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先进制造业低碳集群供应链创新战略研究

2022-12-03方雪琳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物流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集群供应链制造业

方雪琳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0 引 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先进制造业已进入全方位、高水平的竞争阶段,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将打造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中国正力争CO2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排放量自2000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至2019年底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1.7 亿吨。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尽管2020年工业科技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仍达到98.94 亿吨。就碳排放地区及国家分布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中国仍是世界上较大的CO2排放国,10年内达到峰值,40年内达到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江苏省是全国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江苏省的GDP 总量超10 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高达3.8 万亿元。制造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推动江苏工业增长空间,推动江苏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江苏制造业高速、高质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把握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和竞争要求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深度开放和环境的保护下,如何前瞻性地研究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创新的战略路径和保障措施、实现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1 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碳达峰的研究。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近年,许多学者对中国能否实现碳达峰以及碳达峰路径进行了研究。程路(2016)认为,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主要举措[1]。在国际贸易的背景下,对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如钟章奇(2018)、庞军(2015)测算对比了中国和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消费端的碳排放[2-3]。此外,一些研究具体分析了中国区域的碳排放量及区域内隐含的碳转移,例如姚亮(2013)以生产为基础分析了中国8 个地区的碳排放量和以消费为基础区域间贸易所产生的区域碳排放[4]。崔盼盼(2018)对中国省份级层面的碳排放以及隐含的碳排放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各省隐含的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存在差异[5]。

关于集群供应链的研究。集群供应链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多个相关企业相互分工合作,数条供应链交叉融合,旨在实现合作共赢的网状结构。从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到集群供应链,学者们普遍认为集群供应链的结构特点更有利于横向或是纵向企业间的合作,相比于传统供应链更有优势,集群供应链更有竞争力。例如,兰娟丽等(2020)从横向R&D 合作仿真的视角提出:集群供应链内企业多边横向R&D 合作能使联结关系增强,促进集群供应链价值网络的“横向爬升”[6]。此外,许多学者对集群供应链的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并试图通过相关的影响因素指标寻找可行方法来提升绩效。例如,杨瑾(2013)结合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用协同性、可靠性、柔性、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等5 个潜在变量和16 个观测变量来评价供应链绩效[7]。在此基础上,王永明等(2019)运用演化博弈论证明可以从降低共享成本和风险,提高边际效益、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共享量,引进激励和惩罚机制三个方面提升集群供应链中企业选择进行信息共享的意愿,从而提高集群供应链的绩效[8]。

综上所述,集群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具有明显优势,更具竞争力,现有的研究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针对碳达峰目标下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机制及供应链整合路径、方法等研究不够。

2 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创新环境现状和问题分析

集群供应链战略环境分析是基于集群供应链对其创新发展所面对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节点企业竞争的优劣势、集群供应链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及协调性、集群供应链外部市场环境的特征和不确定性,为制定和完善集群供应链创新整合路径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态势总体较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本文对其创新发展所面对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其与全球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1 产业集群发展低度化

在碳达峰的政策下,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江苏制造业面临硬约束要求亟待转型,然而企业转型不仅涉及固定资产和大型设备的更迭,还需要投入科研资金、培养新技术人才等,成本费用支出可观,导致企业“掉头慢,转型难”。其次,产业集群价值链陷入了低端困局。虽然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分布几乎涵盖了工业领域的大部分行业,包含但不限于新能源、大数据、工程机械等,但多围绕纺织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或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中加工制造环节呈现集聚区。部分产业集群集中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对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不高,产业技术壁垒低、产品档次低、利润低是典型的“低质跑量”经营。另外,缺乏知识要素资源。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使知识要素资源成为了企业的核心创新竞争力之一,较高的知识要素资源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完成产业升级。部分集群供应链缺乏知识要素资源,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低层次发展状态,产业集群低度化最终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2.2 供应链内部集成度不足

总体看来江苏省内的产业集群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供应链整合不完善,资源浪费、同质无序竞争现象突出,不利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全球化的先进产业创新型供应链集群。目前所谓的集群供应链仅仅表现在地域上的集中、形式上的集聚,链内企业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呈现出“小而散”的分布状态,加之产业低端的分工格局,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集群供应链的内部沟通不足,协同合作层次较低,核心企业只重视自身利益,未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分工协作不合理,恶性竞争加剧,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降低。第三,集群供应链在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和招商时并没有注重产业之间的联系,不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上下游配套关系,核心技术和信息等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了集而不群的现象。

2.3 供应链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首先,供应链内部对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技术原创性较差,企业的创新性方面对外依赖程度过强。其次,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一味地展开项目争夺,追求产值,忽视了专利、知识产权等内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学研机制不完善,缺乏创新原动力。江苏省人文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沛,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量上省内高校共计167 所,位居全国前列;质量上“双一流”高校共计15 所。就科教研方面而言,江苏具有明显的体量特征和创新协同资源,但政策框架搭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顶层机制设计方面与资源、体量不匹配。集群供应链与教研机构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产学研机构也未能成为集群供应链创新的重要外溢和科技创新的始发性资源。

2.4 空间布局分散,区域发展不均衡

以行政区域地理划分为限,苏南、苏中、苏北因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不同,对集群供应链的规模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例如2019年长三角中心区工业总量超3 000 亿的城市中江苏省上榜5 个,其中包括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和常州。2020年江苏84 个产业集群中,南京及苏锡常集群数为51 个,占据总量的60.7%。苏南地区很多集群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人才吸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镇江、常州、无锡的地理面积较小,自然资源较匮乏,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局限性较大。苏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初具规模,但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盐城、徐州、淮安三个市的面积相对较大,有沿海风力、水力、阳光等比较充沛的自然资源,但是除徐州已形成工程机械集群外,其他城市的制造业基础薄弱,研发机构建设滞后,项目平台、技术研发体系尚未成形,吸引并留住人才存在较大困难。

