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解决路径探析

2022-12-07刘添悦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游泳动作

刘添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0081)

前言

游泳运动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当中,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高校游泳课程也受到学生的各种选择,但是在实际的运动参与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普遍存在的溺水事件。游泳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人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在水中的特殊环境又能够对人体的骨骼以及身心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从近些年的学生体质监测中也能够看出,我国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较差,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体质水平也较高,肥胖率较大。选择一项适合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且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也成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点。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大力推进游泳运动带来各种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国内高校也都在积极地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游泳类课程的推广。学习游泳,不仅仅能够很好的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进行自救。在高校游泳课开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选修课学生来说,在没有游泳课经验时,很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学生在进行游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恐惧心理是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主观个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不确定因素,都是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在实际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游泳运动。通过各种相关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促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游泳运动活动中,从而克服恐惧心理,学会游泳项目。游泳运动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更多的是学生个体在通过外界的刺激以及自身的内心环境,联想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所导致的自我消极的感触。而这种影响的因素,更大的需要外界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及自身克服困难的勇气。通过游泳运动的恐惧心理克服,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能力的。本文通过在高校游泳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各种恐惧心理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并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给出几点有效的改善策略,为我国高校开展游泳课程,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高校游泳教学学生恐惧心理影响因素

1.1、外界环境因素

游泳运动需要一个独特的水性环境。然而,在水中环境会有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除了相对的浮力、水中各种的杂物和异味,以及对身体所产生的压力,都能够使学生在平时的游泳过程中产生影响。对学生在平时的环境变化也能有一定的心理上的暗示,让学生在进入水之后,由于身体对于水性环境的不适应,会产生肌肉的紧张,从而使学生在呼吸和换气过程中受到影响,最终产生溺水事件的发生。在不熟悉外界环境的地方进行游泳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水流的影响,由于水底的环境不够明确,加上流动的水域对于漩涡和相关水温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游泳者很容易产生不安全的事故;另一方面,学生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过程中,会由于水带来的不同体验,让学生在水中做动作时,根据自身运动技能的不同,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动作变形。如果在水质不好的泳池进行游泳,还容易使学生的眼睛或者其他器官受到感染,从而进一步的增大学生对游泳运动的恐惧心理形成。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游泳池中的水温、水压、水中杂质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使学生在不明确的环境之中进行游泳运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内心产生对水的恐惧。

1.2、教师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技能,分成不同的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不同的学生对游泳运动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在很小的时候经历过溺水事件,从而对游泳运动有很大的心理阴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严厉呵斥,也容易使学生在游泳过程中产生心理的波动。对于学生进行统一化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过早的让学生进行游泳活动,学生很难适应水带来的感受,从而对水产生了很大的恐惧。传统的游泳教学模式,大班制的将学生集体进行教学,从而使技能不同的学生在进行游泳学习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对于水的恐惧。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技能水平以及对水的恐惧心理不同进行各种分班,使教学更加的个性化。教师选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陆地上的积极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入水中,练习过程中就容易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根据运动负荷的多少进行运动量的设置,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测量确定出有效的锻炼频率与时间,能够自我认知注意事项。再者,教学模式体系是以运动处方的实施为主,这方面就需要体育教师协助学生进行有效运动。处方的设置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要根据学生所要达到的处方目的,进行有效地休整,从而达到运动处方的有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是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教学运动处方内容。根据实际的锻炼过程进行有效地改正,适合学生在不同环境和不同阶段进行学习。由于设置的内容不同,导致学生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结果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在游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评价,对学生要进行积极的鼓励与改正。有些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强行让学生下水,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水中运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应激反应。有些学生从小对水就有恐惧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疏导。

1.3、学生身体因素

学生在进行游泳课学习过程中,身体的体位也是影响学生恐惧心理形成的关键。站立式游泳学习和躺式游泳课学习,都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的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动作练习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站立水中,充分地适应水的环境。再进行动作讲解,使学生在相对安全的体位状态下进行各种动作的学习,从而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再进行各种仰、卧式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由于个体的身体状况不同,对水中的压力变化以及水流的方向,都有着不同的反应。鼻子与嘴呼吸配合都有很大的影响,体位的变化很容易让学生在水中产生呛水的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问题。高校学生由于身体情况的不同,对水的温度影响也很大。水温适宜的泳池可以让学生快速适应游泳的状态,水温较凉会使学生在学习游泳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身体变化。由于地域差异,对水的适应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从小接触水上运动,从而在游泳课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学习游泳运动。像北方地区,环境和地域的差异,接触水的环境较少。在进行游泳课学习过程中,对水的习性认知较少,个体在进行游泳过程中,由于身体自身的原因,对水也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到高校游泳课教学。

