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十年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

2022-12-06金磊金维忻苗淼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遗产文物

■ 金磊 金维忻 苗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其核心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活起来”。回眸中国文化遗产日自十八大以来与时代同行之路,不仅是奋进的十年,更是文化守望与创新不止的十年,也是华夏文化走向并融入世界的十年。2013年,在中国文物学会支持下,笔者策划主编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第一版),它曾被业界评介为梳理十年历程与命题、总结十年贡献与成果、回溯十年探求与思索的著作。用新时代之眼再审视2012—2022的十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这是更加非凡的十年,它不断适应新时代遗产保护事业要求,是遗产保护科技进步的十年,是遗产保护理念进步的十年,是遗产保护与发展成果更丰硕的十年。以下,试以建筑遗产保护十年的发展坐标及典型成就,尽可能从新思路、新方法、新视野诸方面梳理并观察理念与创新的相关问题,从而探寻对中国建筑传承创新有价值的评论点。

建筑遗产理念创新践行《世界遗产公约》的十年

阅文博,品自然,让我们想到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的一句话:“人与天有种神秘又真诚的交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昌明之路,更是文化繁荣与文明发展之路,旨在深度参与高质量发展的遗产保护中,依靠文化自强自信新理念,教化、激励、凝聚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的价值引领。2022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诞生50周年,世界遗产事业作为人类文明赓续和全球文化及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以其庞大的科学体系及影响力,对世界城乡的现代化进程予以关怀与方向引领。世界遗产不仅对应中国提升遗产文化品质、对外展示国家形象且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求,还用中国知识重塑世界遗产的意义图景。截至2021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6项,其中,文化遗产38项(文化景观类型5项)、自然遗产14项、混合遗产4项。尽管各类遗产申报及后续管理依旧由各主管部门主导,但国家正在探讨遗产多重价值内涵与人地互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国家战略,而国家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它进一步突出了各类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综合保护利用,更成为中国特色文化和自然融合发展路径。文化和自然的统一融合,不仅是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要求,还顺应其发展思潮。近年来,已经呈现了理性上的共识,既有以价值为导向的生态文化系统认知,也有以提高遗产地“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的适应性管理策略。中国历经千年形成的“天人合一”理念,为华夏民族处理当代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难题提供了一种历史经验与当代智慧。

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至今,中国越来越重视遗产的多门类参与度,涉及农业、工业、水利、地质等行业。从文化遗产视角辨析自身发展历程的遗产价值,已经衍生出多方面与《世界遗产名录》相关联的遗产类型,不断回答新时代的城市更新、遗产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和人民共享的命题。从树立世界遗产保护传承的全新理念看,自2008年4月召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通过《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建议》后,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2012年7月7日,中国文物学会在天津大学举办“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论坛”;2014年8月组建的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依据《世界遗产公约》及《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办法马德里文件 2011》要求,编制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2021年8月修订)。在此标准尺度下,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推介支持下,已于2016年至2021年推荐公布6批、597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涉及十几种类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诞生,充分说明来自学界的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知与设计研究,已跟上世界遗产的发展动态。截至2022年9月,全球有1154项各类世界遗产,中国从世界遗产数量大国步入遗产保护强国,最大的关注点也许并不在于仅仅对悠久文化的挖掘,还在于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持续贡献,尤其是要不断推动对20世纪当代遗产的保护理念:其一,20世纪遗产虽然建立在国际层面的保护理念上,但它与城市的社会背景很契合。以北京的高校建筑群为例,1953年后便有了“八大学院”。光阴流逝,使近70载的校舍“整体创造”成为了具有新中国高校建筑保护意义的遗产;其二,凸显时代文化。20世纪建筑遗产是反映不同时代流派特点、艺术风格的建筑载体,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已将纪念建筑物作为第一类别,共33处;其三,延续功能且贴近生活。许多20世纪建造的房屋、工厂、商铺等,至今仍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其四,内涵丰富且感染力强。如在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平凡时期、不平凡人物、不平凡地标的建筑中,越来越强化20 世纪遗产在城市中的文化复兴之特殊地位。2022 年公布的《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强调,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阐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与遗址的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特别要有针对性地批评缺少国际视野、缺乏建筑文化自信的项目建设与研究。

