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14

人人健康 2022年20期
关键词:哮喘程度护理人员

魏 平

(邳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 江苏邳州 221300)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上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症状。近年来,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环境受到工业污染、汽车尾气不断排放等情况,导致该疾病患者发病概率不断增高[1-2]。支气管哮喘为诸多细胞因子于气道内受到影响后,形成慢性炎性反应,此类炎性症状与气道内高敏感性存在一定关系,症状发生后,多表现为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治疗该症状多采取药物,联合护理干预,经临床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受文化程度、相关专业等情况的影响对症状认知程度较弱,因此日常生活时对自身管理程度较弱,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3]。认知行为护理服务,能全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全面掌握症状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本文,选取我院诊治的60 例患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临床分析、研究案例,应用认知行为护理服务进行临床干预,并分析出护理质量、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应用效果等。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诊治的60 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研究组30 例,对照组30 例。

对照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35 岁~73岁,平均(54.52±3.21)岁;病程1 年~10 年,平均(5.35±0.90)年。

研究组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龄33岁~74 岁,平均(54.23±2.97) 岁,病程1 年~10 年,平均(5.42±0.95)年。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患者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护理人员依照院内相关规定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解决患者提出问题。

研究组在其基础上添加认知行为护理服务,首先成立认知行为护理小组,由科室内相关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小组内成员培训,提高对护理人员对认知行为理念及护理服务的意义,待全部组员考核完毕后投入临床护理工作中,热情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交流评估患者对自身症状认知程度,并以此制定临床护理计划,指导患者下载相关症状影音媒体等内容,为患者进行症状宣教(如:临床治疗期间应用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穿刺次数,还能降低穿刺时带来的疼痛,使患者清晰知晓,每项工作的作用及意义,提高患者认识情况),首先使患者了解自身状况,致病因素等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叮嘱患者利用闲暇时间不断翻阅巩固所学的疾病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并逐渐实施自我干预,提高疾病康复效果。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纠正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理解偏差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哮喘建立正确的认知,加之患者长期受到哮喘的折磨,使其患者内心积压诸多不良情绪,如:不自信、情绪低落等,护理人员需要积极进行开导,并积极鼓励患者,为其树立康复信心,指导患者应用正确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干预,为患者讲解以往诸多康复案例,提高患者康复信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制定自我提升计划,将科学饮食、配合干预、准医嘱用药等绘制成表格,待完成事项后进行“打钩”以此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及生活习惯。通过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使患者意识到支气管哮喘的饮食要少食用刺激性、辛辣类食物,避免对支气管造成刺激,使其症状加剧。

1.3 评价指标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临床体征,以问卷形式详细统计临床护理质量,以百分制基数,临床评分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好;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应用问卷调查统计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满分为100 分,病患得分越低,则表示内心情绪越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应用效果:对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统计,以百分制计数,患者得分越高,则表示相关知识掌握越牢固,自我应用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统计相关数据时使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统计病患临床数据及病患基础资料,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例数,采用t 对临床数据进行检测;如果(P<0.05)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后护理质量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于对照组,将上述指标数值进行临床比较(P<0.05)代表本次统计学意义成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

护理质量护理技术 护理态度 护理主动性研究组 30 92.43±3.21 95.52±1.21 94.66±1.32对照组 30 86.21±3.54 90.33±1.42 90.78±1.49 t-7.1292 15.2372 10.6759 P-0.0000 0.0000 0.0000组别 n

2.2 两组病患经临床干预前、后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抑郁程度(60.42±4.98)与对照组(60.59±4.74)相比较,t=0.1354,P=0.8927,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研究组焦虑程度(62.58±3.98)与对照组(61.97±3.72)相比较,统计学意义不显著,t=0.6132,P=0.5421。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程度(38.51±3.54)与对照组(43.46±3.68)相比较,低于对照组,t=5.3096,P=0.0000,组间数值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程度(40.48±3.87)与对照组(42.98±3.29)相比较,低于对照组,t=2.6957,P=0.0092,将上述指标数值进行临床比较(P<0.05)代表本次统计学意义成立。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应用效果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63.48±4.55)与对照组(63.78±3.98)相比较,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t=0.2718,P=0.7867。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自我应用效果(65.88±3.58)与对照组(65.19±3.62)相比较,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t=0.7423,P=0.4609。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2.84±2.88)与对照组(86.51±3.27)相比较,高于对照组,t=7.9566,P=0.0000,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应用效果(90.48±2.87)与对照组(84.35±2.77)相比较,高于对照组,t=8.4176,P=0.0000,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临床极为常见,该疾病多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胸闷等,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因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多存在焦虑、易怒、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且对患者康复效果、预后情况造成严重影响[5-6]。认知行为护理服务可将其规划为短期心理干预,临床应用时能够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使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接受临床康复护理[7],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症状的了解程度,清晰自身症状情况及相关护理方法,对于养成良好习惯、改善自身不良问题,意义显著[8]。临床通过认知行为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提高对症状认知情况,缓解内心多种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临床预后效果。经临床研究,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相关症状掌握程度、自我应用效果等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由于本次研究尚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如研究时间短、临床试验样本较少等导致研究结果极易受到干扰,一定程度上使其结果一般性,所以具体长期疗效如何仍需进一步关注,待选取多种研究与结果后形成大样本,才能保证本次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认知行为护理服务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应用效果,缓解患者内心积压多种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全面保障病患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哮喘程度护理人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