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基建”机遇下传统设计单位服务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06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宏旭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设计院新基建全过程

■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宏旭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发展,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专篇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部署。与其他行业企业主要关注自身的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不同,传统设计院作为智力密集型的技术服务企业,除了要搞好企业自身的管理数字化(如建立业务数字协同管理系统)、产品数字化(如BIM技术应用和交付)外,还应该利用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为其他企业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传统设计单位如何从传统工程服务向数字化“新基建”服务转型,笔者结合近年来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开展“新基建”业务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以下五点思考:一是以数字化融合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向数字化“新基建”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是传统设计单位的必修课,是挑战也有机遇;三是要看清传统设计院转型“新基建”的优势和劣势;四是要在实践中提升数字化“新基建”能力;五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服务示意图

“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正如经济学家任泽平在《新基建》一书所说,“新基建”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办法,具有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意义。

“新基建”概念的提出不足五年,不同的部门和专家对其有不同的解读,主要有“七大领域”和“三个方面”。“七大领域”包括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三个方面”于2020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提出:第一类是信息基础设施,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第二类是融合基础设施,即新技术和传统基建的融合,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第三类是创新基础设施,即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如大科学装置、科教基础设施等。本文所讨论的“新基建”,主要指第一类“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和第二类“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这也是“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重点方向。融合基础设施是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拓展和延伸,信息基础设施是融合基础设施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在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侧重于数字产业化的问题。5G就如同“信息高速公路”,为庞大数据量和信息量的传递提供了高速传输信道;大数据则更像是扩容版的仓库,在扩大了储存容量的同时,加快了存储和调取的速度;人工智能如同云端大脑,依靠“高速公路”传来的信息学习和演化,完成机器智能化进程。

融合基础设施的核心在于工业互联网,侧重于产业数字化的问题。融合基础设施如同“桥梁”,依靠“高速公路”连接人、机、物,推动产业走向智能。因此,所有“桥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行业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广义上都属于“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的范畴。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近年下达的专项债重点流向“新基建”。受益于“新基建”投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积极布局。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0.6万亿元,占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10%左右;2021—2023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2020—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给传统设计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一:融合基础设施需要新技术和传统基建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

第一类“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即数字化产业这部分工作,除去电信行业设计单位,其他传统设计院不论是行业特性还是人才储备,都很难插上手;第二类“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即产业数字化这部分工作,也就是新一代数字科技如何与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需要数字技术和传统基建的融合,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传统设计院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发展。比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综合考虑光缆线路、移动基站等设施建设需要,预留通信管道、基站站址和电力引接条件,在路侧等位置为光交接箱、边缘计算机柜等预留安装位置;在市政设计中,按照多功能杆塔方式统筹部署感知设备和路灯杆、信号杆、电力杆塔,根据需要为移动基站天线、摄像头、车联网路侧单元(RSU)等预留条件;在电力设施规划设计中,重视计算位置和计算密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做好大型和超大型算力设施中长期供电保障,为边缘计算部署提供电力升级便利。

机遇二:融合基础设施需要全套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传统产业应该如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联想集团率先提出了“新IT”的概念,由“端”(智能物联网终端) “边”(边缘计算) “云”(云计算) “网”(5G网络) “智”(行业智能)五大要素结合起来,给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全套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新IT”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再是“单兵作战”,而必须是“端—边—云—网—智”全要素“团队作战”。比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生活等,形成一个个数字化解决方案。“新IT”从以硬件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迁徙。融合基础设施不能通过购买一台台设备,自己“拼乐高”就能建成,而是需要能够直接采购基于场景的数字化服务,或是包括数字化转型咨询、设计、建设和运维在内的整套新IT的服务方案。

“全要素、全过程、场景化、团队作战”对设计单位来说耳熟能详,尤其是近年来已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的设计单位,全要素、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已成为新时期的“看家本领”。因此,设计单位可立足自身技术管理优势,做好整个项目的技术和资源统筹,串接“新基建”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

