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克传统国画颜料都闪耀匠心的光芒

2022-12-09吴婧茸摄影王敏通讯员夷亭轩

现代苏州 2022年22期
关键词:颜料国画技艺

记者 吴婧茸 摄影 王敏 通讯员 夷亭轩

前两年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火,当时很多苏州市民了解到,自故宫启动文物修复以来,其中古画修复所用的颜料都是来自于苏州唯亭的百年老店姜思序堂。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视播放的专题系列片《当非遗遇上冬奥——颜色》又一次聚焦了“姜思序堂”的传统国画颜料。

以制作传统国画颜料闻名的姜思序堂,其国画颜料的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崇祯年间,由苏州进士姜图香的后人始创。该技艺于2011年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坚守传统工艺,留住四季表情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初期只是小规模制作,主要用于分赠友人,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姜氏在苏州阊门内都亭桥设了铺面,开始转向国画颜料的专门制作与专业经营,品牌开始打响。因姜图香这一宗支的堂名为“思序堂”,所以便以“姜思序堂”命名。

400年来,姜思序堂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一直传承古法制色技艺,通过矿石、动植物来制作国画颜料,成为苏州现存商铺中历史第二悠久的老字号。

张佰林,苏州唯亭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在姜思序堂,匠人们采石、研磨、下胶、沉淀、煎煮……坚守着传统工艺,行走在山水间,采撷绚烂色彩,留住四季表情。

“与化工颜料不同,姜思序堂的颜料属于矿物颜料,其色彩鲜艳,稳定性极佳,即使历经千年仍能色彩焕然。”张佰林强调,这离不开所有传人自古以来坚守的“匠人”精神。“从粉碎、研磨,到沉淀、煎煮,再到摊膏、晾干、剪膏……十余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做到极致。一批颜料的制作,通常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所以,姜思序堂的颜料产品有着浮现光泽、轻细若尘、入水即化、与墨相融、着纸能和、经久不变的特点。其制作的书画印泥不渗油、不嵌章、耐晒、色泽庄重。近现代书画名家刘海粟、黄胄、吴作人、唐云等在书画作品广泛使用“姜思序堂”所制产品。

秉承工匠精神,将光阴磨进钟爱的事业

迈入花甲之年的张佰林告诉记者,自己的38年光阴,都磨进了钟爱的颜料制作。

1984年,26岁意气奋发的张佰林被调入姜思序堂分厂工作,开启了他与颜料的缘分。从最基础的学徒做起,张佰林师从苏州市级非遗传承人——蒲家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厂生产经营相当困难,2005年破产。作为厂里老员工和国画颜料技艺传人,张佰林不忍心这么好的技艺和品牌就此消失,于是,他决定要为这一老字号做点什么。2011年,他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获得姜思序堂品牌经营权,注册成立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有限公司,打算重新激活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制作。

从员工转变到经营管理者,诸多困难等着张佰林去克服。传统的国画颜料制作工艺讲究、工序复杂,光研磨这一步,就要每天磨8小时,要连续20天以上,才能磨到上面浮现磦光,达到画家要求的使用细度。整个过程多半手工操作,对经验和技艺的要求非常高,还得耐得住辛苦、劳累、肮脏和寂寞。刚接手姜思序堂时,张佰林和妻子几乎天天晚上工作到深夜十一点,研磨、晾晒、剪膏……周而复始。

张佰林告诉记者,姜思序堂独占鳌头的秘诀在于所有颜料都坚持采用天然原料。比如青绿色原料大多来自山林深处的铜矿石——孔雀石;花青原料来自于一种名叫“蓼蓝草”的植物……“国画颜料制作工艺大多依赖手工,制作繁杂,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现在,虽然面临部分原料日见匮乏等不利因素,但在一代代姜思序堂人的坚持下,这门技艺扎根吴地。作为老字号的传承人,我很感激这项事业,它让我的人生如同这颜料一般多彩丰富。”

古法技艺后继有人,老字号守正并创新

一直以来,张佰林坚持不懈地传承着传统国画颜料的古法制作技艺。如今,他的儿子张磊开始接手姜思序堂。这让张佰林倍感欣慰。

2009年的暑假,张佰林带着正在读大四的儿子去北京参加文房四宝展会。“当时我负责收银,儿子负责发货。一天下来销售额就达到了30万,儿子更是精疲力尽,一分钟都没有歇。就是这次,儿子发现这门技艺受人欢迎,感受到了传承的迫切性,再加上从小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他决定毕业后继承这份事业。”

如今,张佰林的儿子张磊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古法技艺,同时他还对颜料品类进行了创新。在2015年,姜思序堂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更便捷的膏状颜料。在销售模式方面,姜思序堂也进行了创新。除了常规的文房四宝店铺,姜思序堂还进驻了诚品生活苏州等现代商业综合体。

为了拓宽销售,姜思序堂先后开通了多个电商平台,随着网店的业务量逐渐增加,颜料的市场被打开,不时还会有海外的订单,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国画颜料走出国门。同时,姜思序堂的年销售额也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了800万元,原本小众的传统国画颜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圈外人”喜欢。

此外,姜思序堂传统国画颜料还走进了唯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位于唯亭工业坊的姜思序堂制作工坊成了孩子们参观体验的基地。通过“零距离”的体验,让更多人知晓传统国画颜料的制作技艺及文化精髓。

猜你喜欢

颜料国画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打翻了颜料瓶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国画欣赏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颜料抹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