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地区市政工程钢筋含量指标体系研究

2022-12-02韦玮WEIWei

价值工程 2022年32期
关键词:钢量概算市政

韦玮WEI Wei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60)

0 引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是以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控制市政工程建设水平及投资的主要依据,绝大部分市政EPC项目更是直接以概算作为招投标乃至结算的造价依据。钢筋工程量是影响概算工程费用重要因素,但按照设计深度要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中不涉及具体配筋设计,因此概算中钢筋工程量主要以含钢量计算得出,这使得含钢量的取定成为概算编审中的主要关注点,因此需要考虑建立全面的市政项目含钢量指标体系。

1 市政项目钢筋含量指标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1 概算是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

根据2019 年颁布的《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712 号),“经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核定的投资概算是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的依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投资概算”。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同年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建市规[2019]12 号)指出实行工程总承包发包模式的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的大中型市政基础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在初步设计审批及概算核定完成后进行工程发包。合理有效的初步设计概算造价控制,是各类政府投资市政项目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工程总承包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1.2 钢筋含量指标是影响概算造价的重要因素

钢筋工程,作为各类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造价的重要因素。经统计,钢筋工程费用占市政立交桥梁项目工程费用的25%-35%左右,占明挖式隧道工程费用的18%-25%左右、占综合管廊工程费用12%-20%左右。由于市政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给排水等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相关深度要求不涉及具体配筋设计,使得各类市政项目概算编审过程中主要是按单位体积混凝土的钢筋含量对钢筋工程量进行计算。因此,科学地确定钢筋含量指标是合理控制市政项目概算造价的必要条件。

1.3 含钢量指标体系的缺位及影响

经多年的工程实践及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四川、湖北、吉林、云南、广西、甘肃等地工程造价主管部门目前均未发布适用于概算阶段的成体系市政工程含钢量指标。

广东省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历史上在部分市政工程综合定额的附录中给出过钢筋含量表供编制概算时参考(具体包括2002 版、2006 版、2010 版、2018 版排水工程综合定额,2002 版、2006 版、2010 版桥涵工程综合定额),但其中具体的钢筋含量数据自2002 版以来,二十余年内未做调整,含钢量水平整体偏低,无法体现近年来规范及设计理念的变化,已经不满足目前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需要。

由于缺乏较权威的钢筋含量指标体系,在市政项目初设概算编审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一方面在评审过程中,对钢筋含量缺乏行之有效的衡量尺度,标准不统一,由于出发点不同,建设单位、编制单位、审核单位往往会在钢筋含量取值高低上发生较大的分歧。审核单位为达到核减投资的宏观目标,与其它有具体设计的工程量(如混凝土等)相比,扣减无具体配筋设计支撑的钢筋工程量成为了主要手段,从而往往导致审定概算钢筋量偏少,对后续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与项目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因设计单位水平差异,在没有统一的含钢量指标指引及下,容易在施工图阶段细化钢筋设计时缺乏精细化控制,给项目造价带来失控风险。

1.4 钢筋含量指标体系对EPC 项目优化设计的指导作用

EPC 项目正在日渐成为市政领域主流的建设方式。一套有效力的钢筋含量指标体系可以给EPC 项目提供一个明确有效的设计水平基点。优化设计、优化钢筋工程量产生的效益可以量化评价,有助于提高设计单位的工作热情,有效地保证项目投资控制,从而促进EPC 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运用。

1.5 建立地区性统一的含钢量指标体系的可能性

市政桥梁、普通隧道、综合管廊等项目设计思路同质化程度较高,技术成熟,为综合测定含钢量提供了技术基础。具体到同一地区,类似的地质、抗震、防洪等设计边界条件及地区内较标准化的设计管理流程,为统一的含钢量控制指标体系提供了可实施性。

因此,建立一套较全面、能体现现时设计水平的地方性含钢量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且可以实现的。

2 钢筋含量指标体系研究过程

为了建立广州地区市政项目含钢量指标体系,自2020 年以来,全面系统梳理了全市市政桥梁、隧道、管廊项目基本情况,在充分考虑了设计规范变化、建设及地质条件异同、设计单位设计水平差异等因素之后,从近年来广州地区1100 余个项目中,具体选取了有代表性及可分析性的样本工程80 余个,其中桥梁工程样本40 个、天桥样本8 个、明挖隧道样本13 个、沉管法隧道3 个、矿山法隧道12 个、综合管廊样本7 个。在初步处理后,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数据符合正态性分布,能较好地代表各类项目平均配筋率水平。

根据相关样本数据,结合相关各方意见,考虑实际运用需要,共总结出3 大类60 余项混凝土结构的含钢量区间指标。研究过程中对同期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的34 个新市政项目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区间指标测算出的钢筋量可以覆盖其中32 个项目的实际施工图配筋量,另外2 个项目的测算结果与其施工图实际配筋量误差也在6%之内,满足估算、概算阶段精度要求。

3 钢筋含量指标体系研究成果

根据方便实用,含钢量指标体系按项目类型进行了多角度分类。

桥梁工程按部位分为基础工程、下部结构、上部结构、附属工程四个部分,按桥型结构又细分为预制小箱梁、预制空心板、现浇钢筋砼箱梁/板梁、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钢箱梁/钢桁梁、钢-砼组合梁等。

隧道工程区分为明挖隧道及矿山法隧道两大类,其中明挖隧道再划分为主体结构与基坑支护两部分,各自按车道类型、支护类型等再行细分。同时给出了沉管隧道主体结构的含钢量指标。

综合管廊工程分单舱、双舱、三舱及四舱四个类型进行归类,并给出了参考断面尺寸。

具体钢筋含量指标如表1-表5 所示。

表1 桥梁工程混凝土构件含筋量指标

表5 市政综合管廊含筋量指标

4 结语

该钢筋含量指标体系已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地方市政交通类项目投资主管部门的概算编审重要依据得到充分运用。该钢筋含量指标填补了广州地区混凝土结构含筋量标准空白,使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和评估有据可依,提高了建设单位的项目投资管理水平,极大改善了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审批效率。同时,该指标体系增强了设计单位限额设计意识,促进限额设计的推广,通过为设计单位在EPC 项目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建立参考基准点,为造价控制与工程设计的进一步融合创造了条件。

表2 市政明挖、沉管隧道结构含筋量指标

表3 市政明挖隧道基坑含筋量指标

表4 市政矿山法隧道含筋量指标

由于时间进度、主管部门管辖范围划分及数据来源等限制,对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处理等其它市政专业的钢筋含量指标尚未涉及,这也是未来需要继续考虑的方向。

该指标体系可供国内其他地区参考,各地可以考虑根据各地建设条件自行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市政项目钢筋含钢量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钢量概算市政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轻型门式刚架经济性分析
住宅类建筑结构用钢量的优化途径分析
海上平台用钢量的分析研究
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算审核工作的几点思考
援外项目估算及概算编制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