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VX公司和卡瑞姆公司攻击侦察直升机发展

2022-12-05于琦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共轴机翼螺旋桨

于琦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景德镇 333001)

0. 引言

美陆军希望“未来攻击侦察直升机”(FARA)能够紧跟地面作战部队,在地面作战部队的上方飞行。当进攻撕裂敌防御系统后,美陆军的“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将运输地面作战部队至作战区域。未来攻击直升机将使用革命性的技术,其飞行速度为常规直升机的两倍,可在敌恢复防空系统前抵达目标区域和快速撤离。

1. 未来攻击侦察飞行器的作战能力要求

FARA作战概念紧扣美国防部的多域作战行动(Multidomain Operations)概念,多域作战行动要求地面与空中、有人和无人、目视可见和网络/电磁等域密切协同,以粉碎敌方由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组成的多层次防御体系。从美军的要求可以看出,美军对“未来攻击侦察攻击飞行器”的要求很高,除了常规的空中侦察、对地攻击作战、与武装直升机和通用直升机联合作战以外,还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1 外形尺寸较小,敏捷性好

首先,FARA自身外形尺寸较小,敏捷性好,善于利用山地和建筑物进行隐藏,FARA旋翼旋转时最大直径不超过12.2m,甚至可以沿街道飞行。

1.2 可作为控制无人机的控制机

FARA主要作为控制无人机的控制机,虽然FARA也可选为无人驾驶,但通常有1名或2名机组人员,可与各种无人机协同作战。现代无人机的自主性在增加,能够按人员设定的目标自主飞行,不需要地面人员远程控制。但无人机还需要人通过数据链来指挥,指挥人员可在靠近前沿的高机动飞机上,而不是在后方指挥所,这样可更加紧密与前方无人机的联系,同时可以缩短指令的延迟时间、提高抗干扰性,减轻了对卫星通信的依赖。

(1)可消耗的空中投放微型无人机,可携带传感器、诱饵、干扰装置、爆炸物等各种载荷。(2)取代当前的RQ-7B“影子”无人机的小尺寸、不依赖跑道的战术无人机,“影子”无人机需要跑道,并且外形尺寸太大,不能被CH-47搭载。(3)取代MQ-1C“灰鹰”的生存能力更强的大型无人机,“灰鹰”是“捕食者”无人机的改进型,需要两名地面人员进行远程控制,且无法穿透先进的防空系统。

1.3 与地面部队密切协同

FARA与地面部队密切协同,步兵和装甲车将在地面摧毁敌防空,而FARA及伴随的无人机可利用高度优势看得更远。例如,定位威胁目标并将目标信息传给地面远程火炮,远程火炮攻击目标。当FARA指挥无人机时,获取的信息可通过可靠的无线网络传给其他作战力量。美陆军的多域作战行动概念有纵深攻击的内容,但主要由无人机、远程火炮和导弹承担,而不是有人机。对于FARA,则不会承担纵深攻击的任务。

1.4 突出高速性

美军要求未来攻击侦察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为378km/h,当前武装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都在350km/h以内,侦察直升机普遍不超过300km/h,美国AH-64D “阿帕奇”最大飞行速度293km/h,俄罗斯的卡-52“短吻鳄”最大飞行速度300km/h,俄罗斯米-28NE最大飞行速度也仅有300km/h。

1.5 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

美军对未来多个平台提出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驾驶的要求,从陆地的步兵战车到空中的新一代直升机,因为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用于作战将是必然的趋势,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工作强度和反应速度。

1.6 发现和摧毁敌方无人机的能力

毕竟当前战场各种类型的无人机使用广泛,尤其是各类小型任务机逐渐成为步兵作战的协同力量,发现难,拦截难,所以打击敌方无人机是非常重要的。

1.7 与己方无人机联合作战的能力

在打击敌方无人机的同时,要求专用安全网络控制己方无人机,这就要求可以控制己方的无人机执行侦察、打击、巡逻等多种任务,进一步扩大了侦察和打击的范围。

2.AVX和L3Technologies公司联合推出复合共轴的AVX-L3 CCH

2.1 研发概况

美国陆军推动FARA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轻型攻击侦察直升机,用于代替已经退役的OH-58D直升机。AVX飞机公司和L3 Technologies公司的联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速攻击侦察直升机AVX-L3 CCH,用于参加美国陆军未来攻击侦察机(FARA)竞争性原型计划竞赛的第一阶段。其总体布局与AVX早期参与美国陆军联合多任务演示验证计划JMR-TD的旋翼飞行器很像,但细节上做了改进。AVX-L3 CCH(Coaxial Compound Helicopter)直升机创新地采用了复合共轴布局,是一种带有共轴双旋翼和两副涵道风扇推进螺旋桨的复合直升机。从作战应用角度讲,这种联合多用途直升机能够执行火力打击、武装侦察、搜索救援等多种任务,是美军直升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仅用于搜救任务,就能适合各种战场环境,保存在战斗中受损失部队的有生力量,对于人道主义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也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的AVX-L3 CCH直升机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L3公司表示,联合团队的创新设计解决方案将超越FARA提出的侦察和轻型攻击任务指标要求,是一种同时兼具高性能和高生存能力的作战平台。AVX-L3 CCH原型机概念如图2所示。

