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和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选题的范围综述

2022-12-15张崇凡朱登纳徐开寿王素娟尹欢欢许业涛沈修姝王慧珊林伟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脑瘫综述指南

史 惟 张崇凡 黄 真 肖 农 朱登纳 徐开寿 王素娟 汪 军 李 惠 尹欢欢 许业涛 翟 淳 许 磊 沈修姝 王慧珊 林伟泽

脑瘫及其相关疾病会给家庭、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中国,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针对包括脑瘫在内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2]极大地改善了脑瘫儿童和青少年康复服务的可支付性、可获得性和可及性,面向脑瘫等特殊儿童和青少年的康复机构正在不断地建立和成长。制定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可以为临床、管理和政策层面的医疗保健决策和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脑瘫康复实践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干预来改善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状态。

2010年以来,国际上颁布和修订了多部综合性脑瘫指南,包括英国《25岁以下脑瘫:评估和管理》[3]和《19岁以下儿童痉挛管理》[4]、土耳其《脑瘫援助指南-第二版》[5]、美国《脑性瘫痪护理的关键要素》[6]、越南《管理残疾儿童的康复指南:脑性瘫痪》[7]、新西兰《脑瘫临床实践指南》[8]、意大利《脑瘫儿童康复指南》[9]和我国《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10]。

2021年7月20日和8月5日,复旦大学GRADE中心两次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史惟、王素娟、汪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黄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肖农,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朱登纳,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徐开寿,线上讨论《儿童青少年脑瘫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CANDLE)制定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与会者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制定有别于现有儿童脑瘫指南是必要的。

2021年8月21日,基于上述专家成立了CANDLE核心专家组。至2022年1月26日,核心专家组分工阅读了2 000多篇与儿童脑瘫相关的指南、共识等文献和部分原始研究文献,并召开了9次会议,讨论初步形成了CANDLE总体架构层次: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ICF-CY)为框架,以功能为切入点的8个选题维度、每个选题通过评估、发育、交互性、干预4个要素体现,在要素下产生选题。

本文以范围综述的形式支持、改进和完善CANDLE总体架构层次。

1 方法

1.1 范围综述界定的问题 ①ICF-CY在儿童脑瘫文献中被运用的状况,②脑瘫儿童的功能是如何被表述的,③儿童脑瘫康复的评估、发育、交互性、干预。

1.2 范围综述撰写规范和注册 本文参考范围综述报告规范(PRISMA-ScR)撰写,于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循证社会科学联盟网站(https://www.campbellchina.com/index Campbell)完成注册,注册号:CCN-SR-011。

1.3 检索策略

1.3.1 检索数据库和起止日期 英文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 http://scholar.scqylaw.com/);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谷歌和百度网站搜索灰色文献。起止日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日。

1.3.2 检索式

1.3.2.1 谷歌学术搜索检索 以不同的检索式组配方案分2个时间检索。2022-3-9检索式:cerebral palsy AND guidelines OR consensus OR systematic review OR scoping review;2022-3-25检索式:cerebral palsy AND guidelines;cerebral palsy AND consensus;cerebral palsy AND systematic review;cerebral palsy AND scoping review。

1.3.2.2 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检索式 以万方为例。

#1 "脑性瘫痪" OR "脑瘫" OR "CP"

#2 "指南" OR "临床实践指南" OR "临床指南" OR "循证指南"

#3 "共识" OR "专家共识"

#4 "系统评价" OR "系统综述" OR "系统评价/Meta分析" OR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5 "范围综述"

#6 (#1 and #2 and #3 and #4 and #5)

1.3.3 灰色文献检索 2022-5-2在谷歌网站以“cerebral palsy,guidelines, cerebral palsy,consensus”为检索词,在百度搜索以“脑瘫、脑性瘫痪、指南、共识”为检索词,检索灰色文献(非公开出版的文献,包括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行的会议纪要、科技报告、技术档案,内部刊物、赠阅资料等)。

