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方案比选研究

2022-12-12王天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2年9期
关键词:岩性边坡建筑物

王天伟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工程概况

拟建的某水利枢纽工程具有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任务,水库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20.65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52 108m3,水库总库容为1.24 亿m3,最大坝高82 m,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4 MW。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正常蓄水位2 105 m,死水位2 065 m。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 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 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

2 坝址比选原则

①坝址上游应该具有一个开阔的河谷地,以便于获取更大的库容;一般选择河谷最窄的地方,使坝轴线尽可能减短,从而减少坝体的填筑量,节省投资。②河道及两岸地质结构需稳定,以减少坝基及边坡处理工程量。③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当地农田和村镇的淹没情况。④河流的流向应尽可能与坝轴线正交,以便于布置泄洪建筑物且能够保证下泄洪水流畅。⑤坝址周围应具有大量的复合大坝填筑要求的建筑材料。⑥坝址周围应具有合适的地形来布置施工现场,且具有便利的交通。⑦坝址区淤积后调节库容相等的比选原则。

3 坝址概况

工程区内采用1/10 000的地形图,在库山河中游河段沙曼水文站以上10 km范围内无村庄,人类活动少,无工矿企业,沙曼水文站以下河段地形较开阔,地势平坦,有村庄,故在库山河中游河段沙曼水文站以上10 km 选择了上、中、下三处坝址。从三处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来说,坝线较长,河谷较宽,河床覆盖层较深(上坝址最大深度50 m,中坝址最大深度65 m,下坝址最大深度101 m),均不具备布置混凝土重力坝或拱坝的条件,因此参与比选的坝型为土石坝方案。经勘察防渗粘土总量约425 万m3,但粘土具有分散性,不具备修建粘土心墙坝的条件,灰岩骨料总储量大于10万m3,周围储有大量的砂砾石和灰岩料,且运输距离较近,修建混凝土面板坝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先天条件较好,所以现阶段坝型选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作为代表进行坝址比选。

3.1 上坝址

上坝址库区位于库山河干流中游河段高山区,水库迴水长度约7.40 km,两岸山体相对高差大于500 m,总地势南高北低,河谷走向近SN,河流坡降19.10‰,河谷底宽约80~210 m。地形狭窄,河谷呈V形。上坝址区岩性为石炭系灰岩。

库区两岸枝杈状冲沟发育,走向与河谷近正交,长度大于1.00 km的共有10条。

无压导流洞布置在左岸,导流洞进口段为临时建筑物,在施工期承担导流任务,后期封堵,导流洞后段和泄洪冲沙洞结合。为保证电站停机检修时,生态流量能够继续下泄,故在主厂房左侧增设1根生态放水支管,支管管径1.40 m。根据上坝址各建筑物的特性及布置方案,将过鱼建筑物集鱼设施布置在厂房尾水右岸,过鱼建筑物采用“集诱鱼系统+运输车+投放系统”的方式进行过鱼。根据挡水建筑物型式、枢纽布置及坝体填筑强度及高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方案施工导流采用河床一次断流,通过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来挡水,左岸导流洞整年导流的方式。共新建道路18条,总长26.79 km,其中永久道路5 条,长度7.70 km;施工桥梁7 座,其中永久交通桥5 座,总长度140 m,临时钢桥3 座,长度114 m;临时交通洞2 条,长度1 173 m;永久交通洞1条,长度1.16 km;施工支洞6条,总长度3.37 km。

3.2 中坝址

中坝址位于河流转弯的峡谷处,其河谷流向为NW,河流纵坡约为13.50‰。谷底高程2 020~2 040 m,两岸山顶高程2 420~2 500 m,相对高差约500 m,现代河床宽100~150 m,正常蓄水位高程为2 105 m,河谷宽约660 m。坝址发育一顺河向古河槽,宽230~390 m,右岸基岩裸露,岸坡坡度38h~45h;与亚普羌吉勒嘎沟交汇部位为古河槽堆积物组成的土质山梁,岸坡坡度40h~70h,局部近直立。水库蓄水后,该堆积物饱和后,其边坡稳性将急剧性下降,加之库水对坡脚掏蚀作用,该段库岸会发生塌岸,危及水工建筑物进口安全,需进行削坡处理,并采取护坡措施。

河床坝基基岩为砂质泥岩和砾岩,泥岩为软岩,砾岩为较软岩,基岩强风化层厚3~5 m,弱风化层层厚约为7.50 m,基岩透水率q≤3 Lu 的界线埋深在基岩面以下3~5 m。为保证电站停机检修时,生态流量能够继续下泄,故在安装间下部增设1根生态放水支管,支管管径1.40 m。