挑战一:融合基础设施赛道上巨头众多、强手如云

近年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巨头纷纷向融合基础设施开展业务延伸,比如四大通讯运营商中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网络,互联网巨头BAT等。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华为在2021年10月同时成立了煤矿、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智能光伏和数据中心能源“五大军团”。煤矿军团着力于煤矿安全、高效数字化转型,智慧公路军团着力于在公路行业的“建、管、养、运、服”的数字化机会,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的目标也都是要成为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此外,各中字头的央企、各省字头的国企在产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领域也不甘人后,基本上都布局成立了数字化产业板块,加上原来就在此领域深耕多年的海康、浪潮、紫光等信息化头部企业,以及兼具宏观规划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原电信设计单位,可以说,在“新基建”的融合基础设施领域强手如云,加上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竞争一点也不亚于传统工程领域。

洱海环湖截污智慧检测预警平台

挑战二:“新基建”之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尚无成熟的制度体系

传统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为代表的建设法规制度体系相对健全,从市场主体到市场交易规则,从流程控制到组织结构,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可以遵循。融合基础设施当前建设运营主体多样、建设呈碎片化、各部门彼此之间难以协调,没有形成稳定的建设模式。另外,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兼具IT行业和基建行业的特点,套用建设法规有时就很勉强,而套用信息化管理办法也不对。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在承担某大型信息化安防工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时,就对项目的竣工验收程序如何确定感到很为难,因为根据建设工程法规,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而根据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应当在项目建成后半年内,由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审批部门组织验收。此外,政府投资的融合基础设施往往要求走政府采购程序,而财政部门发布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中,却没有国务院办公厅文件鼓励、国家发改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导致融合基础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依赖于政府部门经办人员的政策理解水平,有时走得通,有时走不通。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新时期定位

传统设计院转型“新基建”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一: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的设计院具有组织优势

设计院一般组织机构齐全,规划、设计、建造、监理、造价全流程专业人才集中,擅长于集中性、临时性和复杂性的建筑供应链管理,善于贯穿策划、设计、建造、运维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工作,习惯于在定制化产品从创意到建造、交付漫长的过程中的设计和施工不断迭代修改,这点与其他工业产品出身的IT企业不同,却比较适应全要素、全过程、场景化、团队作战的融合基础设施要求。

优势二:设计院对城市等应用场景的理解更为全面、深刻

融合基础设施一般分为能力层、应用层、商业层、产业层四层结构,设计院在应用层、商业层、产业层的搭建中具有相对优势。由于承担了不同层次的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设计院往往沉淀积累了天量的城乡时空大数据,建筑、市政、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功能、安全性能数据,对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既有宏观的视角,也有微观的体会。随着能力层所需要的IT技术越来越通用和下沉,对应用层、商业层、产业层的构建能力要求将越来越凸显。

澜沧县智慧茶园平台

劣势一:IT技术支撑弱

传统设计院的数字化能力大多集中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BIM等工程项目数字化应用方面,在产业互联网方面涉足较少,一般缺乏业绩和经验,也缺少技术体系支撑。要迈出第一步,挖到“新基建”的第一桶金,有一定难度。

劣势二:传统设计院人才结构中缺少信息化人才

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专业方面的员工较少。电气弱电和自动化方面的员工虽然较多,但一般缺乏信息项目的历练,难以成长为这方面的专家。由于信息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知识老化严重,如果不经常做项目,人员知识结构很难跟上技术急剧发展的脚步。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新基建”转型的实践和探索

重新定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发展思路的通知》,企业新时期定位是“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业与生态环保领域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商;面向乡村振兴、打造‘三张牌’和建设最美丽省份战略的高端智库、技术平台与空间数据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以创意设计、技术服务带动产业输出的行业排头兵。”集团党委按照新的定位制订了企业发展规划,推进企业从传统建筑设计领域为主向全产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转型,业务模式从设计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转型,业务领域从传统基建向大基建和“新基建”拓展,先后承担了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慧口岸、智慧农业等多种类型的“新基建”项目服务工作。

承担智慧安防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

抓住机遇,积极担当“国之大者”重任,集团于2021年5月承接了涉及云南省多个地州的重点智慧安防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任务,负责系统前端、后台除设备和施工之外所有建设内容的规划、设计、勘察测绘、监理、造价、项目管理、CMA检测、等保测评、软测、密评等全要素、全过程工作。作为集团转型的重点项目,集团建立了“专班+战区+兵种”的项目组织架构:一是在全集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班,负责技术、商务协调工作;二是由各设计分院分别承担一个州市的“战区”建设任务;三是由专业机构分别承担监理、造价、软件测评等“兵种”任务。同时,党建引领中心工作,在各战区前线和专班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不畏艰难、持续作战、专业敬业的优良传统。集团领导驻扎一线,靠前指挥,克服了疫情、雨季、地质灾害等重重困难,配合建设单位和施工系统集成单位,组织业内专业技术团队配合,从无到有探索复杂应用场景下的技术措施、建设方式和实战检验标准结合“端—边—云—网—智”五大要素,摸索全套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创造了点多、线长、面广多个全国首次,仅用三个月就实现了立体化、智能化、一体化、实战化、可成长的防控体系全线贯通、系统运行,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个项目,一是实现了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在大型“新基建”项目上的突破;二是实现了全集团业务骨干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转型。