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知识合成类文献(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范围综述);排除:①仅以成人脑瘫为对象的知识合成类文献,②一次研究,③二次研究的叙述性综述,④述评、讲座、书稿、会议纪要、研究信件,⑤项目评估报告、研究方案(包括知识合成类文献的方案),⑥学位论文,⑦中文文献中的翻译或解读文献。

1.5 文献筛选 根据谷歌学术搜索默认的智能排序依次筛选,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尹欢欢筛选英文文献,许业涛和林伟泽分别独立筛选中文文献),直至连续50篇均无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为止;筛选保留的文献下载全文后再筛(分别由李惠、许磊、翟淳、沈修姝、尹欢欢、许业涛分不同部分进行筛选完成),史惟对再筛保留和删除文献进行审核;灰色文献筛选方法同上;对再筛保留文献的参考文献与保留文献查重,不重复文献行题目和摘要筛选。

1.6 数据提取 自制文献数据提取表,包括以下项目。

1.6.1 文献一般特征 题目、发表年份、DOI、作者、发表语种、关键词、文献类型。

1.6.2 范围综述界定问题提取要点 (1)ICF-CY在儿童脑瘫文献中被运用状况:阅读研判文献运用ICF的状况包括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和/或干预结局评价2个方面。①整体架构采用了ICF理念:文献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导入了ICF-CY或ICF,并开展了框架建构以及成分(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关联分析,或者直接为ICF-CY或ICF框架性文献;②部分采用了ICF-CY或ICF理念:没有框架建构,仅部分涉及ICF-CY或ICF 成分关联分析;③不纳入运用状况评价:仅涉及ICF-CY或ICF 理念,没有开展成分关联分析。(2)脑瘫儿童的功能是如何被表述的:功能具体表述,是从功能角度分析评估干预措施,还是从干预措施角度判断功能状态改变。(3)儿童脑瘫康复的评估、发育、交互性等如何被总结归纳,是否将评估方法单独列出阐述,是否对评估方法进行评价,采用什么基准评价,是否针对脑瘫儿童和青少年功能发育状态单独进行阐述,是否针对影响功能各要素间以及与背景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展开单独分析。

6名数据提取员先对10篇文献行数据预提取,如果文献一般特征提取一致率>90%则直接提取;由史惟对范围综述界定问题要点提取方法进行培训和一致性讨论,6名数据提取员提取一致率>80%可单独提取数据。史惟通过阅读全文对提取数据进行审核,如有分歧与提取员讨论确定。提取数据汇总至Microsoft Excel 365进行比对分析。

1.7 整理、总结和报告结果 数据提取员汇总和讨论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总结结果,CANDLE核心专家组成员重点回答范围综述界定的问题,做出支持、改进和完善CANDLE总体架构的决定。

2 结果

2.1 证据的检索和筛选 通过谷歌学术搜索,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直至连续50篇均无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文献为止,共有489篇;中文数据库检索到65篇,检索到灰色文献10篇(谷歌搜索8篇,百度2篇),合计564篇。排除:重复文献57篇,叙述性综述36篇,非脑瘫相关文献47篇,以成人脑瘫为对象的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范围综述等知识合成类文献8篇,述评、书稿、会议纪要、学位论文、家长手册、研究方案、信件100篇。余315篇均成功获取原文,对其参考文献与该315篇文献查重,符合本文纳入标准且不重复文献23篇,总计372篇文献[1,3-340]进入本文分析(数据提取详细信息附表,见本文链接http://www.cjebp.net/CN/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4)。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表1显示,中英文儿童和青少年脑瘫指南、共识、系统评价和范围综述均呈现逐步增多趋势,4种文体中系统评价占比最多(71.7%),指南占比最少(4.4%),英文范围综述2010至2018年7篇,~2022年42篇,未见中文范围综述发表。33篇中文文献包括2015年发表的《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10],9篇专家共识[11-19],6篇发表于2019年后。

