。智媒时代,各种信息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信息传播途径丰富,信息来源多样化,出版人才面对海量信息,必须具有鉴别、筛选以及判断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选题的时效性。如果出版人才仅仅满足于埋头苦编,不闻世事,必然会导致信息闭塞,因此后续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所以出版人才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应该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合理的判断,从中挑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为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信息的筛选和判断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整合信息,即把从各个途径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为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第二,归纳信息,即通过将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能够筛选出关键性信息,为日后顺利开展工作节约时间。第三,辨别信息,即准确地判断信息的可利用价值,以提高日后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对于信息筛选和判断的三方面要求,进—步明确了出版人才应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辨别筛选,凝练出核心信息和高价值信息,有利于提高出版人才的职业判断能力。智媒时代,出版人才应该运用职业判断能力,为广大读者筛选出关键信息和有积极意义的信息。因此,出版人才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深入了解信息的关联性,强化信息的判断能力,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出版人才应具有“互联网+”的思维

智媒时代,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全面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作品多是快餐作品,知识较为普通和浅显,广大受众更想得到的是权威的、具有生命力的新鲜内容。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的思维对于开展出版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版人才要具有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的眼睛,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出版人才要在繁杂的互联网作品中发现、筛选优质内容,挖掘具有深刻意义的选题。出版人才还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去不断地捕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和具有民族精神的内容,要在浩瀚的互联网作品中寻找优质资源、发现好的作者,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优质作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加工,使这些作品可以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特色、弘扬新时代的精神,从而能够在广大受众中传得深、传得远,达到良好的出版效果。

出版人才如果在创新性和更新速度上找不到优势所在,则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出版人才的自身优势,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和专业素质,拓宽知识面,提升对事物的洞察力、观察力和感悟力,在对出版产品的深度挖掘和深度加工上做足工作,以实现出版行业的进—步发展。出版人才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通过熟练应用互联网技术,深入了解新兴媒体、智能媒体,不断吸收新鲜文化、新鲜科学知识,充分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服务于出版行业的智能发展。

出版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把关素质

智媒时代,互联网普及、媒体融合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媒体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在信息的海洋里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劣质信息。在此背景下,出版人才应该不断提升个人职业敏感性,加强对信息的把关,保证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高质量。第一,出版人才要强化对于政治的把关素质。出版人才必须政治立场鲜明、政治思想坚定,必须坚定地拥护先进思想文化,从根本上保证高质量和准确性的信息传播,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第二,出版人才要拥有较高的业务把关素质。在出版工作流程中,出版人才要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业务把关,如选题、排版、审稿、发行等,这对出版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出版人才必须提高对文本的处理能力,有效挖掘高价值信息,通过自身知識储备,提升出版产品的质量。出版人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更好地进行选题策划、编审书稿、图书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出版产品的吸引力,出版更多读者喜爱的产品,从而提高出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受众满意度。因此,出版人才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把关素质,才能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适应媒能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职业技能提升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