1.4、运动技能的理解因素

游泳作为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有氧或无氧运动的一种运动,其运动的形式也分很多种。学生在陆地上进行各种游泳动作的学习,随后又在水中进行。由于每个人对动作理解不同,在不同的环境变化过程中,会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而这种因素也是产生恐惧心理的关键,在进行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定型阶段是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动作,制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使学生能够在水中与陆地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完成游泳动作的学习。高校学生的地理环境不同,对游泳运动技能的理解有所不同。像南方地区的学生,从小能够接触水较多,对于游泳技能适应性较强;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对水的接触程度不同。在实际的游泳课学习过程中,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在运动技能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特殊的环境下,由于技能动作的施展也有所不同,这就使不确定的因素在游泳课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学生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反应。例如,由紧张引起的动作变形和抽筋等一系列的症状,都会引起更大的不安全因素。游泳运动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水性的练习。然而对水的恐惧,使自身产生了恐惧的心态,这种心态,更多的是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进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去克服。

2、高校游泳教学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措施

2.1、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改变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在进行游泳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进行游泳过程中的特殊表现。传统的演示与示范游泳教学方法,进行适合的教学改革,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出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并在游泳课之前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游泳运动在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克服游泳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好路上各种运动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通过各种辅助措施,进行游泳课上的讲解与示范,使学生在进入水中练习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过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对游泳运动的教学内容进行拆解,特别是在深水部分发生特殊情况的自救,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游泳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以及对游泳运动项目有一定的认知,从而在发生特殊状况时,能够积极的进行自救和规避心理障碍的发生。

2.2、加强课前心理和思想教育

游泳运动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需要学生在进行授课之前,对这项运动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能够有意识地克服在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强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培养安全意识,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对游泳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意识的讲解和预判,让学生能够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在整个学习游泳过程的阶段,最大限度躲避不确定因素的产生。学生可以在游泳过程中,不断地将游泳技术深入化,结合在课前教师所进行的各种思想教育进行自我的约束与提高,最终通过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的动作定型,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以及对游泳运动的喜爱程度。积极引导学生在游泳运动开始前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暗示,让学生能够在游泳之中发生特殊事件时,稳住积极心态,进入水中又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技术动作。

2.3、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优化外界环境

学生在进行游泳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大部分的时间在路上进行模仿动作。这段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分解动作的练习以及在潜水中进行动作的改善和利用一些漂浮物进行有效的动作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游泳运动技术动作。在技术动作分解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水中换气和各种突发状况时的自救技术。在长时间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很大程度上认识和了解游泳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游泳器材的分配也能够影响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兴趣。器材较为丰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冲动,缺乏体育器材使学生很难认识到参与运动的乐趣。每个学校如果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较少,整体上对本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也是一种限制。在进行水中运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动作的完成度以及对水中各种感觉的适应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各种漂浮辅助工具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水中环境能够很好地完成技术动作,最终达到技术动作定型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在浅水区长时间进行水中的漂浮练习,使学生能够体会在水中的身体体感觉,从而使学生进入水中进行整体动作,练习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恐惧心理。

2.4、加强安全保障,排除不安全因素

在游泳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课前要进行积极的安全排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检查。有身体不适及时向教师进行沟通,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应及时告知学生在游泳过程中出现的冲撞、呛水、抽筋、窒息等危害性,让学生在特定水域进行练习过程中。如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向老师进行有效地报告,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后,再向较深的水域进行练习。游泳场所应具备积极的安全设备、急救措施或安全护栏基本的警示标语等,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各种游泳练习,更能够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

2.5、因材施教提升学生个体针对性

教师在进行游泳课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游泳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恐惧,调节在游泳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不适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能够有一定的适水性,技术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加强游泳的技术动作,练习不好的同学可以在路上或者是浅水区进行动作和换气练习。对于特殊的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心理恐惧,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引导与教学。游泳课学习过程中,适当地组织游戏,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在愉悦心情下进行课堂学习,从而达到克服恐惧心理的目的。

3、结束语

高校学生在进行游泳课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更多的是自身和外界环境与个体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身对游泳恐惧心理的克服,成为了主要的研究重点。在越来越多的游泳课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够在心理和技能有一定的提升,对克服恐惧心态都有很好的促进意义。在实际的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困难克服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仅表现在游泳课当中,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到社会所面对的各种困难,都能够从克服游泳恐惧心理的事件中得到启发,这也是学校体育课程开展游泳课的意义。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游泳动作
动作描写要具体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