英文文献研究者最关注干预技术主题,其次为评估技术和功能状态,指南仅涉及干预技术和综合类。中文文献中干预技术占66.7%。

2.3 范围综述界定问题的文献特征

2.3.1 ICF-CY或ICF在纳入文献中的运用状况 表2显示,82篇(24.2%)判定为ICF-CY或ICF在文献中被运用。整体架构采用了ICF-CY或ICF理念4篇,1篇为ICF-CY脑瘫核心组合的框架性共识文献[20],1篇为脑瘫指南建构的建设性意见与分析[9],1篇为机器人辅助的共识文献[21],1篇为水疗的中文指南文献[22]。部分采用了ICF-CY或ICF理念78篇,其中运用场景为针对评估工具内容效度的映射分析30篇,干预措施和/或干预结局评价42篇,同时关注评估的效度和对应的干预结局评价6篇。

表1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n(%)]

表2 ICF-CY或ICF在纳入文献中被运用状况

2.3.2 功能切入的表述方式 存在从功能(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与参与)入手,进而推进到(全文或部分)评估或干预的文献,即判断为采用了功能切入的表述方式。47篇共识和指南中,9篇共识和7部指南以功能为切入,其中6部为综合性指南[3,4,6-8,23],与运动和姿势相关的功能切入点包括:肌张力、移动、手部活动、继发肌肉骨骼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休闲活动。

2.3.3 要素表述

2.3.3.1 评估要素 104篇(31%)文献单独展开论述评估方法,系统评价63篇、范围综述19篇、共识16篇、指南6篇。除51篇主题为评估技术外,其余依次为干预与干预策略主题20篇,功能状态主题18篇,综合类主题12篇,背景因素主题2篇,病因症状诊断主题1篇。36篇至少采用了≥1种评级评估工具的准则。采用COSMIN方法20篇,Can-Child儿童结果测量评定表5篇,Terwee标准3篇,麦克马斯特结果测量评级表2篇,自定义评估工具8篇,其他评估方法还有Brink和Louw关键评价工具、who-when-how 标准等。2篇文献[24,101]针对相关评估工具,从ICF活动和参与的“能力”与“表现”的角度进行了划分。

2.3.3.2 发育要素 9篇(2.7%)单独阐述发育特性对功能的影响, 以髋关节发育为主题展开分析3篇[25-27]。以年龄分组的方法建立评估或干预措施的共识[20,27]和指南各2篇[6,8],分析功能状态时认为年龄是重要的考虑要素2篇[9,28],总结了上肢功能发育轨迹1篇[29]。

2.3.3.3 交互性要素 41篇(12.1%)通过相关性、影响因素等方法分析了各种功能之间以及与背景性因素的交互作用,38篇以系统评价和范围综述的方式呈现,1篇指南[9]方式呈现。功能状态类21篇,占功能状态类文献的50%(21/42)。

2.3.3.4 干预要素 181篇英文干预技术文献中,涉及37种技术,排名前8的干预技术:辅具26篇,综合干预17篇,各类手术14篇,肉毒素注射13篇,虚拟技术13篇,上肢功能特定干预技术、马术和电刺激各8篇,还有机器人、水疗、游戏、治疗套装等。

3 讨论

本文纳入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发表的339篇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知识合成类文献,涉及病因症状与诊断、评估与干预、功能状态描述和综合类等。值得关注的是,英文范围综述2010至2018年7篇,~2022年42篇。与系统评价相比,范围综述更有利于识别研究中的某些特征/概念,是系统评价、指南和共识在选题时有参考价值的文体,也是本文采用范围综述来支持、改进、和完善CANDLE的选题架构的由来。