AVX公司表示,因为AVX-L3 CCH直升机采用复合共轴设计方案,将100%满足美国陆军未来攻击侦察飞行器的指标要求门槛,并且超过70%,CCH直升机设计与严格的工程和生产流程及认证相结合,将提供安全、性能优异、价格合理的新型旋翼飞行器,能够在高度危险的空域和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执行任务。AVX-L3 CCH执行任务示意图如图3所示。

2.2 早期研究的成果

AVX公司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共轴式复合直升机(CCH)的研发,其可运载14名士兵,其包括带有尾舱门,两侧滑动门既能满足士兵迅速登机与撤离的要求,也能满足货运要求,并设计有3个外吊挂货钩。AVX飞机公司的JMR目标机全面适应舰载需求,着舰面积比“黑鹰”“阿帕奇”都要小。

共轴式复合直升机(CCH)在机身两侧设计有两个7片桨叶涵道风扇,为共轴布置的两副旋翼卸载,采用可收放起落架,突击型采用内置武器,机身阻力小,而且在通用运输型与突击型之间的通用程度达到90%。

AVX早期完成的主要工作有: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1/10缩比模型的吹风测试;进行了CCH性能和操稳性研究;在大型风洞中进行了1/2缩比模型吹风试验。

2.2.1 气动布局优化设计

AVX已经采用多种方式建立了CCH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模型,其中包括使用CHARM软件建立的气动干扰模型。这种模型快速、高效,置信度也能满足工程设计需求,能够模拟旋翼、涵道螺旋桨、机翼和机身之间的干扰,并对其气动特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能够设计的参数包括旋翼的翼型、扭转分布以及涵道螺旋桨和机翼的气动布局。气动干扰模型建模如图4所示。

2.2.2 结构动力学设计

AVX公司采用旋翼飞行器综合分析系统(Rotorcraf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ystem)来探索CCH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并分析了上下旋翼轴间距对整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动力学特性研究如图5所示。

2.2.3 模型风洞试验

AVX公司按照早期的方案制造了缩比机身模型,并进行了风洞试验。现有的风洞试验中,CCH方案都只有机身、机翼和涵道参与了吹风测试,旋翼、涵道中的螺旋桨尚未进行试验。风洞试验如图6所示。

2.3 技术特点

(1)AVX-L3 CCH直升机采用单发动机设计,复合共轴双旋翼搭配升力机翼,具有更高的飞行速度,全机的质量更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更少的维护。融入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如图7所示。(2)采用共轴双旋翼+机翼+ 两副涵道风扇推进螺旋桨的复合式布局,旋翼都是铰接式旋翼。挥舞铰和摆振铰如图8所示。(3)横列式驾驶舱,采用电传操纵,针对飞行员的任务执行效率进行了优化,两个横列布局的涵道风扇,为高速飞行和机动性提供前进和后退的推力。(4)先进的现代开放系统架构(MOSA)的数字架构和航空电子系统。(5)机体后侧下方有2个小短翼,装备4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机头下方有一座3管机关炮炮塔,光电搜索侦察设备位于机鼻上方。AVX-L3 CCH直升机发射导弹如图9所示。(6)旋翼桨叶和机翼可折叠,能满足C-17装载和海军DDG级舰艇存放尺寸限制。(7)模块化设计,为所有美国陆军多个飞行器能力集提供组件,重复利用和高度系统通用性。

2.4 技术参数

按照FARA的要求,AVX-L3 CCH达到379.66km/h的最低速度,旋翼直径12m。

3. 卡瑞姆飞机公司推出魔幻感极强的AR-40

3.1 研发概况

卡瑞姆(Karem)公司在2019年美国陆军协会论坛(AUSA 2019)展出了AR-40复合直升机概念模型,参与美国陆军未来武装侦察直升机竞标,直面西科斯基共轴双刚性旋翼+尾部推进螺旋桨的“Raider”X和采用传统直升机设计的贝尔360 Invictus的竞争。AR-40在低速下以传统直升机模式飞行,在高速下以复合直升机模式飞行,要实现这点全靠该机的可侧转尾部推进螺旋桨。从设计角度看,AR-40 直升机由刚性旋翼、机翼和尾部螺旋桨构成,这种设计能够实现直升机低速飞行时产生的反扭矩,而直升机以更高速度起飞时,可产生推力。这是目前为止最符合FARA要求的设计想法,在直升机高速飞行时,可实现低阻力。旋翼桨叶单独受电动执行机构控制,尽可能提高直升机飞行性能,将阻力和振动最小化。AR-40直升机还采用双人驾驶舱设计,不仅提升了整个机组的配合效率,还为驾驶舱的设备和人员提供了足够的可用空间。

