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2-12-07曲强王小春鲁婷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立德体育运动立德树人

曲强 王小春 鲁婷婷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引言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体育课程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构成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等体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对于挖掘体育课程的的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当全面梳理“立德树人”与体育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效联系,推动二者之间的完美对接,实现大学生“文化育人”的目标。“立德树人”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坚决落实“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深挖体育文化中的内涵和价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1、“立德树人”概念界定

1.1、“立德”的内涵

“德”作为教育的根本,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德育为先。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正面教育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感化。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具体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掌握相应的体育基础技能,以运动规则来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规则理念,构建起良好的体育素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民健康与民族强大的有效结合。由此,高校体育教学中“立德”理念的融入,便是借助于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性格修养。

1.2、“树人”的内涵

“树人”便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理念,使其具备爱国、敬业、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形成终身体育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同时通过体育运动项目,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的合作和配合,形成友善待人的道德品质和善于沟通合作的精神。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树人”理念的实施,便是围绕体育健康意识、体育价值观念以及体育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促使大学生能够由内而外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的作用

2.1、有利于贯彻立德树人的精神

“立德树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当中的贯彻和落实,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志趣,将理论学习贯穿到实践当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等教育各环节,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得到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构成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成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和项目的训练,积极发挥出其溢出效应。在增强大学生学业表现,改善认知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成更好的亲社会行为。全面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于人才高素质、高水平的要求,为高校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思想阶段。

2.2、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竞争精神

当前阶段的高校学生,基本上为2000年后群体,大部分的成长环境处于独生子女的状态。形成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在抗打击抗挫折能力方面较为薄弱。“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培育学生专业的体育技能,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正确核心价值观,合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竞争精神。例如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案例,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而且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可能是自于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学生往往会认为进行体育比赛,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荣誉,而忽视了体育本身在提高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深层次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体育价值观的引领,让学生明白体育赛事的理念,将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体育竞争精神。

3、高校体育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

3.1、践行理念,培育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是一项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教学反馈来检验教学效果,也就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根据评价进一步改进和保持自身的教育方式,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进步。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体育课程教学所得到的评价,更多是学生在体育技能方面的掌握,或者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而素质教育改革下,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技能的教授,还需要融入相应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便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评价当中,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不仅有着体育技能的评价,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例如,在体育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运动技能以及学生之间的活动互动表现中,去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做出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养。从教学评价中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培育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校的体育教学一直处于边缘的状态,体育运动真正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当前,“立德树人”的发展背景下,权利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高校体育课堂教育中,应当强化学生终生体育的认识。就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能够具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应当加强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充分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为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奠定基础。高校体育教师在常规性的教学中,在进行体育技能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体育活动前的“热身时间”和“体育活动小结”等环节。与中国体育文化进行相融合,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培养起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行。由表及里逐步加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渗透,使得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同时还要拥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理念,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2、德育涵养,构建体育教学体系

从本质上来讲,在高校体育中贯穿“立德树人”的教育,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项课程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便是以体育运动教学课程作为平台和载体,从体育精神、道德以及品格等多个方面,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维护和遵循社会规范,并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创新课程教育模式,构建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体系,则为实现体育教学课程与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多种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当然,“立德树人”理念下,重视的是学生德育涵养的培养,要想在体育行为中进行渗透,必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中,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差异性,融入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随着现代大学生见识和眼界的开阔,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认知已经从传统的体育项目转变到更多新型健身项目上来。例如,街舞、轮滑、艺术体操、健身气功以及健身瑜伽等项目,都可以落实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体育运动需求。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能够适应新技术革命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因此,“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下,将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德育进行融合,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体育明星的相关案例等,让学生学习他们坚毅、吃苦耐劳的品性。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让学生具备坚实的体育技能,德育教育的实施,则赋予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他们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高校体育课堂教育来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将“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

3.3、满足需求,完善课程结构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是大学生们在正式进入到社会之前所能够接受的最后阶段的体育教育内容。按照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学生教授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等,“立德树人”理念下,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来更好地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的需求,需要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不足进行积极的改革。

首先,应当完善单一化的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增加高校体育课程的体育项目,根据当代学生需求,在原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如轮滑、攀岩等新兴的体育项目。根据每一个体育项目特点,启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就其中思想性较强的内容,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掌握项目锻炼的方法和原理,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德育思想内容的渗透。作为大学生,在高校体育课堂学习中,经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和学习,具备一定的运动训练基础。而且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了很好的了解,可以适当缩短在运动项目中的教授时间,而是采用比赛以及友谊赛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适当增加德育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将其与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4、结论

“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和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大学生品德教育以及综合素养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日常教学中,应当深挖高校体育知识与德育相结合的素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德育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理念等全面渗透到体育教学体系当中。从而实现德育与体育的有效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增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由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创新课程,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督促学生养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同时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价值准则,真正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猜你喜欢

立德体育运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体育运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