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培育新时代航空发动机“铸心文化”为加快自主研制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022-12-07中国航发

军工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航发研制航空

文/中国航发

←中国航发干部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全力以赴走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新赶考路。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重要武器装备的“命门”、大国博弈的“重器”。打破国外遏制垄断,研制出独立自主、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航空发动机,为中国飞机装上强劲“中国心”,是党和人民的夙愿。

2016年8月28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富国与强军,作出组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的战略决策,致力于尽快在航空发动机这一尖端领域实现突破,增强我国经济和国防实力,提升综合国力。习近平总书记作出155字重要指示,发出“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的政治号令,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进入新时代。

领袖重托,使命赴之;大国重器,倾心铸之。中国航发成立以来,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自豪地把研制航空发动机称为“铸心”,实施一系列自主研制举措,提出并践行一系列重要文化理念,融合推进科研生产与“铸心文化”培育,既铸航空装备之心,又铸理想信念之心、干事创业之心。6年的奋斗,集团上下坚定了一颗自立自强的“心”,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制的“路”,锻造了一批锐意进取的“人”,塑造了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的“魂”,航空发动机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坚定了一颗自立自强的“心”,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制的“路”,锻造了一批锐意进取的“人”,塑造了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的“魂”。

“铸心文化”坚定自立自强的“心”

中国航发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建设要求,积极培育与新时代新使命相契合、与航空发动机特性相融合、与事业发展需求相贴合的“铸心文化”。一是强化旗帜引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培育“铸心文化”的根本遵循。二是强化使命牵引。坚持把铸造强劲“中国心”作为初心使命,引导集团上下把思想、意志、心思和精力向“铸心”聚焦。三是强化人才培育。坚持立德树人、事业育人、以文化人并重,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航空发动机事业为舞台,攻坚克难、担当重任、成长成才,加快自主研制步伐。四是强化文化创新。自觉传承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紧贴科研生产实际,积极培育以“胸怀祖国、自强不息、协同创新、久久为功、一次做对、专注事业”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精神。五是强化形象展示。紧扣“铸心”这个主题,持续开展微电影、微故事等系列文化活动,积极宣扬吴大观、颜鸣皋、张恩和等老一辈航发英模的家国情怀,宣传新时代航发人的奋斗故事,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展示企业良好形象。6年来,中国航发编印7本“铸心文化”系列读本,出版6部公开读物,一批“铸心文化”作品获国务院国资委、国防科工局等上级机关表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铸心文化”经验。

“铸心文化”助力自主研制的“路”

经过6年努力,中国航发构建形成了以“六大核心文化理念”为四梁八柱、以“六个特色文化理念”为重要支撑的“铸心文化”体系,为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六大核心文化理念”:

一是“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航发的明确要求,也是军工企业的红色“魂”。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研制国之重器必须心怀“国之大者”。中国航发把“国家利益至上”作为集团核心价值观,目的是激励集团上下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矢志“铸心”,弘扬“国为重家为轻、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航空发动机事业中书写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理想。

二是“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集团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组建中国航发是“从富国强军战略高度出发,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航空工业体制改革采取的重大举措”。“动力强军、科技报国”,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国航发的使命职责,也充分体现了“铸心”的特点和要求。中国航发把“动力强军、科技报国”作为集团使命,目的是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使命责任,坚持强军首责、聚焦主责主业,坚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研发道路。

三是“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的集团愿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航发的殷切期望。“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是“建成航空强国”的应有之义。强调“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的集团愿景,目的是激励集团上下锚定世界一流,拿出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文化,努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四是“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揭示了加强高端制造业、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规律,为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提供了重要遵循。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国航发把“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作为三大发展战略,目的是引导集团上下坚持用创新驱动发展、用质量赢得用户、用人才成就事业。为推动战略落地,中国航发还总结凝练了以“支撑发展、赢得未来”为基本要义的创新文化,激励集团上下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不动摇;总结凝练了以“保质量就是保动力、保生命、保发展”为基本要义的质量文化,引导集团上下把航空发动机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摆在首要位置;总结凝练了以“人人重要、人人平等、人人尽责”为基本要义的人才文化,在集团上下大力营造才展、气顺、待公的浓厚氛围,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和主力军。

五是“务实创新、担当奉献”的集团精神。全新研制一型航空发动机,从开展基础研究、部件技术研究到核心机、技术验证机、工程验证机、原型机多次迭代,一般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加快自主研制、缩短研制周期,既考验创新能力,更考验意志品质。中国航发把“务实创新、担当奉献”作为集团精神,目的是倡导真抓实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倡导勇于创新,敢想敢做、追求卓越;倡导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倡导奉献为荣,淡泊名利,崇尚“安专迷”的风尚,保持“苦行僧”的耐心。

六是“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集团作风。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需要集合力学、燃烧学、控制学、材料、机械制造等众多工业和技术领域的最高成就,如同攀登科技“珠峰”。扎实的作风,是摘得“明珠”、登上“珠峰”的重要保证。中国航发强调“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集团作风,目的是引导集团上下坚持“严”字当头、做到严格严谨,“慎”字为重、做到谨慎慎重,“细”字为常、做到关注细节,“实”字为本、做到求真务实;引导集团上下践行精益理念,把中国航发运营管理体系(AEOS)建设作为没有退路的管理变革,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资、更短的时间、更高效的流程打造卓越品质的高质量产品。

“六个特色文化理念”:

一是着眼加快科研步伐,提炼形成了以“设计一步到位、试制一次做对、试验一次成功、性能一次达标”为重要理念的“一次成功”文化和以“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为重要理念的协同攻坚文化。

二是着眼激励青年创新,提炼形成了以“事在人为、关键在为,只要敢为、大有作为”为重要理念的青年创新文化。

三是着眼降本提质增效,提炼形成了以“精打细算用好国家每一分钱”为重要理念的成本文化。

四是着眼遵纪守法经营,提炼形成了以“诚信铸心,合规立行”为重要理念的合规文化。

五是着眼党建与业务融合,提炼形成了以“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服从中心、促进中心”为重要理念的党建工作文化。

六是着眼全面从严治党,提炼形成了以“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打造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为重要理念的廉洁文化。

铸就一型大国重器,形成一种宝贵精神,是军工企业的光荣传统。自主研制出先进航空发动机、在实践中形成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精神,是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两大标志。下一步,中国航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按照“为航发存史、为英雄留名、为时代画像、为后人明德”的思路,坚持科研生产与精神培育并重、型号研制与精神凝练同步,深入总结“铸心”实践,做强做优“铸心文化”品牌,持续在讲好航发故事、树立航发楷模、宣扬航发精神、展示航发形象等方面下功夫,凝聚起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的磅礴力量。

↑中国航发高度重视青年职工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工作。图为中国航发聚焦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重难点问题,开展“铸心”青年创新大赛“百团大战”,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猜你喜欢

航发研制航空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