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梗死患者跌倒恐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策略

2022-12-14罗丽蕾王韵铮梁朝莹冯冬梅覃祖业韦秋萍温美东李松良何汶远谭文金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次数恐惧脑梗死

罗丽蕾 王韵铮 梁朝莹 张 玲 冯冬梅 覃祖业 韦秋萍 温美东 李松良 何汶远 谭文金

脑梗死主要是由脑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现象,最终引发脑血管坏死疾病[1]。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老年人是脑梗死病高发人群,有着病程时间长、预后差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跌倒恐惧主要是指对跌倒的一种持续关注而导致个体避免活动,不管跌倒会不会发生,是跌倒后的心理创伤[2,3]。脑梗死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48h且原发神经学疾病没有加重或者有所改善后,应尽早展开康复治疗,康复展开时间越早,康复效果就越好[4]。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跌倒恐惧危险因素以及护理管理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11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参照计算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6];②经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8分;④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⑤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②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肢体障碍患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对照组55例,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1.5±5.8)岁;婚姻状况:有配偶40例,无配偶15例;学历:高中以上24例,高中以下31例;梗死部位:左侧脑半球20例,右侧脑半球13例,双侧脑半球12例,脑干10例;步行能力:辅助步行20例,独立步行35例。试验组55例,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0.0±5.6)岁;婚姻状况:有配偶38例,无配偶17例;学历:高中以上22例,高中以下33例;梗死部位:左侧脑半球18例,右侧脑半球14例,双侧脑半球13例,脑干10例;步行能力:辅助步行22例,独立步行33例。将以上数据信息输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经获取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跌倒预防常规护理:如提供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等。

1.2.2 试验组应用跌倒风险评估跌倒预防护理干预:①评估:对患者展开全面评估,掌握患者对跌倒恐惧程度、是否是高危跌倒患者,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是否超过65岁、身体是否虚弱、是否有视力障碍、现使用药物、是否有活动障碍等,共计8个方面,跌倒风险评估总分>4分为跌倒高危患者。②宣教:入院时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评估为高危患者需由家属在知情书上签字,重点讲解跌倒预防方法,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及配合。通过一对一、视频等方式以通俗易懂语言介绍跌倒相关知识,如预防措施等,降低患者跌倒次数、对跌倒的恐惧程度。因老年患者自理能力、记忆力等比较差,因此应随时交流进行宣教。教会患者在病床上正确排便、吃饭等,减少下床活动次数。下床活动时需有家属陪在身边,并穿防滑鞋,日常生活用品放在患者伸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叮嘱患者不要突然起身,应缓慢起身,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讲解跌倒造成的危害:跌倒除能导致死亡外,还可能造成老年人残疾,经历过跌倒受伤的老人常遗留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威胁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及独立生活能力。老年人跌倒后极易发生骨折,因器官功能退化、自身修复能力较弱,影响愈合能力,导致康复时间,以至于因长期卧床而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压疮、肺炎、静脉血栓等),更紧急或严重的是跌倒即刻引起内脏破裂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神经损伤,不但患者要忍受疾病的折磨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给家人增添了心理压力和痛苦。③用药:老年患者多患有基础疾病,用药种类、数量较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并将药物服用时间、服用剂量等详细告知患者与家属,让家属起到监督作用,避免出现漏服、忘服、重服等情况。④环境:确保病房环境整洁、温馨,严禁在地面堆放杂物,一切物品整齐摆放,病床安装防护栏,地面严禁有水渍,厕所安装扶手和呼叫装置。在打扫卫生过程中,须放置醒目标识,以免出现意外事件。⑤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改善患者身体机能,通过提高肌力、平衡功能与移动能力避免发生跌倒。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重视程度,在示范动作同时做好讲解,让患者掌握正确训练姿势。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跌倒评分、跌倒次数。①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7,8]评估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②跌倒评分:使用简明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9]评估患者跌倒恐惧程度,分数越高说明跌倒恐惧感越严重。③跌倒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跌倒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数据资料均录入SPSS 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跌倒恐惧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两组患者跌倒恐惧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跌倒恐惧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跌倒次数比较 对照组患者跌倒(5.1±1.4)次,试验组患者跌倒(2.6±0.6)次。试验组患者跌倒次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t=12.172,P<0.05)。

3.讨论

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等受到了很大影响,从而降低了生活质量[10]。发病后患者仍有恢复潜质,有效的康复锻炼能促进运动等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加,各器官生理机能逐渐退化,进而减弱了肌肉力量、感觉输入等,从而增加了跌倒风险[11,12]。跌倒恐惧相关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①健康:老年患者有内稳态处于失衡、个性敏感胆怯等特点。相关研究也发现,步速下降、年龄、步态是影响老年人跌倒恐惧的主要因素。跌倒恐惧诱发原因以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为主,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②认知行为:脑梗死患者缺乏预防跌倒知识的认知,护患信息沟通不畅。有的患者性格倔强,凡事要亲力亲为,有的患者因为害怕跌倒而不进行活动,更降低了活动能力。另外,有的照顾者防跌倒意识比较差,不能提醒患者。③环境:环境是导致脑梗死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走廊、厕所等是跌倒高发场所,灯光昏暗、地面湿滑、地面不平坦也是引起跌倒的主要原因。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跌倒恐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策略,能有效减少患者跌倒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行跌倒风险评估,给予跌倒预防护理干预,不仅减少了跌倒次数和跌倒恐惧评分,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总之,跌倒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造成了极大影响,不但给亲人增添了心理压力和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评估并做好相关护理管理,可以缓解患者跌倒恐惧,预防跌倒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次数恐惧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