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公共图书馆社区分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2022-12-04于雪敏

中文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分馆聊城市全民

于雪敏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我国人员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日趋提高,人口密集的社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的中心,兼具公益性、教育性与休闲性等特征的社区图书馆,也成了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教育、了解各种社会信息、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成了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最基层学校。然而目前社区图书馆所存在的馆藏资源有限、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图书资金来源短缺等问题,已经阻碍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导致社区图书馆无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阅读需求与精神娱乐。

因此,公共图书馆秉持着服务社会、服务公民的原则,顺应时代变化,积极同社区图书馆沟通交流,展开合作,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办馆已经成为社区图书馆的新模式、新转变——公共图书馆通过与社区图书馆联合办馆向社会延伸了服务功能和覆盖率,将服务领域延伸至居民身边,走进群众,并为社区图书馆提供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以及自助借还设备、设备维护和必要的业务辅导、技术培训等便利;相应的,社区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场地、管理人员以及维持经费,挂牌为公共图书馆的社区分馆。

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明确意见,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

鉴于以上意见,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已经是举国上下的大趋势。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是聊城市唯一一家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原聊城县图书馆的基础上,依托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而得名。作为公共图书馆,海源阁图书馆也经历了从闭架借阅到开架借阅;从人工借阅到机器借阅再到现在的自助借还机自助借阅;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推广阅读服务的演变过程。其服务体系构建经历了服务延伸阶段:从集中走向分散。以多样化的分馆和流动点为标志的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从单馆服务扩大到多馆服务、从馆内服务拓展到馆外服务、从城市中心服务走向社区服务的体系化。总分管制阶段:标准化与均等化。以统一的分馆为标志的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从分散无序的建设发展到集中有序的布局、从统一服务规范到统一资源配置和管理、从服务网点发展到逻辑体系。

下面以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为例,简析社区分馆在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2000年9月与站北花园社区,联合设立了聊城市内第一家社区型图书馆。最初建馆模式是站北花园社区提供馆舍和图书管理人员;流通图书、管理制度和业务辅导由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提供。当时现代化管理水平很低,图书借、还登记和卡片目录都是手工操作,服务水平和效率也很低。尽管如此,站北花园社区图书馆除了开展借阅服务外,还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进行图书宣传和阅读指导。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连年被评为聊城市文明示范社区。在成功开创了站北花园社区图书馆后,海源阁图书馆又与新区办事处泊庄、念窑居委、柳园办事处的闸口社区、蒋官屯办事处等社区和办事处联合成立分馆和馆外服务点多处。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从2000年的站北花园社区分馆雏形,到2021年图书资源丰富、网络技术先进、借阅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并担负着推进社区居民全民阅读,提高自身素质,构建书香社区重任的社区分馆。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都已成为其不断进取的动力与宝贵的资源。

一、公共图书馆社区分馆在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中的作用

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国民阅读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所以社区、乡镇、村庄都在积极筹备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图书室、农家书屋等,帮助所辖区居民有书读,读好书、多读书、打造书香社区、书香乡镇和书香村庄,为打造书香社会各尽其职。但社区、乡镇、村庄的图书馆、图书室、农家书屋财政投入购书经费有限,远远赶不上图书购买价格、设备购置价格的上涨速度。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也肩负着全民阅读推广的重任,怎样宣传图书馆、怎样让每本馆藏图书发挥最大阅读价值、怎样让图书走进千家万户是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海源阁图书馆工作人员响应中央号召,看准时机,主动下社区、跑乡镇、进村庄,积极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交流沟通,对于位于市区、场地面积较大,有一定购书资金但还无法满足居民借阅需要的社区,我们实行联合办馆成为总分馆模式,即海源阁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业务辅导、系统管理模式指导、自主借还机设备等帮助,设备维护则由海源阁图书馆定期维护,或加入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设备群远程来解决,从而使问题得以早发现、早解决。社区提供图书馆场地、配专职人员管理本社区的图书流通,图书不定期随时调换,总分馆实行通借、通还的互助模式[1]。

海源阁图书馆对这样的社区分馆进行重点辅导,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作为试点推广经验。

第一,利民社区分馆读者群体中,成人、老年人读者较多,我馆针对这一特点,从目标读者群体出发,重点辅导利民社区分馆设置荐书专架,并进行好书荐读、线下读书会等活动,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社区居民手中。图书调配则注重目标读者群体的爱好乐趣,以食疗、保健、医药养生、历史、文学、艺术、军事、经济、政治等类型书籍为主,时刻明确自身定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第二,水韵社区分馆少年儿童读者占比较高,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还有和少儿近距离接触、多方位观察后,根据少儿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重点辅导水韵社区分馆亲子阅读、少儿绘本推荐和绘本演绎、手工制作等活动。全民阅读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父母陪伴的亲子阅读是形成受用终身阅读习惯的最佳方法。由于幼儿、少儿识字量少,专注力差,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的绘本往往是幼儿读书的启蒙,市面上绘本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更应注重绘本的挑选,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读书习惯。绘本演绎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发挥自由想象力配合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将绘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现出来并进行传播,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受读书的乐趣。手工制作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促进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增强孩子们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既营造了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阅读氛围,又提升了居民精神风貌。

