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旗县16 个小麦新品种(系)展示比较试验

2022-12-15贺东超杜学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丰郑麦增产率

贺东超 杜学云

(河南省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社旗 473300)

社旗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 地处北纬32°47′~33°19′、东经 112°46′~113°11′。人口 74 万人,县域耕地面积84 270 hm2, 其中小麦年种植面积64 000 hm2左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河南省的产粮大县。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当家接班品种,进一步提升全县小麦生产水平, 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河南豫研种业、河南丰德康种业、河南泰禾种业、驻马店农业科学院等开展了本项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7 个,分别为新丰998(河南豫研种业提供)、驻麦762(驻马店农业科学院提供)、泰禾麦1 号、泰禾麦6 号、光泰668(均为河南泰禾种业提供)、丰德存麦21、艾麦24、存麦608(河南丰德康种业提供)、沃丰麦169(河南沃丰种业提供)、遂选101(市场购买)、稷麦336(河南天一麦丰种业提供)、伟隆169 (市场购买)、 粮源666 (河南省粮源种业提供)、泰麦 733(市场购买)、郑麦 618(市场购买)和百农207(市场购买)。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17 个处理,即1 个品种为1 个处理。试验于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进行。 试验地点设在社旗县兴隆镇腰庄村米其营自然村农户杜龙堂责任田内。 试验地块地处北纬 32°95′49.24″、东经112°94′19.42″,海拔 93.7 m,土质为轻沙质黄壤土,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 土壤肥力监测结果:有机质含量 15.8%,速效氮 68 mg/kg,P2O516.8 mg/kg,K2O 104 mg/kg,pH 6.0。 上茬作物玉米于 2021 年 9 月 26 日收获,产量 18 000 kg/hm2。 试验田于 10 月 23 日施肥整地,机耕深度25 cm,旋耕2 遍并耙实。 试验于10 月26 日播种,每处理区面积0.067 hm2。

1.3 施肥方法

肥料选用“天脊”牌硝酸磷钾,NPK 比例为 22∶8∶10, 作为底肥施入, 施肥量 675 kg/hm2。 于 2022 年2 月23 日小麦返青期追施“天脊”硝酸磷(NPK 含量为 26.5∶11.5∶0)225 kg/hm2。

1.4 病虫草害防治

2022 年2 月26 日试验田化学除草,每公顷选用10%苯磺隆225 g+5%双氟磺草胺75 g+56%二甲四氯纳300 g+25%氯氟吡氧乙酸450 g+15%炔草酸酯450 g+水300 kg 喷防单、 双子叶杂草。 试验田开展“一喷三防”3 次, 时间分别在 3 月 20 日、4 月 15 日和5 月5 日。 每公顷选用“欢夫”麦傻丰(防病治虫营养)15 套+水450 kg 叶面喷防,有效地控制了试验田病虫草害,保护小麦健壮生长。

1.5 观察记载项目与方法

试验地分别在出苗期、越冬期(冬前苗情)、拔节期、扬花期、灌浆期(主要病虫)、成熟期(成产三要素)进行了生育期、苗情、病害及成产三要素,以及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观察记载。 并于各参试品种成熟后收获之前, 每品种均实收 3 点, 每点 1 m2, 共3 m2,待晾干后称取计算实际产量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生育期调查

由表1 可知,参试品种中,在本年度气候条件及管理水平下以存麦608 早熟性状显著, 生育期仅210 d; 新丰 998、 存麦 21、 艾麦 24、 郑麦 618、武农 981、 稷麦 336、 伟隆 169、 粮源 666 和百农 207(CK)表现为较早熟,生育期 213~214 d;驻麦 762、光泰 668、沃丰麦 169、遂选 101 和泰麦 733 这 5 个品种表现为中熟,生育期216~217 d。

表1 参试品种(系)生育期调查

2.2 参试小麦新品种(系)越冬苗情发育动态调查

由表2 可知,参试品种(系)在播期比常年晚播10~15 d 的情况下,越冬分蘖力较强,平均单株分蘖达到 4.5 个以上的有稷麦 336、新丰 998、驻麦 762、沃丰麦 169、伟隆 169、泰麦 733、光泰 668、郑麦 618、泰禾麦6 号等9 个品种。 越冬前期单株大分蘖在2.60 个以上的有新丰 998、 稷麦 336、 泰麦 733、伟隆 169、存麦 21、艾麦 24、泰禾麦 6 号、光泰 668、沃丰麦169、粮源666 等10 个品种。越冬前期平均单株主茎叶龄在5.85 叶以上的有存麦608、 武农981、新丰 998、 艾麦 24、 存麦 21、 遂选 101、 郑麦 618、泰麦733 等8 个品种。

