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球壳的设计优化
——从短程线穹顶到科兴天富厂区改造更新工程

2022-12-06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卫嘉音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杆件细分三角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卫嘉音

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快速建造、灵活搭建的需求特征,从富勒的短程线穹顶建筑进行分析,以科兴天富厂区改造更新工程为例,通过“几何原型分析—拓扑建构—模数选择”的方法,提升合理性与可适应性,为装配式球壳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

单元密拼与短程线穹顶

单元密拼

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曾在1922年提出“少费多用(More With Less)”思想,即通过理性的设计使得建筑的建造和使用投入最小化,使低投入的建筑实现高舒适的追求,使建筑报废后对环境污染最小化[1]。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采用的短程线穹顶(Geodesic Dome)结构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理念。这个仅由三角形构成的球体,带给很多建筑师一个思考:可否由正六边形或等边三角形拼接成一个标准球面?

这个问题不难证明,假设已知A、B两个正六边形面共平面,两面间的夹角为0,则空间角θ=120°。现A面以x轴做绕轴旋转,与B面间的夹角非零,则空间角θ<120°。因此,正六边形只能拼接平面图形,无法拼接空间结构。

既然正六边形或等边三角形无法拼接成一个标准球面,那么采用非正六边形可否做到?

图2 R.B.富勒与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作者提供)

图3 六边形的平面拼接

根据欧拉公式:

其中,F为面的数量,V为点的数量,E为边的数量。

假设n个六边形可完美细分一个标准球面,即:

F(面)=n

V(点)=6n/3

E(边)=6n/2

带入公式后,可得:

n+6n/3=6n/2+2

所以,全采用六边形不可能拼接成一个标准球面[2]。

事实上,由正多边形拼接而成的正多面体有且仅有5种。正多面体顾名思义,每个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且各顶点均在外接球的球面上。已知的最多面数的正多面体是正二十面体(20个面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对正二十面体进行数次细分,即可得到短程线穹顶结构[3]。

几何原型分析

短程线穹顶无论经历几次细分,其始终都需保持存在12个五边相交的顶点。这种顶点与其周边顶点的连线,在外部图形中更易被识别为“五边形”。

短程线穹顶的细分特性,决定了其内部杆件高度单元化的特征。即便每个单元只是近似等边三角形,其高度重复的组合关系,使得构建球体的边长呈现规律性的分布,在生产环节可以实现分组加工,从而提升效率。此外,节点的类型也同样具备规律性。除12个五通单元节点外,其余均为六通单元节点。由于细分后的最小单元为相互共顶点的三角形,因此,每个节点在加工环节均可被视为无扭转节点,各杆件中心平面在节点处相交于同一直线。

图6为在一个半径为10m八阶短程线穹顶内杆件长度的统计。从图中信息可清楚看出,1920根杆件仅有15种长度类型,且分布十分规律。最长与最短的杆件相差只有27%,易于统一加工。由此可推断出,即便每个三角形非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杆件类型数目也依旧是可控的,且分布范围具有规律性。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分组类型进行加工深化,避免大量独立构件的出现。

图6 八阶短程线穹顶的杆件统计

这种几何特性为实际工程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但以上结论均是建立在单一球体的框架内。正如R.B.富勒本人提出的“曼哈顿穹顶计划”一样,单一球体的设想存在局限性。高度重复化的三角形单元只能为单一体系内部提供支撑,不能依赖自身的重复性实现外部空间的灵活可适应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将两个同样的短程线穹顶球壳相互拼接,其交接缝无法依靠自身端点形成一条共面的多段线。这意味着若想在实际工程中实现两个球壳的拼接,则需要在交接处额外设计一条贯穿线作为拱,从而为两个单独球壳提供力学支撑。

如同正六边形一样,平面图形的灵活拼接特性,难以在空间结构内复制。因此,如何同时实现空间灵活组合与单元高度重复的球体,是突破短程线穹顶局限性的重点。

图4 短程线穹顶的细分

图5 短程线穹顶彼此之间的拼接

拓扑建构

切割

为实现球壳间密缝拼接的目标,可采用先切割拼接、后细分映射的方式,优先探讨球壳组合的可能性,并确立恰当的组合关系。图7探讨了三种不同切割球壳的方式及其拓扑衍生组合,可得出以下结论:

