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振宁:“用心做事,将无所不成”
—— 记航宇工艺技术部材料冶金室主任马振宁

2022-12-07刘灿萍

军工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特钢金属材料工艺

文/刘灿萍

行万里路是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工作也是如此,丰富的工作经验都是从干过的每一项新工作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

有一种精神是奉献,有一种责任是拼搏,有一种执著是敬业。他,把使命铭刻在心里,以坚韧的毅力,开拓着金属材料事业的春天;他,把责任扛在肩上,用满腔的热情,书写着金属材料技术的华章。他就是航宇工艺技术部材料冶金室主任——马振宁。

“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初见马振宁时,他正在和人通电话。中等身材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操着一口夹杂着广西口音的普通话,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看起来非常憨厚老实。

采访伊始,马振宁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不久前发生的故事。

7月25日晚上 10点多,忙碌了一天的马振宁洗漱完毕正准备睡觉,手机突然响起,拿起一看是部长张华的电话,他条件反射地从床上坐起来,接起了电话……

“喂,张部,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刚接到产品服务中心电话,外场某零件出现了疑似裂纹的痕迹,发过来的零件照片上看的确很像是裂纹,部队要组织进行检查、分析和查处,需要公司派人过去参加,希望能够把这个问题对公司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考虑到你比较熟悉金属材料和热加工,又做过裂纹的分析,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上个月你刚做完肾结石手术,不知身体是否合适出差,所以,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既然领导想到我,就是对我的信任,虽然我刚做完手术,但是外场的问题影响比较大,如果问题原因分析得不好,会使公司非常被动,甚至可能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公司大局面前,我这点困难不算什么。”马振宁不假思索地回答。

第二天上午,他乘坐公司派的皮卡车,经过7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赶到了陕西武功县某厂,并连夜与工厂技术人员沟通和交换意见。在随后的两天里,他反复和大家讨论,确定检查分析工作方案,开展相关验证工作。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公司联系、沟通,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证据,向部队解释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最终使部队认可了分析结论。之后,又与工厂技术员一起,逐字逐句地编制问题检查分析报告,力求在给部队满意答复的同时,不出现不利于公司的字句。经过四天的不懈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此项工作。

“可能是之前太过劳累,没有休息好,加上天气炎热,支架又没有取出,回来之后没几天,我就出现了尿道重度感染的现象,不得已在医生的要求下,再次住进了医院,并进行了二次手术。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虽然也有点后悔。但是,让我再次选择,在公司最需要我的时候,我还是会身挺身而出的。” 马振宁说。

“不管多难,也要把它办好、办成”

2021年初,公司在管理评审会上,提出了要全面推进Nadcap认证工艺能力建设工作的要求。而认证主要是依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公司涉及的工艺专业多,又没有客户,难度非常大。之前试点的铝合金硫酸阳极化工艺能力建设项目,效果并不理想。

在接到任务后,马振宁深知任务艰难,压力巨大,但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畏难情绪,而是迅速投入到工作安排当中:拟定工艺能力建设方案,寻找咨询公司、走访兄弟单位,了解Nadcap工艺认证具体要求、工作特点、工作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取证的经验和教训、Nadcap工艺认证后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专业特点、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情况,经过多轮的迭代,制订出基于Nadcap工艺认证方式的工艺能力建设方案。同时,他积极推进试点项目铝合金硫酸阳极化工艺能力建设工作,不断完善铝合金硫酸阳极化生产线。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各地疫情的不断出现,该项工作的推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经过反复考虑,并与咨询公司沟通,双方决定后续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辅导。

“虽然该项工作的推进难度很大,可能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既然已经接手了,不管有多难,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工作办好、办成。”马振宁说。

“要坚持,绝不轻言放弃”

作为一名材料技术人员,马振宁认为,要干好本职工作,就是要坚持,绝不轻言放弃。要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探索,攻克每一个所遇难关。

2021年下半年,采购办向马振宁反馈,目前公司1Cr15Ni4Mo3N材料采购困难,而大冶特钢正在研制该材料,希望工艺部能帮他们做个鉴定,如果研制成功,今后公司就可以从大冶特钢采购该材料。

虽然公司从未做过定型产品用金属材料转厂生产鉴定工作,但是考虑到这种情况今后可能还会碰到,同时也是一个打通工作流程和人才培养的机会,马振宁决定先和大冶特钢从材料技术上进行沟通。

2021年11月,公司在某评审会上提出了1Cr15Ni4Mo3N存在采购风险,要求工艺技术部完成第二家生产的1Cr15Ni4Mo3N材料性能确认,并组织开展材料相关验证试用工作。

“但是,验证到底要做哪些工作?我们并都不清楚,也没有具体的思路,电话询问大冶特钢,他们以前是怎么做的?材料研制到什么程度了?他们的答复是看你们的要求。” 该如何继续下去?

“行万里路是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工作也是如此,丰富的工作经验都是从干过的每一项新工作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

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不服输的韧劲,马振宁带领材料室的吴俊峰一方面与大冶特钢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一方面打电话咨询兄弟单位的具体做法。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确定了考核验证方案。经过各单位8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验证方案规定的考核工作。今年 8月18日,大冶特钢1Cr15Ni4Mo3N材料顺利通过鉴定评审。

“此项工作的完成,不仅打通了定型产品用金属材料转厂生产的鉴定工作流程,破解了公司材料采购的瓶颈问题,也给后续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马振宁自豪地说。

“活在当下,把脚下的路走好”,是马振宁在采访中反复说的话,也是多年工作经历给予他的收获。

“对他我们是心服口服”

“作为室主任,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不了的问题,他总会和我们一起去现场了解情况,请教专家帮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他就像一头‘老黄牛’,每天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领导交给他的任务,再难他都能理出头绪。”

“高温假期间,我们都去休假了,他还在加班帮我们改评审报告。”

“他第一次手术出院就没有休息,直接来上班了。那时公司Nadcap认证方式的工艺能力建设工作刚启动,他每天和我们一起陪着咨询公司的老师到现场进行指导评估,我一个健康的人一天下来都觉得累,而他的身上还插着导管,加上天气特别热,尤其是热处理厂房既没空调,也没电扇,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但他仍坚持和我们一起坚守现场。”

“他完全是拿着命在拼,我们都劝他,不能再这样了。但是他第二次手术后仅休息了2~3天就又来上班了,到现在管都还没有拔。你看他现在坐凳子姿势都和我们都不一样。”

“他做的事我们都看在眼里,对他,我们确实是心服口服”。

……

谈起马振宁,他的同事吴俊峰、陈姣丽、张世喜、周红银等纷纷说道。

“活在当下,把脚下的路走好”,是马振宁在采访中反复说的话,也是多年工作经历给予他的收获。每每说到金属材料的应用,记者都能从马振宁坚定的眼神中读出身为材料工艺人员的使命感、信念感与责任感。

有人说,用心做事,将无所不成。投入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用心做事,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最终将收获成功。马振宁的事迹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特钢金属材料工艺
青岛特钢3号高炉停炉实践
西王特钢1#高炉焖炉快速恢复生产实践
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把握考查角度 学好金属材料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
新型金属材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