第三,新时代社区分馆位于聊城大学西门附近,北面毗邻红旗小学,西面牵手聊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是面向学区的社区型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面对辖区居民的同时也面对聊城大学生和两所小学的学生,所需图书资源不仅仅要适合大众居民文化需求,还要满足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聊城大学学生查阅资料、研究课题、撰写论文所需。针对大学生阅读特点和喜好,海源阁图书馆正好利用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源、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及操作电脑化、服务网络化、方式个性化、资源共享化特征,积极为大学生服务。指导新时代社区分馆针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借阅教育,介绍社区图书馆概况,藏书体系、借阅方式、借阅数量、借阅制度,让学生了解图书馆,从而顺利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根据大学生阅读需要及时调整开放时间,满足大学生的阅读、查资料需求。同时,辅导新时代社区分馆把图书馆做成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小学放学早,孩子小不能独自回家,图书馆就成了他们放学后的临时自习室,在图书馆里学习、做作业,或阅读图书丰富课外知识。社区分馆不定期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让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从小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对于场地面积小的周边乡镇、村庄的图书室和农家书屋,海源阁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和业务辅导工作,但因为场地面积较小,无法安放设备,不能与总馆实现通借通还,故不提供设备。由乡镇人员和村委人员管理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图书可随时调换,建成馆外服务点。

到目前为止,海源阁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借还设备和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已经在聊城市区和周边乡镇建立了40多个分馆和馆外服务点。多年来,社区分馆和馆外服务点除了开展正常的借阅服务外,还承担着本社区、乡镇、村庄读书活动的组织、指导、推广工作,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满足了社区居民对文化娱乐需要的同时,也丰富和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海源阁图书馆让有限的图书馆藏发挥了无限大的社会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播功能,实现了海源阁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且有效地达成了全民阅读的目的[2]。

二、社区分馆服务工作存在的弊端

在总分馆社区图书馆应运而生,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社区分馆服务工作的一些弊端也显现了出来。

第一,社区分馆成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个别社区领导重视程度降低,使得社区分馆文化传播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违背了办馆初衷。建好的社区分馆面向居民开放的程度降低,甚至于只对辖区居民开放。另外,开放时间有时也不固定,这种不固定使得借、还书人员常常出现等待工作人员甚至于空跑的现象发生,长此以往居民光顾社区图书馆的人少了。社区图书馆的设立初期的作用逐渐降低,为居民阅读提供便利的作用消失,使得建设社区图书馆所投入的图书资源及人力、物力产生极大浪费。

第二,因社区分馆的工作人员多为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社区的工作人员有较大的流动性。使得社区分馆图书管理人员频繁变动,没有固定的图书管理人员,直接影响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和巩固。另外,工作人员发生调动时,因图书管理工作不是其主要工作,容易发生交接不细致、不清晰,后续图书管理人员要重新熟悉图书管理和借阅方面的工作,这一时间内,居民的借书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可以配备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即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第三,有的社区分馆图书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缺少图书管理经验,服务管理不到位。缺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观念,服务质量较差,态度生硬,耐心不足,各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社区分馆图书无法正常流通,逐渐成为摆设。

第四,虽然社区分馆与总馆实现通借、通还,但由于图书资源经费来源不同,所属馆不同,倘若要让图书重新回归所属馆,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挑选调配,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第五,部分社区图书馆建馆初期选址没经过调研,选址较偏僻,所涉及的社区居民数量较少,建设后借阅人员少,图书流通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逐步失去了社区分馆的作用。

三、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更好地做好社区分馆服务工作,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每个社区分馆和馆外服务点成立时,一定要明确各自的义务、职责,认真签订合同。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履行好各自义务,做好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工作。

第二,有必要与社区图书馆制定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考核标准,以便实现对社区分馆进行统一管理,使社区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第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是使社区分馆日常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专业的图书管理员要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能力或许不尽完美,但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专业图书管理员的必备条件。总馆人员应定期对社区分馆图书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业务能力,保证工作态度,做好社区分馆读者服务工作,使社区分馆成为社区文化和交流的中心,发挥社区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文化娱乐功能。

第四,关于总馆与社区分馆通借、通还所产生的图书归属问题。首先,争取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购书经费和解决因图书运转产生的物流问题。其次,在还回图书分类、上架时予以截流,分出总馆、社区分馆的图书,在社区分馆下次去总馆调还图书时互相交换归还。这样既调换了图书又节省了物流配送。

第五,加强图书的日常管理,定时、定期做好图书及借阅环境的消毒管理,为读者提供一个舒心、干净整洁的借阅环境;让每个人接触和借阅的图书都是干净卫生的,让每个人都能够放心的读书、借书。

综上所述,通过广泛的研究调查与实践总结,已经可以认识到公共图书馆社区分馆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运行模式,不仅减轻了双方的压力与负担,还降低了群众阅读的门槛,将图书阅览建设到居民身边,为文化领域的传承发展推开了新的大门,尽管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之间协调合作、互利共赢的运行模式仍不完备,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不难看出,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分馆聊城市全民
全民·爱·阅读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可持续全民医保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