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叶松林冠下刺嫩芽的育苗要点与技术实施

2022-12-02曲洪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落叶松种植者嫩芽

曲洪锋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国有杨树崴林场,辽宁清原 113300

刺嫩芽又名刺龙牙,属于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具有强心利尿、强精滋肾的功效,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突出。随着近年来的林业产业发展,刺嫩芽成为落叶松林的主要经济产物。但是,刺嫩芽种苗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繁殖难度较高,要实现良好的落叶松林冠下刺嫩芽育苗,就要明确育苗要点,改进育苗技术,才能实现刺嫩芽种子的顺利繁殖。

1 落叶松林冠下刺嫩芽的栽培意义

1.1 经济效益

落叶松林冠下栽培刺嫩芽是基于“林—菜”型复合经营需求而推出的一种产业模式,刺嫩芽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具有喜阳但又不喜强光的特性,所以在栽培中,极易因为强光照射造成刺嫩芽大规模死亡,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如果将其置于落叶松的林冠下进行栽培,则可以利用落叶松的林冠遮挡强光,这能有效改善刺嫩芽生长环境,提高刺嫩芽的存活率,使得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此外,在林冠下栽培刺嫩芽,可以减少施肥次数和农药喷洒,其一有利于节省栽培成本,其二是可以保证刺嫩芽的绿色健康。目前,我国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均有实施以“落叶松林冠下栽培刺嫩芽”为主的“林—菜”型复合农业经营模式,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将刺嫩芽置于落叶松林冠下栽培可以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助力。

1.2 生态效益

在落叶松下栽培刺嫩芽,可以满足刺嫩芽的生长需求,提高刺嫩芽的成品质量,落叶林的林分密度越高,刺嫩芽生长环境的郁闭度也就越高,对刺嫩芽的生长也更为有利。并且,刺嫩芽本身的抗旱和耐涝能力极差,对于立枯病和疫病也没有过强的抵抗性,在林冠下种植刺嫩芽,可以利用落叶松的特性为刺嫩芽提供保护作用,帮助其抵抗旱涝,避免受病菌侵染,提高成品的成活率,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2 落叶松林冠下刺嫩芽的育苗要点

2.1 环境选择

在栽植刺嫩芽前的前2年即要开始落叶松的幼林抚育,林区工作人员需在每年的7—8月进行除草处理,林地最好选择平坡或者缓坡,过陡的坡地会给林区工作人员的养护和植株修剪工作带来危险,所以坡度在0~25°的地区最佳[2]。在选择落叶松时,要确保林木的林龄为近熟林,此时的落叶松直径生长正处于旺盛期,可以为刺嫩芽提供最佳的强光遮挡作用。落叶松的培育标准均按照大径木培育标准实施,10 000 m2的落叶松株数应当保持在150株,郁闭度不能超过0.6。这样选择的目的在于刺嫩芽虽然不喜强光,但对于光照依然有一定需求,落叶松林冠的郁闭度如果在0.6以上,会造成刺嫩芽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出现枯死现象。郁闭度维持在0.6左右,其一是可以提供良好的强光遮挡作用,其二是能够避免因为林冠过于繁茂发生光照不足,影响刺嫩芽生长的问题。

土层厚度必须要超过30 cm,刺嫩芽自身的抗旱涝和抗病虫害能力极差,所以要求栽培土层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和肥沃的土壤条件。另外,刺嫩芽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并不强,所以前茬不能有蔬菜种植经历,土壤最好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打理[3]。落叶松林下的环境适合灌木和藤本植物生长,这些植物都会成为刺嫩芽的营养争夺对象,所以要全部予以清除。刺嫩芽的萌蘖性要比一般的作物大,将其种植在落叶松林冠下时,刺嫩芽在优渥的土壤条件中能快速生长,当其植株过密时,也会出现新萌发植株和旧植株抢夺营养的情况,造成部分作物组织枯死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刺嫩芽的植株生长情况,保留部分生长旺盛的植株,同时清除过密的植株,避免刺嫩芽的植株之间互相争抢营养。

刺嫩芽水分不足会进行一部分的蒸腾作用,在该阶段刺嫩芽切口会进入部分空气,植株会发生堵塞现象,吸水能力会受到影响。这种状况会导致刺嫩芽出现水分失调,当发生脱水状况,枝叶会出现枯萎。早期脱水,即便是脱水时间较短,其体内也会发生恶性循环而逐渐萎蔫。如果脱水时间较长,那么内部会出现乙烯生成、膜活性下滑、膜透性加大等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脱水时间越长,乙烯的释放量也会越大。