图7 西雅图亚马逊总部的球体贯穿拱(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作者提供)

当球壳为一边切割时,外部可形成一条连续贯穿拱面,此时仅能实现两球壳对称拼接。

当球壳为三边切割时,外部可形成三条连续贯穿拱面,此时球壳可实现平面上的密拼,空间上以连续拱为交接面,形成密拼网壳。此时,外部形态已被简化为三角拱,三角拱的空间组合为设计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由于其最小拼接角度为60°,相对于90°的正交体系,这种三角拼接可以更好的实现狭小空间的覆盖性。

从罗马穹顶到十字拱,从拜占庭穹顶到帆拱,历史上球壳建筑的演变与切割密切相关。帆拱建筑,可视为由四边切割的穹拱上支起鼓座并上盖穹顶制成的。三边切割与四边切割均可通过平面图形的密铺,在空间上实现重复组合与完整覆盖。通过图9中的对比可以得出,在同等半径的球壳内,三边切割而成的三角拱比四边切割的穹拱能实现更大的跨度,需要的立柱数量更少,利于建筑师对大空间的追求。

图8 球壳的切割与拓扑衍生

图9 拜占庭时期的建筑穹顶与切割关系

图10 球壳的三边切割与四边切割对比

图11 球壳的映射关系

映射

由于细分后的富勒球无法解决球壳相接问题,此时可采用映射的方式,从平面图形入手,进而化解空间问题。三角拱的平面原形为等边三角形,当等边三角形映射至外接球时,球面形成的图形即为三角拱。平面上的连续直线在映射至球壳后依然保持连续共面的特性。然而,细分后的等边三角形在映射后会导致三个边角处的图形被严重拉抻,边长、面积和其他的三角形相差过大,视觉上难以被归纳为同类质图形。因此,在空间上需要对此处边角三角形进行一次细分优化。优化后得到的三角拱形组合而成一个整体网壳,其内部又由数根独立的直线段构成。当两个细分阶数相同的球壳相接时,可直接靠自身端点形成一条连续的共面多段线,这增加了细分球壳在空间上的拓扑组合可行性。

图13 节点的空间夹角

图14 球壳的空间拓扑

图16 球壳平面组合延展

图17 整体鸟瞰 (图片来源:中建八局)

图18 新旧对比(图片来源:李季)

数量简化

以短程线穹顶的构造方式,细分次数越多,几何体越接近标准球体;过少的细分次数会让球壳更接近于多边形,其本身形态难以被读取。但是,过密的细分会导致杆件和节点数量成倍增加,增加了材料的使用,不利于低碳节能的建设目标。从构造细节而言,过密的细分会让节点处的杆件之间发生碰撞、交叉,狭小的空间又导致现场装配没有足够的作业空间,施工十分困难。若为此特意减少杆件尺寸,则会徒增采购成本,工期上也不允许。

图12为6阶细分的映射球壳中面、边、点的关系。通过对边、点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图1 建筑入口 (图片来源:李季)

图12 映射球壳的面、边与点

在单一球壳的前提下,1号、2号、3号节点为六通节点;4号、5号、6号、8号为四通节点;7号为五通节点;9号为三通节点;10号为拱脚节点。

在单一球壳的前提下,一个球壳可视为由1号面与2号面组成的一个等边三角形球壳+3号至10号面组成的三个拱脚面共同拼接而成。三个拱脚面全等,其边长也全等。

4号至10号节点在球壳拱上,因此当球壳与其他球壳相接时,节点的相通量会增加,但类型不变。

为了准确测定那西肽预混剂中那西肽的含量,参考饲料中那西肽的检测方法[11],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那西肽预混剂含量的方法,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对建立的方法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进行比较,以期为兽药质量标准提供新的选择。

拓扑演化

映射后的图形依旧可以通过切割-映射的方式,得到更小的细分单元。每个6阶细分的三角拱单元可被视为由“一个顶部的等边三角拱壳+三个全等的三角边拱壳”构成。在此基础上,顶部拱壳和边拱壳之间依旧可以自由组合,拓扑建构形成更复杂的空间单元,以满足不同边界限定条件下的建筑排布需求。

