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特色区位优势 奋力开创发展新格局

2022-12-12史忠民

中国报道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城镇生态发展

文︱史忠民

10年来,刚察县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积累了宝贵发展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刚察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切实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新景象。

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

10年来,刚察县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稳定发展的主要根基,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全面落实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村(社区)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全面完成“破零”“复壮”工作目标,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激励机制等;深入实施“六五”普法、“七五”普法,民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力抓“六保”促“六稳”,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

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10年来,刚察县毫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调结构、转方式,强基础、增后劲,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8.1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25亿元,年均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17.8∶60.3∶21.9调整到35.8∶19.1∶45.1,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呈现一产稳、二产优、三产增的新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637元增加到2021年的37957元,年均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428元增加到2021年的19843元,年均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2.2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13亿元,年均增长9.6%。10年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亿元,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41.44亿元。

以战略之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0年来,刚察县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政治责任,以战略之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力推进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青海湖北岸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林地面积由2012年的58.7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2.06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0.6%。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成全省农牧区首个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的高温热解智能化连续处理系统。“三大”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县域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7%以上,境内5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0.04万吨,较保护初期增长38倍;普氏原羚数量由20世纪末仅统计到300余只增加到5个种群2200余只。

产业优势稳步彰显

10年来,刚察县坚持农牧区基础地位不动摇,生态畜牧业建设稳步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13.37万亩,落实粮油作物保险面积8万亩,实施农业增产增收技术推广项目8.23万亩。按照“农牧耦合、草畜联动”绿色发展思路,深度推广藏羊、牦牛高效繁育综合配套技术,成功申报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近70%的农牧户和85%的牲畜实现补饲养殖,牲畜存栏量稳定在102.93万只(头/匹)。第一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25亿元,年均增长5%。

10年来,刚察县充分发挥工业集聚发展优势,绿色工业逐步发展壮大。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集聚发展,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新能源、农牧产业和园区集聚,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产业建设,新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到349.95兆瓦,累计发电1084亿千瓦时,改写了刚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历史。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86亿元,年均增速6%。

10年来,刚察县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全季旅游”理念,服务业活力不断增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高原旅游名镇”战略部署,按照“鱼鸟天堂,藏城刚察”旅游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推进旅游+新业态,成功创建高原海滨藏城国家AAAA级景区。紧密结合“交旅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发展试点县建设,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2909公里,开通8条城乡公交线路,“交通+旅游”有效运输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第三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9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14亿元,年均增速6.6%。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10年来,刚察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严格按照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扎实开展以道路、绿化及市政配套设施为主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城“五横六纵”为主的城镇公路网基本建成,城镇化率达到50%,县府沙柳河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镇。依据乡村发展规划,深入实施22个行政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10年来,刚察县坚持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年均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0%以上,累计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56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3.5%以内;养老、医疗、工伤等各类保险参保率连续10年达到100%;3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量达2300万元,农牧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依靠项目投资拉动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提高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提高经济稳步发展的最终目的、维护大局和谐稳定是加快社会共同繁荣发展的根基。”10年来,刚察县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积累了宝贵发展经验。

猜你喜欢

城镇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