AR-40的合作与分工:卡瑞姆负责核心的旋翼和传动技术,诺斯罗普提供生产和产品支持以及航空电子专业知识,雷神则负责任务系统集成和设计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所以该机在FARA竞标中具有较强实力。卡瑞姆AR-40概念如图10所示。

3.2 设计亮点

(1)摆动尾桨。卡瑞姆公司在AR-40上采用“摆动尾桨”,能在3s内完成90°旋转,既能在低速下作为反扭尾桨使用,又能在高速下作为推进螺旋桨使用,此时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旋翼扭矩已经能被垂尾产生的偏航力矩完全抵消。卡瑞姆AR-40可侧转尾桨如图11所示。

(2)速度优化旋翼。AR-40 采用三片桨叶的“速度优化旋翼”,能根据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情况主动调整旋翼转速,保持旋翼叶片始终处于最佳负载状态,最大程度上提高推进效率。此外,这种旋翼系统并没有采用传统直升机的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系统,能单独控制每一个叶片的桨距,通过微操作进一步优化旋翼气动性能。

(3)大翼展机翼。AR-40采用长机翼,该机翼能在水平飞行提供大部分升力,为旋翼大幅卸载,并且外翼段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可以倾转到垂直状态,降低对旋翼下洗气流的干扰。

3.3 技术特点

(1)采用旋翼+机翼+可侧转尾桨的复合式布局,机身非常圆润,整体流线布局有利于隐身,可运载4名士兵。(2)采用并列双座座舱布局,机身中部安装一台军方指定的通用电气T901涡轴发动机,最大功率3000马力。(3)驾驶舱之后设置有一个小客舱,可容纳4名乘客。例如,运输特种作战部队执行潜入任务,之后是内部弹舱。由于机翼倾转设计,AR-40拥有一个巨大的武器舱,所有武器都内置于弹舱,可以容纳多种武器,没有设置翼下挂架。

旋翼桨叶具备单独控制功能,可以使其在声学和可靠性方面获得最佳效果,从而降低飞行噪音并提升飞行效率。卡瑞姆AR-40原型机模型如图12所示。

3.4 AR-40技术参数

旋翼直径为11m,机翼翼展为12.2m,机身长为14m,最大平飞速度约为407km/h,远超军方规定的333km/h底线,能在1219m/35℃条件下完成悬停。

4. 结语

美国直升机竞标的最终目的,是要研发一款性能优异、价格便宜还要符合未来作战要求的直升机,隐身直升机成为极佳的选择。美国陆军正在朝着规模更小、更加机动灵活的方向发展,同时面临着财政紧缩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攻击侦察直升机。美国陆军的作战原则支持攻击与侦察任务的合理结合,此外,未来的攻击侦察直升机应该体现技术的飞跃,而不应该用新的形式表现旧的内容。用于实施攻击任务的解决方案是研制一种新型直升机,这种直升机的任务首先是侦察、防卫和近距离攻击;其次,这种直升机必须能够实施对传统威胁的攻击。

总之,AVX公司希望从易用性和性价比方面来体现其优势所在。CCH的设计意图更多是面向高速飞行,所以设计了前置升力面、两侧为大尺寸机翼,并加装了辅助推进装置。在大速度前飞情况下,全机所有的前飞拉力由涵道推进螺旋桨提供,旋翼系统仅需要提供前飞升力,而在高速飞行时,机翼和平尾将产生可观的升力,旋翼最后需要提供升力的比例占悬停总升力的40%以下,因此,旋翼系统的拉力得以卸载,从而避免了高速飞行状态下振动过大的问题。L3公司在航电系统等飞行器配套设施方面有极强的实力,是一家真正能让AVX创新构型落到实地的最佳合作伙伴。卡瑞姆公司的科幻作品AR-40复合直升机安装有先进主动适应旋翼,每个桨叶能都能根据情况独立调整桨距,尾部还安装了可旋转尾桨,在高速时作为推进螺旋桨使用,其性能和复杂性介于贝尔360和“Raider”X之间,属于折中方案。

猜你喜欢

共轴机翼螺旋桨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干扰载荷分析
共轴共聚焦干涉式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技术
自主研制生产我国第一的螺旋桨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旋翼控制相位角问题分析
机翼跨声速抖振研究进展
螺旋桨毂帽鳍节能性能的数值模拟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高超声速机翼颤振的主动控制
平行共轴线圈的磁场特征研究与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