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灵魂 有温度 有品味
——贺《军工文化》创刊十五周年

2022-12-07余建华

军工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姚远军工品味

文/余建华

十五载《军工文化》,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纵横捭阖。

《军工文化》自2007年创刊,今年15岁了,可喜可贺!

我于2006年担任所在企业党委宣传部部长,后来就一直在企业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可以说,全过程见证了《军工文化》杂志的发展变迁、创新跃升、提质创造、探索求索的艰辛历程和拓展壮大。

十五载《军工文化》,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纵横捭阖。十五载《军工文化》执着如磐,事业如虹,很好地发挥了军工人精神家园的品牌效应,充分展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优良品质、独特品味和担当品性。

15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时代大浪淘沙,《军工文化》始终高举旗帜守初心、风雨兼程赴使命,切实把大开合、宽范畴、立体化、精耕作地传播军工文化责任扛在肩上,发挥了联系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很好地把全行业的党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黏结在一起,燎起了 “国家利益至上”之信仰、“军工报国”之信念、“为国争光”之信心的熊熊烈火。

↑象征红色军工精神的雕塑“崛起”

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把《军工文化》杂志的每一期都翻阅过,很多感兴趣的文章还精读过多遍。新媒介时代,传播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占据着阅读群体的主体态势。值得我这么长时期钟爱的刊物,除了《读者》,就是《军工文化》杂志。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值得去回味的事情。

我始终觉得,办好一份好的杂志一定离不开“三个队伍建设”:一是编辑队伍,“阅人无数”方能驾驭“千军万马”,才能确保杂志有灵魂、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品味;二是作者队伍,“爬格子”也是一份有血性的事业,“归纳总结提炼拓展”百般武艺,唯有源头活水来;三是读者队伍,唯有喜欢,芳香自来,从阅读中汲取价值,从领悟中获取营养,文化彰显力量,文化汇聚力量。《军工文化》也是功莫大焉。

从《军工文化》创刊起,我就同姚远主编建立了联系,平时虽然若即若离,但姚主编的情怀、情谊、情结始终是我一生的珍守和敬崇。姚远在总体策划、筹划、计划《军工文化》每一期的闲暇,还经常深入全国各地讲学、传播、研讨军工文化,我在江西就多次听过他的生动讲述。他对军工文化的情怀体现在他的激情中,蕴含在他的修养里。我偶尔去北京出差,如他得知我的行程,定会约我小酌一盅北京二锅头,不忘恳切征求对办好《军工文化》杂志的建议,一碟花生米、一盘凉拌菜、一杯二锅头的情谊最是用心。姚主编于我还有救助之恩,那是在参加“军工文化与军民融合发展”恳谈会的一次出差途中,我突发急性疾病,姚主编不怕耽误航班行程及时施救,康复期间又嘘寒问暖,这份情结我终生不能忘。

远见卓识的功底,敏锐洞见的功夫,见微知著的功力,是姚远主编的独门秘籍和制胜利器。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同《军工文化》杂志的资深编辑、诸多作者及众大读者,很多并不生疏;若能偶尔见上一面,定是喜乐交集,挑灯长谈那是定然。特别是读到熟悉作者的文章,还会通过微信交流一下读后感,大有“见字如面”之感慨,隔空相见也是好有文人之风华气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群体肯定是推动“军工文化绽放光芒、军工精神异彩纷呈、军工价值铸魂聚力”的重要力量和智慧源泉。

《军工文化》每一期都聚焦一个专题进行深入剖析,把握热点的时代价值,大视角展示军工价值和情怀,热情讴歌国防建设人文厚重,深情讲述大国重器的背后故事,重磅权威推介高端访谈,“有灵魂”是《军工文化》的显著特征,这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血性”。

前些日子,《军工文化》推出了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江光亮与郭莉合作的题为《从整体性视野认识和把握航空报国精神》的文章,发表在“文化经纬”专栏上。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其研究之深入,阐述见著之深邃,就十分令我敬佩。作者对历史之纵深、颗粒之粗细、结构之经纬、逻辑之开合等多方面的把握上,体现了严谨的学者风范,不愧是一篇聚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范文力作,“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品味”,不言而喻。

像这样的精品力作就不一一赘述,每每阅读都深受启发,很受教育,自然也是收获满满。从这个意义上讲,《军工文化》俨然成了我工作上的好帮手和指导老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弘扬军工精神,承载军工使命,讴歌军工价值,传播军工文化,永远在路上。因为热爱,因为事业崇高,我们定当责无旁贷。

十五载路途遥远,唯有风雨兼程;十五载阳关漫道,恰是风华正茂。衷心祝愿《军工文化》越办越好,岁岁芬芳!

猜你喜欢

姚远军工品味
品味年画
清夜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On Differences of Gods in Chinese Myths and Greek Myths from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姚远先生作品
姚远平面设计作品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