表2 参试品种(系)越冬苗情发育动态调查

2.3 参试小麦新品种(系)抗冻、抗病、抗倒性调查

由表3 可知,参试品种中均未出现冻害、倒伏现象。从对主要病害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来看,以新丰998、泰禾麦 6 号、存麦 21、郑麦 618、武农 981、泰麦 733、驻麦762 表现侵茎率低,抗性比较突出;从对茎基腐病抗(耐)病来看,以新丰998、艾麦24、存麦21、稷麦336、泰禾麦6 号、伟隆169 等表现优良,感病株率在0.02%以下;从赤霉病发生来看,未发病的品种有新丰 998、驻麦 762、存麦 608、郑麦 618、艾麦 24、存麦21、武农981、伟隆169 等。小麦锈病由于是轻发生年份加上防控及时,试验中所有品种均未发生。

表3 参试品种(系)抗冻性、抗倒性、抗病性调查

2.4 参试小麦新品种(系)成产三要素及测收实产调查

由表4 可知, 各参试品种测产实收籽粒产量结果, 比CK 增产的品种共有14 个, 增产率14.87%~5.38%。 新丰 998 居第 1 位,增产率 14.87%,稷麦 336居第 2 位, 增产率 12.03%, 郑麦 618 居第 3 位,增产率10.66%,驻麦762 居第4 位,增产率9.18%,泰麦733、 艾麦 24、 武农 981 同居第 5 位, 增产率同为7.28%,泰禾麦6 号、光泰668 同为第6 位,增产率同为 6.96%,沃丰麦 169、存麦 608、存麦 21 同为第 7位, 增产率同为 6.33%, 伟隆 169 居第 8 位, 增产率 5.7%, 遂选 101 居第 9 位, 增产率 5.38%。 比CK 减产的品种有粮源666 和泰禾麦1 号, 均比CK减产0.63%。

2.5 试验期间主要气候及管理因素分析

据社旗县气象局观测数据表明,社旗县2021 年10 月至 2022 年 5 月 0℃以上积温为 2 813.2℃,比常年平均值高出312.2℃, 增长率12.53%; 光照累计为1 100.6 h, 比常年平均值高出 160.6 h, 增长率17.46%; 降水累计为191.2 mm, 比常年平均值减少168.8 mm,减少率为46.89%。 从总体来看,在小麦整个生长期积温和光照条件充足,而降水量偏少,特别在小麦的拔节至扬花期降水量很少, 一直处于干旱状态,导致株高比常年降低8~10 cm,小麦纹枯病、锈病、 赤霉病发生危害显著减轻。 但需要指出的是,2021 年秋季雨涝,小麦播种期底墒充足,加之小麦越冬之前降水基本适宜,利于冬前麦苗发育,亩群体基本趋近常年,且在2022 年4 月25 日普降大雨,降水量为40 mm 左右, 为小麦充分灌浆提供了理想的墒情条件。 再者试验田小麦返青至灌浆期选用高质量的“一喷三防”套餐喷施3 次,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3 讨论与结论

3.1 对参试品种(系)抗病抗倒性能及增产性能的评价

试验中比CK 增产幅度大的有4 个品种,分别为新丰998,增产率14.87%;稷麦336,增产率12.03%;郑麦618,增产率10.66%;驻麦 762,增产率 9.18%,这4 个品种抗性好,综合性状优秀,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增产幅度较大的有3 个品种,分别为泰麦733、艾麦24 和武农981,增产率均达 7.28%,泰麦733 和艾麦24 抗病抗倒、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多抗性能突出,推广价值高;武农981 属特异类型,粗秆大穗,抗倒抗病,是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 增产比较显著的有泰禾麦 6 号、 光泰 668、 沃丰麦 169、 存麦 608、存麦 21、伟隆 169、遂选 101 等 7 个品种。 这些品种抗病抗倒,高产性能突出,较CK 增产5.38%~6.96%,均表现出抗倒抗病、落黄好、丰产性突出等综合优点,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3.2 气候和田间管理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鉴于本年度小麦生长期出现“两增”(积温增、光照增)“一减”(降水量减)的特殊气候,在加强科学管理下,试验田小麦各品种普遍表现抗性好,没有出现冻害、倒伏现象,病害很轻,成产三要素各项指标数值较高,品种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发挥,最终都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猜你喜欢

新丰郑麦增产率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新丰茶峒村开展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河南省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完形填空”原创练习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