单元模数与实践

模数选择

球壳的基本模数决定了单元延展的长宽高尺寸。以三边切割并拼接而成的连续拱棚架,长宽高均为球壳半径的倍数。因此,在设计初应先以场地实际尺寸为限制条件,逆向反推球壳半径。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科兴天富厂区,为科兴公司对既有厂区进行的局部空间品质提升。本次改造意图通过置入新的单元化装配式景观棚架,消除原有空间的消极性,建立与科兴企业文化有关联的标志物。原场地为厂区食堂与办公楼之间的下沉庭院空地,建筑密度较高,交通流线不合理,建筑间的外部空间缺少联系,公共空间的品质有待提高。经过对既有空间的分析,并结合业主的实际建造需求,设计团队决定采用单元化装配式模式,以达到快速建造的目的。同时,以球体为设计母题,以贴合业主对于品牌价值的追求[4]。

本设计场地位于两栋既有建筑之间的下沉庭院处,建筑间距15m,庭院长度50m,建筑高度分别为12m与27.3m。首先,需考虑新旧建筑的基础交接关系。若以牛腿形式在原有建筑结构上做额外承重,则会增加设计复杂度,并且新旧建筑的防水、防火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本设计采用独立基础,与旧建筑脱离1.2m,保持自身独立性。同时,额外设计了向内延伸的雨棚用于界面封闭和消除误差,避免由于实际测量误差,影响整体球壳系统模数的选择。

由图15可反推出球壳内接等边三角形的高最大为12.6m,球壳半径为8.4m,在6阶细分的前提下,每个细分的等边三角形的高为2.1m,边长为1.8m。

图15 球壳与既有建筑的模数关系

合理的建筑高度是提供屋面清洁与维护的必要条件。因此,本设计将球壳边缘高度定为12.6m,略高于较矮建筑物,使屋面易于到达。

材料选择

建构与材料始终有着密切的关联。本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充分运用材料特性,利用钢材承重性能好、易于塑形的特点,将钢结构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建立起拱形钢框架柱网。同时,利用铝合金自重小、可重复利用的特性,将铝合金作为屋面网壳的支撑结构。钢拱与铝合金杆件之间依靠现场栓接的方式连接。

富勒的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曾以亚克力作为屋面材料,然而在1976年的大火中却被烧毁,留下了如今更为通透的几何球壳。相比于亚克力与玻璃,ETFE膜材质轻薄、透明,在防水密闭的前提下能兼顾消防安全并具有更轻的自重,从而连带减少了铝合金杆件、钢拱、钢柱的截面尺寸,为建筑轻量化提供可能。

结语

本设计为装配式球壳建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几何论证,找到合理的基本装配单元,并通过对单元的拓扑建构,延展单元体量,使建筑更适应场地环境。杆件、节点的优化与整合,可以节约建筑耗材、精简设计的复杂度,为建筑的深化、施工、安装提供便利。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建造的快捷性与普适性,也要关注材料的节约利用、建筑的可持续性、对环境的友善性等,以满足城市更新的需求。建筑空间的灵活可变、高使用率可延长功能寿命,从而真正实现“少费多用”的绿色建筑。

项目信息

项目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兴中维天富厂区

设计时间:2021年9月—2021年11月

建造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1月

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持建筑师:崔愷、董元铮

设计团队: 崔愷、关飞、董元铮、卫嘉音、刘佳凝施工图设计团队:刘佳凝、卫嘉音、郑爱龙、张路、卢凯、郭强、施泓、霍文营、刘海、周丽娜、夏树威、苏兆征、黎松、常立强、李战赠、陈琪、王苏阳泛光照明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膜结构顾问:美新莱蒙(北京)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雾森顾问:杭州天腾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公司北京分公司

不锈钢铝混合结构施工: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杆件细分三角形
基于结构设计竞赛的纸质杆件极限承载力影响因子分析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仅考虑自重的细长受弯构件是否需满足长细比要求的研究
空间桁架杆件与球节点的机器人双臂柔顺装配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KD379:便携折叠式衣架
画一画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