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性作业,助力“数学理解”拔节生长

2022-12-03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曙光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数学理解实践性作业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曙光小学 孙 荣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王丽华

“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让广大教师把目光聚焦于作业改革之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探究。”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还体现在作业设计上。

因此,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生长,数学教师就应当重视作业设计、优化作业设计,使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具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还有生活化、社会化“气息”,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操练。

一、现状分析——寻觅作业“改革”的方向

在当下的教学中,数学作业是怎样的状态呢?什么样的数学作业才是好的数学作业呢?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如何呢?学生对数学作业是怎样的态度呢?面对这些困惑,学校数学组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教师层面,我们调查了两个问题,数学教师的回答情况如下表:

问题 选项1 选项2你重视作业设计吗? 很重视(69.2%) 较重视(30.8%)你是按部就班布置作业的吗? 经常(61.5%) 有时(38.5%)

从上表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师知道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主观上也是重视的,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没有做出调整,教师对作业量的情况、作业的来源与类型等没有系统的思考,布置的作业还是比较简单机械,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学生层面,数学组教师对低、中、高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作业情况调查,学生对常规笔头数学作业的喜欢程度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到,喜欢常规笔头数学作业的学生占比不到四分之一,大多数学生对这种作业是比较排斥的。

那么学生喜欢怎样的作业呢?我们又对学生进行了访谈,从后来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更多地表达了对实践性、趣味性作业的喜爱,学生的回答引起了教师们的反思,对数学作业的改革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

二、精准施策——作业“改革”的出路探寻

从上述的调查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常规的笔头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简单化、机械化的作业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作用不大,也无法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学校数学组教师召开了“‘双减’下的作业设计”专题研讨会,通过研究讨论,形成了对数学作业设计改革的一致观点,明确了以“指向数学理解的实践性作业”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对数学作业的形式、内涵进行改革。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核心要素:

首先,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是“数学的”,即数学作业要蕴涵数学本质,在小学阶段应该与数量关系、图形关系、统计关系等紧密相连。作业设计始终要指向“数学理解”,不能脱离数学最本质的内涵,作业要为“数学理解”服务。

其次,数学作业应该是“活动的”,这种活动不仅包括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探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即数学地组织现实材料,从而促进数学理解,使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实践性的作业中,成为知识的实践者、问题的探究者,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

最后,数学作业应该是“自主的”,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探究时空,充分激发学生自由创造的数学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沉浸”在作业中,还要拓展作业的空间,从课堂延伸至课后,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会,让学生有随时学习数学的冲动和兴趣。

在此研讨的基础上,教师达成了共识:一份优秀的数学作业,应该是学生看到就愿意做、喜欢做的。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数学作业融入学校、家庭、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如此,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实施便水到渠成。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及其过程以网络教学方式进行的教学模式。部分融入的网络教学内容包括网络教学展示、网络习题测评、网络教学互动,等等。在网络教学部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融入的比例不大,一般不超过30%,最多也不超过50%,非网络教学的传统课堂教学仍占课堂教学内容及其过程的大部分。在网络教学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往往相对容易,因为这种模式的大部分时间仍然处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可以按照过去的经验式、当面人对人管理方式管理教学课堂。

三、深度耕犁——作业“改革”的实践表达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所以,我们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就选取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数学的本质,提升对数学的深刻理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获得规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指向学生的数学理解,指向学生生命成长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师大胆迈开实践研究的步子。各年级数学教师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系统设计了一系列数学实践性作业,如下表(选取部分):

年级 教学内容 实践性作业一年级上册 认数 找找生活中的数二年级上册 认识厘米和米 我的身体尺三年级上册 认识千克和克 物品质量知多少四年级上册 认识升和毫升 做1 升的量器五年级上册 统计图 1 分钟能跳几个六年级上册 认识长正方体 怎样折体积最大

上表的作业设计,紧紧围绕数学组教师设定的“数学的、活动的、自主的”三大要素展开,统整整个学科,促进了学生学科知识的精彩运用。通过实践体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在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各种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张扬,最终指向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

(一)聚焦数学本质

数学学习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寻数学知识本原,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构数学。如在实践性作业“物品质量知多少”中,学生走进超市,通过拎一拎、抱一抱、称一称等活动,建构度量概念,这样的概念建立不是机械生硬的,而是充满生命力的。

(二)经历形成过程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学习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实践性作业可以作为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还原数学知识的过程形态,诱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在实践性作业“怎样折体积最大”中,学生不断尝试哪种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后体积最大。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我是怎么做的” “我学会尝试”“我还有问题”……数学理解就在实践中慢慢滋生、深入。

(三)丰盈情感体验

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返回“生活世界”,丰盈了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以实践性作业为纽带,把课内外打通并连接起来,实现了对学习空间的超越,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了更丰富的平台。如二年级学生在实践性作业“我的身体尺”中感叹:原来家里这么大,我要走那么多步呢?再来个“一庹尺”,原来两手这么长,那就可以量房子宽度喽!还有学生说道:“在活动中,爸爸妈妈也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测量了,原来我们的身体这么神奇!下次我还想去小区、学校再量一量!”

四、实践绽放——彰显作业“改革”的意义

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触摸数学的本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实现数学从学术形态到教育形态的转化。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满意的学习体验,这是常规的笔头作业所无法比拟的。

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成了问题的探索者、学习的主导者。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加积极的学习体验。实践性作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建立自信并形成了对数学积极的态度。

实践性作业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生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当然,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践性作业如何更加优化?数学领域的每个知识是否都能进行实践?……我们将继续探索,让数学实践性作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理解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运用实践性作业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