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2-12-14朱娟娟沈萍樊海英

人人健康 2022年20期
关键词:糖基化肌酐低血糖

朱娟娟 沈萍 樊海英

(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南通 226001)

2 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会对患者的各种组织造成伤害,导致肾、血管、神经、心脏、眼的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1-2]。而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能力降低,器官功能减退,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代谢缓慢,清除能力降低,导致降糖效应持续时间过长,出现严重的低血糖[3]。低血糖可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或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低血糖的发生会导致反复发作的躯体和心理疾病,并且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无症状低血糖是其中一种,因为无明显症状,难以被患者和医护人员发现,易导致救治不及时。本次研究以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老年2 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出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2018 年8 月至2019 年10 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的老年2 型糖尿病并症状低血糖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住院天数小于3 天。其中无症状性低血糖52 例,作为研究组,症状性低血糖48 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男性19 例,女性33 例;年龄60 岁~79岁,均值(65.35±6.39)岁;病程2 年~12 年,均值(6.83±0.56)年。

对照组男性35 例,女性13 例;年龄60 岁~76岁,均值(62.92±6.31)岁;病程3 年~13 年,均值(7.40±0.51)年。

纳入标准:年龄大于或等于60 岁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使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特殊类型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者;存在精神性疾病或认知障碍者;资料不完整及不愿合作者。

1.2 方法

(1)血糖监测:监测每例老年住院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午餐前、晚餐前、三餐后2 小时及睡前指尖末梢血糖,必要时加测随机血糖及夜间2 时末梢血糖。(2)生化指标检验:所有受试者禁食8 小时,于晨起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我院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资料的收集方法:用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记录所有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病程、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空腹C 肽、糖化血红蛋白质、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以及发生低血糖时的情况:患者主诉、低血糖的值、有无低血糖症状、发生时间、发生原因(由医生判断)、饮食及运动情况、使用降糖药的情况等资料。(4)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定义的标准: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 毫摩尔/升,有心悸、出汗、手抖、饥饿感、无力等临床症状)、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 毫摩尔/升,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包括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值;(2)两组患者的血糖值。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 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时间段分析

结果显示,临睡前发生率最高,占48.1%(25/52),早晨空腹时为17.3%(9/52),午餐前为13.5%(7/52)。

2.2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血糖水平监测

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3 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根据表1、表2 得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将其作为自变量,把是不是无症状低血糖作为因变量,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水平均是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因素。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血糖水平监测()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血糖水平监测()

组别 血糖值(mmol/L) 糖基化血红蛋白% 空腹C 肽(ng/ml) 血肌酐(umol/L)研究组(n=52) 3.53±0.22 8.80±1.42 1.57±0.57 151.21±10.64对照组(n=48) 3.47±0.21 6.16±0.14 0.85±0.48 139.23±8.18 t 1.395 13.337 6.850 6.340 P 0.166 0.000 0.000 0.000

表2 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表2 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注:B:常数项,SE:标准差,Wals:卡方值,sig:P 值,Exp(B):优势比,EXP(B)的95% C.I.:优势比95%置信区间。

EXP(B)的95% C.I.下限 上限性别 2.122 0.515 16.961 0.009 8.345 3.04 22.904年龄 1.65 0.503 10.765 0.015 5.207 1.943 13.951病程 1.353 0.485 7.785 0.005 3.867 1.496 10.001糖基化血红蛋白 0.848 0.471 3.245 0.008 2.335 0.928 5.873空腹C 肽 0.201 0.478 0.177 0.032 1.223 0.479 3.121血肌酐 0.804 0.498 2.605 0.034 2.233 0.842 5.926因素 B S.E Wals Sig Exp(B)

3 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临床上常采用胰岛素等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低血糖的发生成为影响糖尿病治疗的阻碍因素[4]。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常常被患者忽视,导致其缺乏及时治疗,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5]。

3.1 影响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有研究显示,女性、高龄、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功能较弱,肾上腺激素分泌较少,更容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这与本次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年龄和病程是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相一致。其中年龄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造成交感神经系统对低血糖反应迟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概率较大;病程,患者病程越长,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可能性越大,主要是由于患者病程越久,其自主神经功能出现损伤,促使肾上腺素不能对低血糖作出判断,从而增加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水平也是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或肾功能减弱所导致的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概率提高。

3.2 防范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护理对策

(1)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一旦考虑发生低血糖,通知主治医师的同时,立即采取血糖监测及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患者,尤其是对于女性、高龄、病程长、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水平高的患者做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夜间巡视次数,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杜绝不良后果。(2)血糖监测。对于老年且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在增加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剂量时加强血糖监测,做好相对应的饮食及药物剂量的调整,避免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对于无症状低血糖患者除了三餐前需要监测血糖,还应监测并重点监测低血糖高危时段的血糖水平,睡前血糖若是低于6.7 毫摩尔/升,则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增强对饮食的干预。(3)运动及饮食护理:依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等因素计算出患者每天所需要的运动量,根据运动量计算出患者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嘱咐患者少食多餐,由三餐变作四餐,将总食量的4/1 作为睡前餐,避免患者夜间低血糖发作。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在运动时嘱咐患者不要急于求成,量力而行。血糖稳定的状态下,采取低度或是中度有氧运动,每天坚持慢跑、打羽毛球等,时间为半小时。在患者早餐及午后一小时安排运动指导。

综上所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和血肌酐水平均是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除常规护理外还需要对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

猜你喜欢

糖基化肌酐低血糖
糖基化燕麦分离蛋白制备的工艺优化研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油炸方便面贮藏过程中糖基化产物的变化规律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