刺嫩芽修剪后,枝叶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此期间,随着器官吸收氧气,也会逐渐释放二氧化碳,该过程也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随着温度的上升,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也会随之加快,其中衰败速度变化最为明显。大部分的植物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而鲜切花的最佳贮存温度大概在0℃,温度每上升10℃,腐败程度也会随之增长,幅度大概在2~3倍。因此对于刺嫩芽而言,周围温度越大,体内的碳水化合物消耗也会越快,当体内生成乙烯后,细菌的侵蚀速度也会有所加快,因此刺嫩芽衰老的速度也会更加明显。

在完成植株修剪环节后,刺嫩芽会逐渐面临衰老现象,其体内的干物质含量也会逐渐下降。原有的蛋白质、核酸、淀粉和糖分也会随之被消耗与代谢,还会较大影响作物的整体品质。对刺嫩芽体内来说,糖分属于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刺嫩芽最核心的能量来源。糖分在被刺嫩芽吸收时,主要是沿着椎管束,因此能够有效改善刺嫩芽的吸水能力,使枝叶始终保持饱满状态。除此之外,为了让刺嫩芽体内的细胞膜始终处于半透心状态,糖分的存在还会进一步延迟水与离子的渗透作用,有效控制刺嫩芽的衰老速度,也能让刺嫩芽始终都处于十分膨胀的良好状态,保持色泽饱满。最后,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糖分,刺嫩芽在糖分的作用下会让自身内部的水分始终保持平衡,在气孔被关闭后,水分的流失速度也会变慢,在该情况下如果能够用糖水对其进行处理,也能够有效延长刺嫩芽的插管寿命,也能真正保证储存品质,控制刺嫩芽的萎蔫速度,可进一步降低刺嫩芽失水速率和细胞膜的透水性。

2.2 育种处理

在刺嫩芽种子的选择上,要助于种子的成熟度、光泽度和种仁饱满程度,种植者必须挑选充分成熟、光泽度高且种仁非常饱满的种子作为栽培对象,在栽培之前,种植者要使用清水对刺嫩芽的种子进行漂洗,并筛选和剔除其中的瘜粒[4]。在完成选种后,种植者需将选好的刺嫩芽种子放入水温在35℃左右的水中浸泡,浸泡的总时长为7~10 d,在泡至2~3 d时要进行换水。完成浸泡后,不能立刻下种,刺嫩芽喜湿喜阴,一般选择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落叶松顶浆造林时进行播种,所以在种子沥干后,种植者要准备一个深度约50 cm的土坑,同时按照种子数量,准备5倍的湿润洁净河沙。完成准备工作后,种植者要将刺嫩芽与河沙进行混匀,在混匀完成后放入到深坑中,完成填埋后,再添加15 cm的自然土帮助刺嫩芽种子越冬。直到翌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方可取出埋于土坑的刺嫩芽种子,然后用清水淘洗,实现河沙与种子的分离,在完成分离后进行洗种。在洗种时,种植者要准备800~1 000倍液多菌灵和5 000倍液GA3,这些药剂的作用是为刺嫩芽消毒,增强刺嫩芽的抗病害能力,由于刺嫩芽种子在土坑中埋时间较久,未彻底苏醒,因此在萌动和发芽上可能会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对此可以将浸种的时间延长到24 h,彻底打破种子休眠。此外,为了确保种子不存在萌动不完整的情况,可以按照埋种时的做法,再次将种子与河沙混匀,在确保湿度为30%时将其放入室温为18℃的室内催芽,催芽常规的时间为7~10 d,但具体操作上以种子芽嘴开口露白为标准,如果芽嘴开口露白,即属于可播种状态,林区工作人员即可下种。

2.3 播种处理

刺嫩芽的生长性较弱,对环境的需求较高,在施种前需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强土壤肥力,农家肥选用氮、磷、钾的含量在15%的复合肥,用料为60 kg,肥料需要均匀地撒施于地表,并使用旋耕机进行拌匀,让肥料与土壤充分融合,完成后要清除土壤中的植株枝段、根茬和碎石等残留物,还要将所有直径超过2 cm的土壤结块捣碎,避免影响刺嫩芽的生长[5]。在进行播种前,种植者要给苗床进行浇灌透水,浇灌透水的时间可以选在播种开始的2~3 d,等到床面的土壤不会黏在种植者的鞋底时,即可开展刺嫩芽的播种工作。

刺嫩芽的播种讲求宜早不宜迟,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要尽快下种,常规下种时间为3月,根据落叶林的生长地海拔高度,又有上下旬之分,林地海拔不超过2 200 m,可以选在3月的上旬播种;海拔超过2 200 m,则需要推迟至下旬才能开始播种。在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播种量和密度,播种量要按照1.5 kg/667 m2的规格实施,出苗量和定苗分别保持在4.0万株/667 m2和2.5万~3.0万株/667 m2。

