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税支持

2022-12-05张英亮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0期
关键词:财税产业化农业

张英亮

(定远县财政局,安徽滁州 233200)

0.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增长以及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涉及生产、管理、经营等众多环节和内容,农业产业化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发展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发展效果还有待提升。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深的今天,国际农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农业生产以及农业产品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为了能够进一步发展农业,提高国家粮食储备安全,必须通过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进展提供支持。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首先,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因为农业作为我国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却具备着与基础地位不匹配的经济弱势地位,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必要性以及不可动摇性,但是,农业经济的弱势低位又导致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下,存续和发展十分困难,也就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生活条件的艰难和困苦。正是由于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和经济地位过于弱势这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存在,所以我国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打工谋生(如图1所示),导致我国农村耕地大量荒废,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三农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必须通过国家强制力的手段保证农业的发展,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多的阻碍而导致我国农业处于落后甚至倒退的趋势[1]。

其次,推进农村产业化有利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我国农业向着现代化产业模式过度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化调整。农业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最基础的企业,早在工业生产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产业作为一种分工现象,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在产业分工过程中,我们将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物质的产业叫作农业,也被称为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以及渔业等。由于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生产,而且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小农经济,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近年来开始了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政策的频繁变化,是因为小农经济导致每家每户能够占有并耕种的土地面积及其数量有限,无法取得土地发展集群化效应,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无法满足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体制,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

最后,推进农业产业化还能够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业生产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地推开国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以及农业发展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外的农产品生产由于机械化水平较高,产业集群化效应较强,所以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十分巨大,是我国农产品价格低廉的优势所无法抗衡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式将小规模地生产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提高其科技含量和农产品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塑造一批又一批的国际知名农产品品牌,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收益,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比如,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安溪铁观音,走的就是农业产业化的路径。在“优质、精品、名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大力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专业化、质量监督标准化、服务保障社会化,增强安溪茶叶的整体素质,树立安溪乌龙茶铁观音的国内外品牌形象,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3]。

2. 财税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2.1 农业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特殊

首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财税支持是因为农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以及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与其他产业相比,虽然农业并不具备多高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但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事关国计民生,如果农业发展和运行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产量,甚至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储备安全,导致国家动荡和百姓恐慌,更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所以,农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任何部门都必须给农业开放绿灯,不允许有任何影响农业发展的现象和政策存在,财税政策作为促进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政策,必须给予农业发展足够的支持。

其次,农业作为一个生产周期比较长、投资回报比例比较低而且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常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仅凭农业自己自然发展势必会导致生产滞后或者生产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必须由政府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介入并予以扶持,通过大量的政策倾斜来达到支持农业发展的目的。

最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过程及其成果的差异很大,如果没有通过政府政策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倾斜和保障,势必会导致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效果以及收益的不同。社会资金不断倾向于发展良好的一方,农业发展情况和条件较差的地域难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下获得所需资金投入,导致恶性循环的现象频频发生。政府需要通过财税政策加以引导和调整,从而保证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我国前些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以大量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能够获得经济增长和政治成绩,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与生态效益的保护,导致我国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存情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植被覆盖不断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如图2所示)。很多地区为了尽可能地发展农业,采取了揠苗助长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单位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内部营养成分比例下降、土地破坏严重,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尽快地恢复我国农业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目前农业发展模式,必须通过政府的强制力手段进行解决,单靠农业部门或者是某个部门是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多部门联合介入,特别是财税部门,应该通过财税政策的调节以及导向作用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需求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比较广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在我国总体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财政工作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相比于城市税收,我国县乡两级的财政税收工作比较困难,如果不对县乡两级的财政工作进行介入,势必会导致我国财政基础发生动摇。为了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必须弄清我国县乡财政收入困难的原因。目前来说,县乡财政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和所占比例不高的工业以及服务行业收入,如果想要提高县乡财政收入,就必须直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病,通过财税政策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政府税收。

2.4 财政的公共职能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的相关内容来看,公共产品是具有区域性和层次性的,一般来说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公共产品两种。全国性公共产品主要由中央财政部门进行提供,自然区域性公共产品就是由地方财政部门提供。但是,就目前的具体情况而言,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虽然将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的一部分转移给了县乡两级政府,并没有给予同责任相适应的资金保障,导致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或者省级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的财税部门应该带头担负起应尽的责任,面对我国县乡两级财政困难无力满足农业产业化生产所需资金的情况,应该通过一定的财税政策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支援,并按照利益对等原则调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利益,进而从宏观上调控各行业,各部门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弥补农业比较利益低的缺憾,解决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天不足”,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平等发展创造良好的局部条件,促进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

3. 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主要策略

3.1 建立财政支持和调节机制

为了提高我国财税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效率,必须制定有效的财政支持政策和调节机制。首先,应该尽快完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针对一些公共财政支持工作未进行覆盖或者覆盖力度远远不够的环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在明确当前问题原因的情况下,根据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完善税收调节机制。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首先,应该使用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的方式来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针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较少的,对农村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的生产项目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其次,鼓励支持链接农户和市场的企业发展,并且鼓励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发展自身企业的农业企业,使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此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再次,对于农村中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部门成立的服务组织以及农民自己组成的农民专业协会、专业会社所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得的收入,免于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且通过将农业科技人员的报酬与工资相挂钩的方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农业活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质量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科技程度;最后,要把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依法有偿转让作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鼓励和支持各种单位、企业、农户和个人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形式进入农业,并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渐把资金引向农村和农业产业。

3.2 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二是保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以破坏性的发展方式获得经济效益,影响后续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

首先,针对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结构调整,可以通过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尽可能地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或者生态效益比较大的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用在优质粮食的生产和优质粮油品种的培植上,通过相应税收政策的优惠调整,支持本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并建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基地,种植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增加财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应该把握好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重视农业发展基础的改善工作,利用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和土地治理,对具有一定环境效益或者对环境破坏程度小的农业企业要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项税收优惠政策不宜在较长时间之内持续执行,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对使用生产化肥、农药等有害生态农业发展项目的补贴,而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经营。

4. 结语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农村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为了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必须通过财税政策支持的方式进行导向和调整。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方面的财税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业以及农村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感。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意义进行研究,分析了财税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并针对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政策分类、支持对象、支持范围以及支持重点主要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希望能够提高我国财税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效果,促进我国“三农问题”不断改善,全面推进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财税产业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系统产业化之路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