建筑遗产保护抵御灾难风险的十年

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被称作可持续发展推动力文化纳入的国际发展框架。在其倡议的17个主要目标中,“加大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写进“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中,充分表明面对遗产这人类福祉,要强化生存环境与防灾减灾策略。从国际上看,全球有51.39%的世界遗产(593项)受到各种威胁的负面影响,其中不乏极端气候灾难、地质地震与人为事故(含火灾)的破坏。近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颁布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应对灾害风险的遗产保护挑战,如《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2010年)、《气候变化问题行动战略》(2017年)、《世界遗产气候变化影响政策文件》(2021年)。2022年,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对城市与建筑遗产要坚守“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将遗产风险管理纳入到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全面增强遗产抵御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的韧性。从防灾与恢复性建设上,要科学再利用,用遗产保护之思,最大限度地传承时代印迹。

十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科技创新已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不竭保障动力。例如,全力推动关键共性的技术攻关,面对文物防、保、研、管、用五大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材料、工艺和集成技术难题,项目涉及石窟寺、土遗址、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及可移动文物与设备技术等。开展文物灾害风险防控和防灾减灾研究,积极突破土遗址、木结构建筑文物病害探侧与防治等,全面提升建筑遗产修复关键技术和保护材料研发。随着保护课题的完成,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摆在面前:2022年8月6日,福建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从《清明上河图》走来的“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品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南万安桥遭火魔吞噬。自古以来,木质结构桥梁保护是个难题,中国以木结构为主的传统村落,火灾仍是频发的灾难。无论是“水毁”还是“火毁”,科技界一直在不断研究如何跳出“屡毁屡建、屡建屡毁”的恶性循环,特别是靠完善的科技智慧与安保群防,共筑文化遗产古建消防安全网。

我国建筑遗产普遍使用木材,随着时间风化,主体材料早已“烘干”,火灾风险极高,但若贸然进行防火设施布局安装,很容易破坏风貌,必须分类治理。十年来,已有一系列成功的文物建筑消防“制胜法宝”问世,如提高文物建筑单位物防、技防水平,因地制宜设施消防栓、灭火器材等。另据应急管理部统计,自2009年以来,我国文物建筑火灾30.2%以上为电气原因引发。所以,除强化技术防范外,宣传入脑入心是全民提升文物安全保护意识的关键。

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

建筑遗产保护文化赋能乡村设计的十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要加强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要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富足,而兼具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正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度很高,极大地推动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如2014年山东启动“乡村记忆工程”,选择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或社区,利用现有乡土建筑设立乡村博物馆,进而与乡土建筑、农业遗产、乡村环境共同组成生态博物馆,体现整体保护的思路。2015年,该做法得到推广,标志着我国乡土建筑保护从过去单纯的遗产本体,发展到关注社区的遗产角色及其原住民。党的十九大后,城乡各界认识到,仅靠国家和政府的认定与保护尚不能全面满足乡土建筑保护的挑战。国家发改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社群与社区营造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清华大学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就组创了“乡土建筑研究组”,从社会学、建筑学视角,借用家谱、碑刻、题记与访谈材料,研究乡土文化影响下的乡土建筑,开创了与国际接轨的古村落保护的实践。当下的遗产设计是对一些保护等级偏低(或欠发现)的乡土建筑,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必要的空间改造与技术引入,让原住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使乡土建筑恢复生命力,并吸引公众关注及社会资金,创造乡土建筑保护修缮良性循环链条。如地处浙西南山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丽水市松阳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这里有百余处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近年来由于当地围绕古村、老屋等精巧发力,以让乡村与当代艺术融合,在传承中重焕发展生机。这里已有75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口井、一座庙、一棵老树,青瓦、灰窗及黄泥墙的旧屋,再加上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构成了传统村落的乡土风情与人文印记,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拯救老屋行动”的要义。

2022年8月2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华社在北京联合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活动。十年来,中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趋于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的遗产保护群。迄今为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将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对其实施了挂牌保护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52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3380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从观念上讲,传承千年古韵,共享和美未来旨在强调当下要借国家对乡土文化的重视之机遇,认真研究存在于传统村落中的古遗址。以徽州古村落为例,仅对宏村、西递、雄村、江村、龙川、呈坎、昌溪、西溪南、渚口、石家、石门高、陵阳等古村落的研究还不够,尤其要关注低文物等级单位的保护。传统村落是存藏一族一地的遗产,它代表乡愁聚落,是必须珍惜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于这种量大面广的乡土建筑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还要在有底色的表达、有故事的讲述、有主题的设计上再寻发展空间。