研发智慧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面向城镇污水管网提质增效政策导向、水污染防治重大需求以及洱海保护重要任务,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承担了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治污体系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的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污水在线监测物联网设施以及诊断预警系统。项目采用了以专业工程师牵头的软件开发方式,对洱海环湖截污体系管网进行深入研究,研发诊断算法、搭建系统逻辑,最终实现了污水管网健康状况的一系列诊断,包括排水规律学习、清水入流入渗、雨水混流等。在研发成果的基础上,项目申报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等一系列知识产权,并获得住建部2020年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目前,项目正在筹备二期工程的建设,将参照智慧水务SMART模型,以管理与运营需求为目标,着重“应用层”监测功能完善和诊断功能优化,建设以流量、液位及水质动态、静态数据监测及统计诊断为核心的2.0系统;加入管网拓扑关系、地形、高程、汇水分区等,实现从“点—面”向“点—线—面”监测及诊断过渡。

开发智慧农业示范项目

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小新寨智慧农业示范项目由云南省设计院集团会同昆船集团承接,由双方合资成立的云南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该项目面向景迈山当地茶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应用BIM+GIS、物联网、数字孪生、自组网等技术,以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为数字基座,融合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和溯源及生产管理平台,从茶树的种植环境开始,经由采摘、运输、初制、精制、包装储存、物流运输、终端销售等环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提升茶产品品质。平台同时覆盖区域智慧建筑、智慧景区等内容,以省院昆船联合研制的模块化建筑为集成平台,一次性完成建设、管理、运维、物流一体化建设,建造工期可控,标准完善,可适时扩容,项目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能够有效地对区域茶产业、农文旅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开发,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全方位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结与展望

战略聚焦,发挥优势。任何企业都是一个资源和能力有限的企业,如果突破点不聚焦,就无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设计院作为“新基建”服务领域的新进入者,要在纷繁复杂、强手如云的丛林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发挥自己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的软实力优势,在需求调研、现场勘测、系统架构、文本编制、技术协调、驻场服务、后台支撑等方面多做工作,避开资金、设备的短板。要学习华为的“压强原则”,也就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在配置强度上大大超过竞争对手,以求重点突破,然后迅速扩大战果,最终达到系统领先。

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开放和合作是互联网成功的关键,也是“新基建”的关键,每个人和企业都是融合基础设施的节点,任何封闭式的业务模式都无法运行。要学习华为“深淘滩、低作堰”的商业模式,不断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善待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共享成果。通过几个“新基建”项目,云南省设计院集团与IT行业的头部企业如海康威视、紫光、华为、浪潮等形成了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在实践中结下战斗友谊。与智能制造的头部企业昆船集团形成了股权合作关系,共同挺进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

培养人才,打造团队。在“新基建”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总咨询师和技术专班负责人是团队的核心人员,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角色。设计院一般不会有现成的人员,一方面要指导和牵引传统设计师转变角色成为合格的总咨询师;另一方面鼓励总咨询师在战斗中学习,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提高面向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协调各方的能力。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在智慧安防全咨项目后,将历经锤炼的技术专班组建为集团数字化产业工作室,补充IT人才,继续培养为“新基建”专精化团队。

政策支持,优化环境。设计院在“新基建”领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但也面临不少政策的“玻璃门”。比如,《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中没有明确把全过程工程咨询纳入采购范围;又比如,“新基建”中的新能源项目面临进入的资质门槛,亟待主管部门尽快推进资质改革措施落地。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在“新基建”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参与编制涉及“新基建”的技术标准,如为服务数字云南建设,编制了《云南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导则(试行)》;新能源领域,主编了《云南省电动汽车分散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充电桩标准;正在参与云南数字城市标准的制订,努力为“新基建”项目的标准化、效率化、环境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设计院新基建全过程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