播种的方式分为撒播和条播2种。采用撒播播种,种植者要先用铁耙和扫帚等工具修整苗床,确保苗床的细致和平整,避免床面有不平、凸起等情况[6]。完成修整后将已经催芽过的刺嫩芽种子和细沙搅拌,搅拌用的细沙必须先经过清洁剂、消毒剂杀毒除菌,搅拌的比例为1∶7,搅拌完成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床面上,然后在使用腐殖土向床面均匀筛土,腐殖土的覆盖厚度在5 mm左右,过厚容易影响落叶松的生长。而采用条播播种,要注意开沟的方式,一般按照20 cm的行距横向开沟,沟宽和沟深分别为15和2 cm,完成开沟后要注意沟面处理,确保沟面的细致平整。

无论是采用撒播或是条播方式,在完成筛土压面后均要注意除草工作,刺嫩芽对营养的需求高,自身汲取养分的能力较弱,如果附近存在较多的野草,会抢夺刺嫩芽的营养,造成刺嫩芽枯死。灭草可以使用土壤封闭处理剂,剂量按照150~200 g/667 m2的比例进行喷洒,喷洒完成后注意修剪落叶松林冠,最佳的遮光率是85%,如果超过这个覆盖率,需要减少遮蔽刺嫩芽的枝叶,如果落叶松林冠的遮光率不到85%,可以使用小型遮阳网进行地表覆盖,以弥补落叶松林冠在遮光上的不足。在完成播种后的3 d,林区工作人员要检查刺嫩芽的种子是否正常出苗,如果发现出苗,要及时清除覆盖物,防止阻碍刺嫩芽的生长。

3 落叶松林冠下刺嫩芽的技术实施

3.1 完善种植制度

第一,林业单位要重点扶持刺嫩芽种植区在质量安全监测、种苗繁育林区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等工作,加大完善与担保机制糅合,扩大质量安全监测点,发挥林业单位职能。林业单位要分析种植产业行情和“林—菜”型复合经营模式需求,明确种植方向,发挥林区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因为刺嫩芽生长周期较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林业单位应将政策倾斜于种植保险体制,充分发挥林业单位在“林—菜”型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动作用。每年在刺嫩芽生产季节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开会讨论,帮助林区工作人员明确主导产业的方向,使其跟随林业单位规划发展种植产业[7]。

3.2 规模化种植

随着刺嫩芽种植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整个产业体现出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等特征。对于刺嫩芽种植而言,必须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如果防治力度不足,将可能发生更加严重的病虫害,主要的病虫害有蚜虫、地老虎、蛴螬、立枯病等。从刺嫩芽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来看,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蚜虫,加之林区缺乏专业种植经验,在病虫害防治上多采用的传统防治模式,从而埋下质量安全隐患。随着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林区单位可采用色板、诱捕器、杀虫灯等一系列先进的物理灭杀害虫设备,并结合当地刺嫩芽实际情况合理安装相关设备,全面改善整个刺嫩芽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此外,林区单位可以与当地农业科研部门合作,研发刺嫩芽无害化生产技术,并完善刺嫩芽种植产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和无公害种植技术,然后进行全面推广和培训。

3.3 重视设备的维护管理

当育苗技术投入使用后,想要保证其能够顺利工作,就必须重视设备的维护管理。林业部门要积极完善建设育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维修、保养育苗技术设备,及时排除掉潜在的隐患,使设备始终都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通常在育苗技术设备投入使用时,会出现管道渗漏等问题,而这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因而在进行设备维护时,要及时处理好管道渗漏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育苗技术的应用优势[8]。

3.4 精确施肥

育苗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施肥工作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目前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育苗技术日益先进,育苗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化和信息化。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后期对土壤肥力管理时,也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调控和检测肥力,确保能够进行精确肥力,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是准确掌握刺嫩芽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从而在大数据监测之下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而鉴于这方面的技术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在今后的育苗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以达到真正的精准施肥的目的,实现施肥技术现代化。

4 结束语

采用落叶松林冠下种植刺嫩芽的“林—菜”型复合经营模式,既能加强林业的生态建设,又能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栽植刺嫩芽时,要注意刺嫩芽的生长特性和发育要求,针对性予以看护,通过结合落叶松林冠为刺嫩芽创造生长优势,抓住育苗要点,合理利用林区环境提高刺嫩芽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以此帮助林业产业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落叶松种植者嫩芽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嫩芽
嫩芽的面积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初春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
阿尔卑斯山上的落叶松
我来了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