3.1 探索CANDLE选题与架构

3.1.1 以功能为切入点 CANDLE制定选题路径体现制定者的临床实践导向,从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可以发现,干预技术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既往的脑瘫知识合成类文献大多采用以干预技术为切入点的路径,通过综合脑瘫常用康复干预技术的证据制定推荐意见,与功能相关的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表达干预结局,与康复临床实践中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束的规范流程不相符合。本文纳入的10篇综合类指南,6篇采用了以功能为切入点的方式来制定[3,4,6-8,23]。CANDLE运动和姿势发育部分也将以功能为切入点,建立相关的评估框架,探索发育障碍的进程或结局,分析与其他相关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系统评价确定相关干预技术的可靠性并制定推荐建议。

3.1.2 ICF-CY ICF-CY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背景性因素等方面描述儿童和青少年的功能和健康状况,与ICF相比,ICF-CY更注重儿童和青少年功能的发育特性[20]。脑瘫康复干预过程包括评估、确定目标、具体干预手段的实施以及疗效评价,ICF-CY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纳入文献中82篇(24.2%)较为具体地运用了ICF理念与框架,但多数仅局限于干预或评估措施,能够有机地通过ICF整合评估与干预措施或干预结局的文献仅4篇,例如2015年中国脑瘫指南仅在评估部分以ICF为框架展开论述[10],2020年Novak发表的“预防和治疗脑瘫儿童干预措施系统回顾(证据预警交通灯分类更新版)”[30],根据干预的预期结果,使用ICF对每个干预进行编码。尚无能够把评估与干预结合起来乃至提升到用ICF进行整体架构的知识合成类文献。2021年发表的“WHO制定全球康复干预措施系统评价与脑瘫患者护理相关的临床指南”[31],虽然将干预或评估相关的建议与ICF类别相关联,但是评估和干预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也没有更多地关注脑瘫所导致各类障碍的发育特性,ICF-CY注重发育特性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

3.2 选题维度的思考 CANDLE核心组前期的讨论中,就基于ICF-CY建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部分的框架达成了初步共识。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是脑瘫的核心表现,主要表现为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以及身体活动水平不足。结合本文范围综述以功能为切入点的6部综合性指南,CANDLE把运动和姿势障碍所导致的身体功能受损和活动受限分为以下8个维度:①身体活动与参与、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③上肢功能、④粗大运动、⑤步态、⑥肌力与肌耐力、⑦肌张力、⑧继发肌肉骨骼障碍等。

CANDLE核心专家组认为运动和姿势障碍以及所致的活动受限,不能仅限于通过8个维度来解释,还会受到包括脑瘫各种伴随症状在内的其他因素(认知、感知、行为能力与运动动机、运动计划等)的影响,个体意愿、态度与支持、其他环境因素等也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而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也不一定能改善社会参与能力。

CANDLE通过ICF-CY构建的8个维度,期望引导临床脑瘫康复实践者更为全面地关注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功能状态,以“活动和参与”为目标,从身体活动水平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入手[23],分析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功能状态,也可以结合实际状态对应维度各自切入评估和建立干预计划,通过优化功能来更好地提升活动和参与水平,改善脑瘫儿童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

3.3 用5个要素具体表现每个维度 前期专家共识初步形成CANDLE总体架构层次:框架(ICF-CY)、维度(功能为切入点)、要素(评估、发育、交互性、干预),在要素下产生选题。现调整为:以功能为切入点建立8个维度,以ICF-CY 定位、评估、发育、交互性、干预5要素表现维度,在要素下产生选题。

3.3.1 ICF-CY定位要素 旨在阐述和限定所在维度涉及的内容,明确在ICF中的定位,例如肌力与肌耐力维度,涉及肌力与肌耐力功能,属于ICF的身体功能成分,其中肌力的ICF编码为b730(肌肉力量功能),肌耐力的ICF编码为b740(肌肉耐力功能)。与活动和参与成分水平更多关联的粗大运动、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身体活动,由于在ICF中没有明确的对应编码,加之表现形式多样,需要进一步明确从活动和参与中的哪些部分提取,组成与脑瘫核心表现密切相关且易于评估的维度特征。对本文范围综述纳入文献的分析发现,干预措施的ICF定位通常与成分或一级水平类目发生关联,评估和干预成效多与一级或二级水平类目相关联。

