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价值挖掘及引领示范研究

2022-12-07董峰田质全刘琛凤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董峰 田质全 刘琛凤

(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 陕西 西安 710048)

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新时代的接班人。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需要具有文化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需要对学校体育进行优化,借此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全面发展。

1、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学生的培养不全面

学校的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体育运动,加强身体素质,还需要借助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们的品德修养。通过体育竞技活动,领会体育精神,让学生们懂得坚持、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品质,体会失败与成功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老师们通常只关注学生们的体育成绩,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测试,对于学生的性格养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培育不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

对于大多数的学校来说,他们看中的是学生们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认为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才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学校以及家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是体育老师本身也是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体育课的教学也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进行体育锻炼。在很多学校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文化课的老师经常告诉同学们今天体育老师“生病”了,体育课改为文化课,出现占课的现象,从而减少了体育课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新物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比如说,游戏机、电子产品等,导致学生们外出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身体素质也在下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体育教学还不能准时实施的话将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也并不符合五育并举的理念。只有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去生活,所以说,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1.3、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在当前的学校中,由于学校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导致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很短的。除了有体育课被老师抢占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比如说,因为文化课的课程紧、任务重,老师们会把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拿来讲题,或是体育老师不重视体育教学,让同学们做完热身运动后就自由活动,有部分同学就会选择坐在一旁休息等。这些情况都会让学生们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就没法加强身体素质,长时间以来就会逐渐影响到身体健康。

此外,学校体育项目少,体育用品不全等问题也会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学校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价值审视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中体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学校的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切入点,将多方面的教育融合在一起,借助体育培育学生的品德素质,开发学生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以此来显示出学校体育的独特价值。

2.1、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体育与德育是息息相关的,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如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他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思想道德水平比较高。体育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在分组进行体育运动时,学生们通过互帮互助,小组合作体会到了团队精神;通过体育竞赛体会到了努力拼搏、不放弃、勇于向前的精神;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们懂得互相关爱、实事求是、敢于拼搏的精神。借助体育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通过体育开发学生的智力

有许多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的脑部发育,其中体育项目中除了包含体力运动还包括了一些脑力运动,比如,围棋、国际象棋等都属于脑力体育项目,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体育运动能够开发脑力。在进行体育锻炼以及体育竞赛时,脑部对我们身体的协调、心理的调节等进行控制,然后通过反射活动再反馈给大脑,这个反射的过程对大脑也有开发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3、通过体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不同的角度看就能发现不一样的美。比如说,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客观美与抽象美、运动美与静止美、宏观美与微观美、内在美与外在美等等。体育中的美主要是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表现出来,通过力量、速度、柔韧、交流、合作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呈现出来,其中蕴含着内在美与外在美、运动美与静止美等。通过体育运动及体育竞技中力量、耐力、合作的展现,让学生意识到美的存在。众所周知,体育范围中与许多的体育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能够提高人们的不同能力,这也能够显现出体育的美。最直观的表现是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塑造形体,简单清晰的呈现出体育带来的美。可以通过参加或者观看竞技体育享受运动美。所以说,体育能够将美很好的呈现出来,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

2.4、通过体育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人类活动的本质是劳动,只有劳动的存在才会出现教育。德国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曾经提到人类能够生存的第一要素就是劳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通过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2.5、通过体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经过体育活动可以明确的看出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的身体健康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身体生长发育是正常的,不容易生病,这个方面也是最基本的;第二,身体健康是体格健壮,身体强壮,需要掌握几种体育运动项目,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要使身体健康达到第二种水平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让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逐步迈进。有相关的文件指出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在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育竞技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其中包括参加体育活动、体育竞技的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有关体育技能。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要让每一位同学学习并掌握至少一种体育项目,此外,还要加强让学生们形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们把体育锻炼这一习惯保持下去,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相关能力,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3、学校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实践

3.1、完善体育教学模式

学校要积极关注教育的改革方向,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可以将传统的分班教学优化为更灵活的模块教学,不再是教师安排给学生进行相关体育运动,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加强体育锻炼。此外,学校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比如,在校期间每位同学都要熟练掌握一种单人运动活动,比如说,跑步、游泳、跳远、跳高等;一种双人体育项目,比如,羽毛球、网球等;一种团体体育运动,比如说,篮球、排球、跳大绳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们的团体意识。

3.2、使活动课程化

学校中的体育活动一般有课间操、校园体育节、体育竞技活动等。学校可以针对大课间的课间操进行改进,可以将简单、枯燥的课间操改为生动有趣、流行的啦啦操、流行的健身操等,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对课间活动充满兴趣,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把冬季的跑操改为更有意义的不同形式的逃生演练等,让同学们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多种生存技巧,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反应,保障自己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可以将校园体育节充分利用起来,按照课程设置的要求,为校园体育节设置相关主题,让每一个班级为校园体育节出谋划策,将体育节的主题以黑板报、画报等形式表现出来,将开幕式以及闭幕式融合进主题相关元素,通过体操运动、变形方阵等形式呈现出来,在校园体育节中增加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团体体育项目、亲子运动等,可以由各个班级推选出裁判员,在体育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判定的规则,公平公正的担任裁判的工作。

3.3、开展社团活动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人偏好单人运动,有的人偏好团体运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可以开展的社团有很多,单人项目的社团包括游泳社、短跑社、长跑社、跳高社、跳远社等等,团体社团有篮球社、足球社、羽毛球社、乒乓球社、击剑社等等,还可以有脑力竞技社团,比如,围棋社、象棋社等。

3.4、使活动专业化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发挥出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日常的体育活动发现有专业特长的学生,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为他们安排专业的体育老师或教练,加强他们擅长的体育锻炼,让他们进行专业化的练习,推动他们走更专业的道路。开设专业课程在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对学生的心理、德行、审美、劳动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就要坚持五育并举的根本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目标,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锻炼
成语魔方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