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和它们的十一年

2022-12-09王娇蓉

现代苏州 2022年22期
关键词:科普馆杨杰大熊猫

记者 王娇蓉

在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谈到两只大熊猫“新月”和“竹韵”,饲养员杨杰像在谈论自己的女儿一样:“‘竹韵’的性格特别‘女汉子’,适应能力很强。‘新月’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生过宝宝,还是一个姑娘,它就很娇贵,但是‘新月’很温柔,性情非常温和,就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傻白甜’。”自2011年,“新月”和“竹韵”落户苏州以来,杨杰和它们一起度过了作为“新苏州人”和“新苏州熊”的十一年。

从牧马少年到“熊猫人”

杨杰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从小与马匹羊群为伴的生活,让他习惯了与动物相处,长大后,他进入扬州大学学习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临近毕业,杨杰听说即将有两只大熊猫落户苏州,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熊猫人”的行列。

“作为一个动物工作者,不管是保护、繁殖,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和旗舰动物生活在一起,或者能长时间以它们为工作内容,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

对待国宝大熊猫这种重量级的旗舰动物,必须抱着慎而又慎的态度。大熊猫落户苏州之前的两个月,杨杰与同期的保育员一起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门培训。在雅安,杨杰接触了幼年、老年、亚成体、成体、雄的、雌的等各种状态的大熊猫,以便能够照顾好各种状态的熊猫。

吃嘛嘛香!

如今,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负责照顾大熊猫的工作人员,包括兽医一共有4个人,团队里的其他同事总是不时发生更替,而杨杰始终充当着“新月”和“竹韵”的“奶爸”。

“新月”和“竹韵”刚来苏州的时候,年龄相当于人的20岁和27岁左右,还是活力四射、精神状态极佳的青少年,身体状况也特别棒。11年过去,它们如今活动量变小了一些,也逐渐出现符合现在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状态和气质。

杨杰介绍,由于大熊猫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11年里,饲养员最关注的就是大熊猫的健康问题。由于大熊猫的上消化道和胃肠道都特别容易出问题,饲养员不仅要科学安排大熊猫的“食谱”,还要观察被称作“青团”的熊猫粪便,以免大熊猫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特备是如今“新月”和“竹韵”已经渐渐步入老龄阶段,杨杰团队的饲养方案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头大熊猫平均每个月要吃掉一百斤竹子,坚硬的竹竿会对牙齿造成磨损,因此等大熊猫年龄稍稍大一些之后,我们就会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方法来保护它们的牙齿。另外熊猫喜欢又蹦又跳,年轻的时候体魄好,摔跤什么都没关系,现在它们年龄大了,我们也会更加注意避免熊猫受伤。”

萌萌的外表下,满满的科学知识

1 1年里,杨杰除了尽心尽力地照顾大熊猫“新月”和“竹韵”之外,还持之以恒做着科普宣教。“作为一名动物保护者,特别是一名大熊猫的守护者,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科普宣教,一定要向民众们传递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大熊猫的观念,这在当下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紧要的事情。”

在苏州大熊猫科普馆,随处可见大熊猫家谱和大熊猫科普知识的张贴海报,碰到有游客观看大熊猫时,杨杰也不忘见缝插针地科普:“你们知道熊猫为什么是黑白相间的吗?因为大熊猫生活在丛林里面,黑色的眼睛更易于吸收光线,黑色的耳朵和四肢则有助于吸收热量。憨憨的‘内八字’则能方便大熊猫在竹林中奔跑躲避天敌……”

谈及大熊猫的故乡,杨杰认为,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四川雅安基地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然环境非常好,不同之处在于四川盆地的巨大海拔差让大熊猫在夏天可以爬到海拔高达两三千米的山顶上生活,而在平原地区的苏州则不得不通过各种物理手段和机器设备为大熊猫降温了。

或许是江南水乡赋予了“新月”和“竹韵”独特的气质,落户苏州后,它们还收获了不少“粉丝”。浙江大学有一名日本外教,常常来看“新月”和“竹韵”,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从早看到晚观察大熊猫在各种时间段的状态,因为他来的次数特别频繁,苏州大熊猫科普馆的每个饲养员都认识这位大叔。

杨杰说:“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大熊猫之所以被当做中国的象征,一是因为它黑白相间的外观跟周易八卦不谋而合,二是它温顺的性格和强大的战斗力与中国人相似。”而且大熊猫天性追求舒适,所以大家看到大熊猫的状态总是烂漫舒适的。他认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多花点时间观察大熊猫,学习它们追求快乐的生活方式,其实很有必要。

除了日本大叔,“新月”和“竹韵”的粉丝还有来自苏州本土的、上海的、天津的、北京的……住在太湖之滨的两只大熊猫收获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名为‘超级粉丝团’的熊猫粉丝团,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远远的超出你我的想象。”有了大熊猫粉丝的鼓舞和督促,杨杰及其团队也为了能将“新月”和“竹韵”照顾地更好,同时传播更多科普知识而努力。

爱是克制,科普之路漫漫

2020年5月到2020年8月,苏州大熊猫科普馆花了三个月时间对场馆进行翻新,包括对“新月”和“竹韵”的生活空间进行格局调整,以及丰富外活动场和内活动场里面的容貌。疫情防控期间,管内还增加了一些拍摄设施,以便广大市民能够足不出户,通过直播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

我要下班了!

杨杰介绍,丰容有助于在圈养条件下,丰富大熊猫的生活情趣,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并促进它们展示更多自然行为。丰容设计必须既协调又合理,通过翻新,要让大熊猫的活动场馆符合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整个大的环境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又符合大熊猫生活扩容的需求。

“我们所有饲养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保护它们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它们作为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杨杰说,“因为你人的行为掺杂过多了之后,它就变成宠物了。这样的话它就失去了野生动物该有的样子,我们也就失去了保护它的意义。”

这一观念或许与人们印象中动物园工作的初衷大相径庭,杨杰解释说,虽然近几年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从“濒危”降为了“易危”,但这其中有大量“熊猫人”做出了贡献,也就是说,在大量工作人员的人为干预基础之上,大熊猫种群数量才出现了如今欣欣向荣的面貌。

因为大熊猫延续、扩充物种面临着发情难、怀孕难、育幼难的问题,老一辈的大熊猫工作者们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通过各种尝试,才把这三个难题攻克,并使大熊猫的数量渐渐出现正增长,如果让它们在野外自由地生活生存的话,其繁育就会存在巨大阻碍。

类似关于自然知识的科普,在民众之中还是普遍不足的,不少人看到大熊猫友好、亲人的一面,就会忽略它们也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野生动物,甚至早年间有人在动物园越阅围栏或将手脚伸出护栏,造成一些伤害事故,可见自然知识科普的重要性。杨杰认为,只有充分了解自然,才能敬畏自然,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未来,苏州大熊猫科普馆将推出一系列科普活动,方便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更加科学、深入地了解大熊猫。除了传统的游览湿地公园、观察大熊猫、品尝主题餐点外,杨杰还计划组织青少年观察“青团”以及用“青团”造纸等,希望他们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说不定这些孩子里,能有未来的“熊猫人”。

猜你喜欢

科普馆杨杰大熊猫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汽车的大动脉
我们都爱大熊猫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装病的老爸
神奇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