3.3 下坝址

下坝址位于中坝址下游2.50 km 处,河流向NE,河流纵坡约15.30‰。谷底高程1 990 m 左右,两岸山顶高程2 420~2 550 m,相对高差约500 m,河谷谷底宽450~500 m,正常蓄水位2 085 m 高程处,谷宽约700 m。左岸坡脚为厚度50~80 m的崩坡积物,崩坡积含土块碎石层具架空结构,结构松散,崩坡积物约250 万m3,须清除处理。在左坝肩高程约2 052 m 以下基岩为石膏岩,该处为崩坡积物覆盖,覆盖层厚约55 m,石膏岩为较软岩、中溶岩,在水理作用下溶蚀会形成地下水及库水的渗漏通道,同时石膏岩溶蚀于水后,对水库的水质影响较大。为保证电站停机检修时,生态流量能够继续下泄,故在安装间下部增设1根生态放水支管,支管管径1.40 m。过鱼建筑物为3 级建筑物,根据上坝址各建筑物的特性及布置方案,将过鱼建筑物集鱼设施布置在厂房尾水左岸,过鱼建筑物采用“集诱鱼系统+运输车+投放系统”的方式进行过鱼,集诱鱼系统主要由阀井、消能井、集鱼池、诱鱼道、鱼道和回转吊等建筑物组成。

4 坝址方案比较

在发电量方面,无论是上坝址、中坝址、还是下坝址,其坝址水库调节库容基本相同,而上、中、下坝址多年平均发电量分别为1.169亿kW·h、0.859亿kW·h、0.903亿kW·h,三者之间上坝址发电量较大。

工程量及投资方面中坝址库盘条件较上、下坝址好,同等调节库容的情况下,中坝址最大坝高比上坝址低44 m,比下坝址低27 m,上坝址、下坝址坝体填筑量大幅增加,上、中、下坝址各方案工程静态总投资分别为18.75亿元、16.69亿元、20.04亿元,在工程量和投资方面比选中,中坝址较优。

在地形地质方面,上坝址地质岩性以灰岩、砂岩为主,是属于中硬岩、坚硬岩,地质的岩性条件较好,有高边坡问题,边坡处理较困难,建筑物布置较困难;中坝址岩性主要为砂岩、泥质、砾岩,为软岩,地形较宽阔,两岸边坡无大的高边坡问题;下坝址岩性主要为砂岩、泥质、砾岩以及石膏岩,为软岩,地形较宽阔,两岸边坡无大的高边坡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在地质地形条件中,中坝址要优于其他两个坝址。

在征地移民方面上,坝址方案无搬迁安置任务,建设征收农用地较少,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较小,但影响的Y049线恢复改建投资较大,难度较高,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中坝址与下坝址各方案以相同深度进行实物调查,两方案征地范围内未涉及影响重大不可搬迁实物,在移民安置方面无制约性因素。

在工程施工方面上,中、下坝址地形宽阔,两岸地形呈U形,岸坡相对来说较缓,两坝址的料场设计、大坝主体工程施工、导截流方式及标准、工期等与上坝址相差不大。但上坝址左岸边坡较为陡峻,其坝肩开挖施工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施工道路的布置也相对复杂。而对于中、下坝址来说,左、右各岸岸坡相比于上坝址较缓,施工道路布置相比于上坝址较为简单,上坝址的施工条件要差于中、下坝址的施工条件。

在运行管理方面,上坝址的泄洪冲沙洞为有压洞,其工作门布置在隧洞出口,运行管理相对不便,而中、下坝址不存在此问题。

5 结论

根据水库淤积后调节库容相等的比选原则,中坝址库盘条件较上、下坝址好,工程量及投资中坝址较优;上坝址岩性以灰岩、砂岩为主,地质的岩性条件较好,但存在高边坡问题,边坡处理较困难,布置建筑物较困难,施工期施工难度极大,边坡处理工程量较大,中坝址岩性主要为砂岩、泥质、砾岩,地形较宽阔,两岸边坡无大的高边坡问题,但坝址左岸有大量崩坡积物,需清除;下坝址岩性主要为砂岩、泥质、砾岩以及石膏岩,地形较宽阔,两岸边坡无大的高边坡问题,但坝址左、右岸有大量崩坡积物,清除量最大,综合比较,地质地形条件中坝址较好;因此,通过对上坝址、中坝址、下坝址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施工条件、工程量、投资估算、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中坝址的优点在于工程投资低且建成后的综合效益高,因此将中坝址作推荐坝型。

通过对三处坝址进行的同等深度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论证了深厚覆盖层、复杂软岩地质等地质难题,对该坝址比选设计进行了科学评价,目前,该枢纽正在实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猜你喜欢

岩性边坡建筑物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黔中地区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