3.3.2 评估要素 评估是康复干预的首要环节,评估目的在于评价脑瘫对象的功能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目标与计划,监测发育水平与进程以及评价干预效果。对本文范围综述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评估技术是仅次于干预措施的关注热点,31%(104/339)的文献针对评估方法开展了详尽的论述。

CANDLE核心专家组认为非标准化的定性临床观察法是评估的最基本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年龄、部分认知和沟通能力局限的脑瘫对象,虽然评估方式灵活多样,但通常不能提供科学研究需要的量化数据。标准化评估工具是目前脑瘫康复最为常用的评估手段,随着各类更为精细化、针对性更强的评估工具的研发和使用,如何选择更为有效可靠的评估工具是临床康复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范围综述纳入的文献显示,作为评价评估工具基准的COSMIN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COSMIN是用于评价与健康相关评估工具的心理测量属性质量的方法学工具,自身具有较高的评分者间一致性,与Can-Child测量评级标准相比,COSMIN的评价指标更为全面。CANDLE将建立评估工具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COSMIN来评价评估工具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期望基于COSMIN对8个维度提出的评估工具汇总形成的CANDLE评估工具进行系统评价。ICF-CY主张从儿童的能力(在标准环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能做什么?)和表现(在现实环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做什么?)两部分来开展活动和参与的评价[24],因此如果是涉及活动和参与成分的评价工具,在汇总形成的指南评估工具的基础上,标注属于能力评价还是表现评价,最终形成具有CANDLE特征的“改良 COSMIN评估工具的汇总库”,每个维度及其要素涉及到的评估工具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应的推荐和推荐建议。

3.3.3 发育要素 脑瘫是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残疾同等重要的儿童发育性疾患,发育是脑瘫的本质特征,体现为发育中的脑部受损导致运动和姿势的发育障碍。为了充分地体现ICF-CY注重发育特性的理念,CANDLE核心专家组把发育作为5要素之一,旨在提示儿童脑瘫临床实践者充分认知儿童与成人康复的差异性,建立通过优化而非恢复功能的方式,以适应儿童和家庭发展的临床思路。基于发育特性(优势)制定长期规划,开展以家庭为中心、各方协作、针对性的康复服务,以支持儿童和青少年脑瘫早期功能发展。例如基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而建立的粗大运动发育轨迹研究,发现中重度脑瘫对象功能可能会呈现下降的趋势[342],提示针对这部分脑瘫对象应该进一步分析导致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以及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本范围综述结果显示,在纳入分析的要素中发育要素受到的关注度最低,除了髋关节发育监测以外,其他功能发育的知识合成类文献非常少,近年来有关脑瘫发育进程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知识转化推进,在综合类指南或共识文献中即便考虑到了发育要素,也仅采用年龄分组的方式推荐评估或干预意见,并没有详尽地提供证据来源。发育进程的研究是儿童队列人群通过时间改变、干预措施的调整、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程度修正,探究影响和决定儿童和青少年脑瘫发育的各种因素。并不是每个维度都有相关的发育进程研究,如粗大运动维度发育进程的研究比较多,需要进行证据汇总,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育研究质量评价指标工具,CANDLE核心专家组在分析和汇总发育研究时,需要从多方面来考量证据质量,包括采用的发育评价指标、研究方法、样本量、随访时长等,以免低估和扩大证据的结论。

3.3.4 交互性要素 动力系统理论在解释运动控制与发育时,强调运动任务、个体、环境之间动态且非线性的相互影响,“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作用。ICF-CY基于功能与残疾(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和背景性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来解释健康状态,ICF强调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平等,是健康状态的不同方面或表现。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本范围综述纳入文献中41篇(12%)文献涉及交互作用的汇总分析,表明功能状态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CANDLE核心专家组也充分认识到8个维度不是各自孤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并且与8个维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这样的交互作用存在于包括评估、发育进程和干预的各个环节。显然,临床实践者厘清这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全面系统地制定康复干预计划有莫大的益处。