建筑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的十年

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是其根本的保护目的。目前,国内外及不同城市各显神通,已探索出一系列立足保护的活化新途径,旨在用各种方式让建筑遗产的历史资源“活”起来。

2022年9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众多海内外学者以“设计让城市生活更精彩”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他们的论题不仅诠释“无界”与“共生”、时代催生不同设计潮流、设计可以点亮民众美好生活,保护与利用要并行、要让老建筑更好“活”在当下更成为很多人士对设计作品与建筑文博专家的期望。2022年9月21日,北京市人大研讨提交二审的《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强调城市更新总体性要求是严控大规模拆除及增建,延续历史文脉,优化城市设计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曾全面评介建筑修缮保护,他说并非一味修成纪念馆,而是要看它是否重塑了建筑与人的文化交互,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很重要。

也许,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第一个目标,是要让遗产文化自信且可知可感。如“会说话”的建筑遗产,正助力重庆旧城改造。今天,自长江北滨拾阶而上,踏过百年前的老城垣,沿解放东路西行至白象街,一座座精美建筑讲述着重庆老城的繁华往事。重庆渝中区南纪门街道曾经十分繁华,也是不少老重庆人最想逃离之地。但这渝中区最小的街道(面积仅0.65平方公里),竟有19处文物和博物馆单位。白象街传统风貌区的重庆药材工会大楼旧址是汇聚中西方特色的典雅阁楼,罗马柱的浮雕样式取自中草药,作为重庆市级文保单位,药材工会大楼见证了药材市场百年辉煌。重庆市在保留历史文化风貌和原生态建筑肌理基础上,传承并活化医药文化产业示范园,植入中药材展示交易、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现场体验馆、药膳餐饮等现代业态,努力打造中医药附加产业,兼具旅游、购物、体验等复合型功能。

建筑遗产“活”起来,旨在走好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之路。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活化利用不仅要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还要打造“活态”历史文化街区,使保护、利用、创新齐头并进。2022年广州黄埔区发布《黄埔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实现对历史建筑24小时监控,他们探索“互联网+名城保护”新机制,携手百度公司将黄埔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在百度人工智能地图上标识,以提升公众对建筑遗产的知晓度与参与度。建筑作为文化记忆体,原样修缮即意味着极大限度地保存作为记忆体的空间形态和材料,但若修缮过分景观化,将是对遗产的遗忘。199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开始对遗产旅游转变态度,表示要发挥由“禁止”“限制”转向“规划”和“负责任的推广”等正面作用,鼓励遗产保护各方要与旅游间展开对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也在积极探寻遗产地的文旅新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加快智慧应用、推动遗产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看到,建筑作为城乡文化载体,正日益成为国家文化财富及软实力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拥有文化和经济潜力的应唤醒的“沉睡巨人”,因此,从评论与传播上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

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在于要不断总结出最佳实践的成功样板。比如,2022年7月在北京首钢举办的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北京成立城市更新联盟,有34个城市更新项目获表彰,项目涵盖《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部类型。再如,上海让文物“活起来”,不断展现城市新精彩。上海既重视用严格的保护留住城市文化根脉,也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如上海高标准推进以“一馆五址”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修缮改造,使之原为居住或办公用途的不可移动文物“变身”为对公众开放的红色场馆。此举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保驾护航,如2019年3月《关于实施上海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2021年7月《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等。在论及活化利用时,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针对五四运动时期胡适在《新青年》中“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所述,解读其意是在说要去掉国渣、留住国粹,同时要有未来发展的演进观,做保护前提下的再创造。他以做了整十年的海口骑楼老街活化设计为例,强调“如旧”的保留岁月包浆、保存历史印痕和“如故”的恢复历史形貌,两种修缮设计都在海口骑楼老街工程中得到应用。在此,城市更新绝非“为新而新”,重在营造“新旧共生”的活化脉络。此外,上海已坚持多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活化之路,在全国首创“建筑可阅读”活化利用方式,从设置二维码方便市民游客了解建筑背后故事的“扫码阅读”1.0版,到各类建筑开放,让市民游客走进历史建筑的“开放建筑”2.0版,再到可深度利用数字化方式激发全民参与旅游活化利用的“数字转型”3.0版,均已经成为上海用建筑文化遗产造福人民的可借鉴的丰富实践。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遗产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遗产怎么分
什么是世界遗产
文物的逝去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千万遗产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