2.5 集群供应链外部机制不完善

集群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江苏省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集群机制。

2.5.1 政府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各设区市在规划建设、项目准入、市场监管等方面难以有效对接,生产要素流通不畅,无法形成区域市场一体化。各设区市制造业产业的基础层次不齐,起步较晚的城市相关部门对供应链集群政策的落实经验不足,依赖土地政策或优惠措施吸引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发展缺乏特色,专业化服务低效,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5.2 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的人才支撑力度不强

首先,以地域区分为界,苏南地区无论是在人才规模还是在人才质量,相较于苏北地区都具显性优势。其次,生产要素竞争早已转向人才要素竞争,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也在激烈进行,江苏省原先推广的人才吸引政策现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实施且惠才力度更佳,导致其人才吸引优势减弱。再次,人才引进明显不足,限制了产业资源的转化,2021年南京常驻人口增加10.37 万,人才汇聚效应有所凸显,但在同年南京紧缺人才的白皮书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却十分紧俏。最后,缺少专用型人才培养系统和完整的培训体系,苏锡常地区的工业化程度高,已超3 000 家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但却出现了“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现象。

2.5.3 运行环境亟待改善

江苏省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群供应链,省内中小型企业也积极尝试“走出去”,与更多国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但是由于文化、语言、经济、法律、产品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缺乏成熟的中介服务机构,限制了供应链集群的壮大。

2.5.4 集群供应链评价指标片面

评估时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总量、出口总额等数量化目标,忽视了供应链内部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协同能力等质量指标。

3 碳达峰目标下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整合路径和创新战略分析

3.1 促进“互联网+”驱动产业跨界融合,打造江苏智慧集群供应链

第一,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技术智能化水平,自主研发拥有专利权和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新产品。通过科技成果和供应链活动对接转化,加快智慧化成果的落地。

第二,依托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和信息化驱动,打造可视性智慧供应链协同云平台,促进企业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生产环节智能化,生产要素高效化,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拓展先进制造业的价值链,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智慧集群供应链。

第三,纵深推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度创新与应用,完善集群供应链内部计划、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和物流的协同合作服务平台,构建供需平衡、资源优化、合作紧密、上下游分工明确的集成供应链协同创新网络,实现链内降本增效,增强链间稳定,提升系统竞争力,优化集群结构。

第四,引导核心企业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催生新型先进制造业商业模式。突破行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打造全维度、共享型价值链。并以此为契机规划、设计、打造、搭建智能制造数字化产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特色小镇,引导形成产业转型、企业升级、研发设计的新机制,推动发展江苏省“智慧制造”集群供应链(江苏先进制造业智慧集群供应链整合路径如图2所示)。

3.2 加快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增强知识要素创新协同

江苏作为科研大省,应当充分发挥其科教资源优势,降低人才外流的比例,强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一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培育具有创新活力、符合先进制造业集群需求的优质人才。二要配套落户、住房人才政策,缩短区域差别化。三要建立科学选拔与激励机制,完善岗位培训体系,重视培养专用型和应用型人才,建立坚实可靠的人才梯队。四要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对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同时与高校相关专业群建设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另外,应当加强苏南、苏中、苏北三区的人才联动,建立知识要素共享机制,构建统一的人才联动平台,实现区域人才信息的快速传递。建立合作机制,加快产业信息的互动,促进集群的发展。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联合多方资源,鼓励异地合作与科研成果的跨区域转化,推动制造业人才的联动。

3.3 充分发挥政府统筹效能,助力产业集群转化升级

由各设市区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引导,扶持和完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打造全球化、品牌化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集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协调、配合制定区域集群供应链的发展战略,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制定清晰、合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为集群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各设市区政府部门不能仅仅将资源、资金投入发展势头猛的供应链集群,还需助力培育萌芽期的集群,为地区集群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帮助扶持专业服务水平较高、分析能力较强的中介机构,协助其做好市场调研、指标评价和风险预测。对内缓解企业摩擦,维护好中小型企业的权益;对外做好品牌宣传,协助行业协会做好省市集群供应链的发展态势评估,协同推进江苏省及13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的全球化发展进程。

江苏省政府应当统筹苏南、苏中、苏北三区资源,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攻关、高质一体化发展。应当强化苏南的领头作用,带动苏北、苏中集群供应链的联动发展,以点带面,齐头并进。更应立足本省实际,放眼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上海的引领示范作用、浙江的数字经济平台、安徽的空间优势,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堵点”,携手为先进制造业补链、固链、强链贡合力。

3.4 发展绿色低碳供应链,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发展绿色、低碳供应链。坚持对集群内的存量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排污种类和数量级。严格控制能源消耗,积极完善排污处理,通过区内平台共用废弃物处理设备,共享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大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调控力度,通过制定低碳政策或税收优惠促进各地产业集群完成低碳化的转型升级。对于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集群企业和产业园实施减税或免税政策;对于高耗能、低效率的企业增收碳税;通过发放政府补贴带动低碳节能产品的消费需求,同时加大政府的购买力度;制定低碳产业的扶持策略,多渠道拉动集群低碳发展的投融资;将绿色、生态、环保列入产业园入驻的硬性条件等,以推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集群供应链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