采用整体交互图来体现8个维度以及与其他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但是交互要素繁芜[343],难以清晰地表达。如何评价脑瘫的整体健康状态,及其与ICF各个成分之间的交互状态,基于各自维度主要结局指标构建交互等上述设想,均有待CANDLE核心专家组承担挑战。

3.3.5 干预要素 近年来针对脑瘫的干预措施不断增加,Novak等[30]基于自定义规则的检索策略截止到2019年确定了182项干预措施,把所有干预措施分为7类,包括2种预防措施以及综合医疗干预管理、药物干预、外科干预、再生医学干预、补充和替代医学干预等。Jackman等[23]2022年发表的《改善脑瘫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功能的干预措施: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中总结了55种干预措施,包括针对身体功能和活动的主要干预措施(21种)和辅助干预措施(18种),以及针对身体结构和功能干预措施(9种)、补充和替代医学干预措施(7种)。本范围综述纳入的涉及干预措施的184篇文献中,初步归纳总结出37种干预技术。CANDLE核心专家组希望基于Novak等提出的干预措施证据“预警交通灯”概念,对8个维度提出的干预方法进行范围综述的基础上,形成CANDLE干预措施的汇总库,每个维度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应的相对统一的干预措施。

脑瘫干预方法的汇总分析是困难的,体现在:①干预方法的分类和命名统一化;②一项新的干预是否需要有几个重复的研究为佐证;③既往儿童青少年脑瘫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大范围的低质量证据可能会影响推荐和建议的可信度;④干预证据整合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还需要解决包括而不仅限于如下问题:纳入对象的界定(单一研究中脑瘫占比、儿童和青少年占比)、干预对象的描述(类型、级别、年龄、性别)、干预强度参数(频率、时间、周期、剂量)、联合干预措施的归类、可以信服的结局(随访时长和终点指标)。

3.4 局限性 ①英文数据库选择谷歌学术搜索,基于谷歌学术搜索的检索式的构建可能会影响文献检全和检准;②鉴于ICF-CY发表于2007年,本文检索起始于2010年,2010年以前涉及其他要素的文献没有被纳入;③针对文献主题、文献类型的划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④针对范围综述界定的问题,不仅是提取数据,更需要研判和分析,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局限性的影响。

4 小结

通过基于脑瘫儿童青少年知识合成类文献的范围综述,明确了最近十余年国内外有关脑瘫合成类文献研究的范式,包括指南、共识针对功能的表述方式,ICF-CY的运用状况,以及对评估、发育、交互性的关注度,干预措施的归类等,可以引导制定更具临床实践关注度的脑瘫指南。即将制定的CANDLE具有如下显著的特征。①从功能切入,包括8个维度(身体活动与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功能、粗大运动、步态、肌力与肌耐力、肌张力和继发肌肉骨骼障碍),而非从干预策略入手,更有利于体现ICF-CY从功能、残疾和背景性因素角度评价健康状态的核心特征。②维度通过5个要素展现(ICF-CY定位、评估、发育特性、交互性和干预措施)。③每个维度首先明确在ICF-CY中的定位,围绕功能的评估工具也将对应各自的ICF-CY成分,指南实践者可以清晰地理解评估工具的功效;发育要素旨在强化ICF-CY的发育特性,注重儿童青少年脑瘫发育性疾患的特点;交互性要素强调ICF-CY的交互作用,突出在儿童康复中尤其需要被重视的整体健康;基于系统评价建立起来的干预措施库展示每种干预措施的多种ICF成分功效,有利于临床实践者在更为完整的ICF-CY理念下开展脑瘫康复。

利益声明本文没有明确的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脑瘫综述指南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指南数读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持之以恒反“四风”——我省正风肃纪工作综述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