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猕猴桃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2-12-01韩世明高成密张佳乐王月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猕猴桃

韩世明,高成密,张佳乐,陈 美,王月霞

(六盘水市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猕猴桃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20 世纪初引种到新西兰,得以栽培并在全世界推广,被称为“水果之王”。中国猕猴桃科研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80年代的选育、栽培,从90年代末开始蓬勃发展,到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猕猴桃产量和种植面积大国,截至2017 年,全国种植面积24×104hm2,结果面积约16×104hm2。主栽品种约20个,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徐香、海沃德、贵长、红阳、金艳、东红。贵州省地处我国西部,当地地理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猕猴桃产业[1]。

1 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迅速

近年来,贵州省猕猴桃产业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六盘水市猕猴桃种植始于2000 年,已有21 年的历史,近年来,六盘水市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创建“六盘水生态原产地产品示范城市”为契机,通过“三变”+猕猴桃产业+乡村旅游模式,发展猕猴产业基地1.34×104hm2,形成了米箩、候场、阿戛、郎岱、大用5 个万亩(1 亩=0.067 hm2)猕猴桃基地和勺米至候场百里猕猴桃产业带,带动农户4.05×104户、14.86×104人增收[1-5]。

1.2 猕猴桃品种多元化

贵州省猕猴桃品种结构以贵长、红阳为主,东红、海沃德、金圆、和金阳等品种为辅。修文县陆续引进金阳、金圆、金艳等多个新品种。六盘水一直打造红心猕猴桃,以红阳为主,种植品种单一,也引进了东红,海沃德,金阳等多个新品种。毕节市大方县陆续引进了金圆、金阳、金艳等黄肉新品种,形成了绿、黄、红肉型合理搭配的发展格局。

1.3 显著的产业发展成效

1.3.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2012 年六盘水市先后出台了《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3155 工程”实施方案》《六盘水市特色农业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重点发展以猕猴桃、刺梨等为重点的山地特色农业。六盘水市猕猴桃从2000 年引种的20 hm2发展到2019 年的1.34×104hm2,由于猕猴桃产业的迅速发展,水城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连续5 年在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试中位列第一,以猕猴桃产业为主的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成为全省唯一获国家首批认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铜仁市江口县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已建成农旅一体化高标准猕猴桃种植示范园150 hm2,有机生态园53.6 hm2。2020年,修文县猕猴桃种植量达到1.11×104hm2。截至2020年底,贵州省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4.54×104hm2,产量约30.15×104t,已成为居全国第三的猕猴桃主要产区。

1.3.2 经营主体不断增多。

近年来,六盘水市猕猴桃企业发展到56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 家;基地规模在6.67~66.67 hm2的有5 家,66.67~333.33 hm2的有8家,333.33 hm2以上的有5家,形成了多元经营主体集群发展之势。其中,六盘水市农投公司等国有平台公司猕猴桃种植面积约4 000 hm2,占全市的30%,是六盘水市猕猴桃产业建设的发展先锋,公私合营混合所有制如六盘水猕猴桃集团公司、SPV 公司,民营企业等种植猕猴桃面积约6 000 hm2,占全市的45%,是六盘水市猕猴桃产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合作社和零星散户种植猕猴桃面积约3 333 hm2,占六盘水市的25%,是猕猴桃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修文县猕猴桃种植户已达6 000 多户,从事猕猴桃生产销售的企业达76家、专业合作社达96家。

1.3.3 产品品牌不断增强

六盘水市成功打造了“一颗红心走天下,万般弥意醉生活”的“凉都弥你红”区域公共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市已认证的无公害猕猴桃基地32 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水城猕猴桃”“郎岱猕猴桃”覆盖了水城县、六枝特区猕猴桃适宜种植区域,有机产品认证面积400 hm2。全市共有24 家企业获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出口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覆盖90%以上企业种植基地。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修文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修文县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 年8 月,水城县获批成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区”;2017 年6 月,六盘水市获批创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获得国家“猕猴桃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以“修文猕猴桃”为主导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不断提升,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贵州优质农产品”“贵州省著名品牌”等荣誉称号。2018年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认定。2018 年2 月12 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修文猕猴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0月3日,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选送的“红阳”红心猕猴桃拿到了世界园艺博会优质果品大赛金奖[1-6]。

1.3.4 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2013 年10 月以来,六盘水市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贵州省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成3 个猕猴桃产学研基地、1 个猕猴桃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基地,正在建设六盘水市猕猴桃技术实验站;与贵州检验检疫局合作,建成国家果蔬检测重点实验室。2018 年9 月发布了全省第一个市级地方标准体系《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涵盖猕猴桃的育苗、栽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储藏、包装等环节。在充分调研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2018 年10 月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30条具体措施。为了提质增效六盘水市出台了《六盘水市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吨产园”建设行动方案(2021年—2024 年)和六盘水市2021 年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吨产园”建设实施方案》。

1.3.5 信息技术不断运用

编制完成全市智慧农业建设实施方案,搭建了智慧凉都农业云展示平台,启动建设六盘水市市级农业云平台。六盘水建成水城县野钟、米箩2个农业园区物联网示范试点项目。2017 年8 月8 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修文县支行与修文县猕猴桃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

1.3.6 销售渠道不断拓展

努力提升猕猴桃产品附加值,六盘水市农投公司大力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品,已形成猕猴桃果酒5 000 t,饮料1 000 t的产能。2017 年,凉都“弥你红”系列红心猕猴桃果酒通过FDA 认证,拿到进入美国市场的准许。六盘水市农投公司研发的猕猴桃白酒系列产品,已经走向市场,六盘水市农投公司还与贵州省轻工所,贵州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猕猴桃果脯、果酱等深加工产品,增加猕猴桃深加工产品的种类,提高了猕猴桃的附加值。截至2018年,六盘水“弥你红”红心猕猴桃已远销到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猕猴桃销售渠道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展。修文县猕猴桃品牌“贵长”猕猴桃已远销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六盘水市农投公司不断加大与顺丰、邮政等物流企业合作,保证了鲜果的及时送达,通过抖音等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营销方式。一方面,线上主要与中国邮政,建行的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另一方面,线下渠道通过直营店、代理商和经销商来拓展国内外市场。

2 存在问题

2.1 病虫害严重

随着猕猴桃规模不断扩大,有害生物种类也在逐年增多,其危害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常见的病虫主要为溃疡病、软腐病、褐斑病、花腐病、叶斑病、甲壳虫、小实蝇、蚧壳虫等。猕猴桃溃疡病在蔓延,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逐渐在流行,褐斑病严重,实蝇危害逐年加重,有些病害存在偶联现象,如柑橘小实蝇、甲壳虫、溃疡病存在并发现象。猕猴桃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葡萄座腔菌、拟茎点霉菌、拟盘多毛孢菌、层出镰刀菌、链格孢属、间座壳属等,这些病虫害导致猕猴桃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

2.2 果园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大多数园区管理粗放,资金投入短缺,管理技术应用水平较低。贵州属于西部地区,农村仍然存在严重的贫困状况,绝大多数猕猴桃种植农户在猕猴桃管理上无力投入,缺乏科学指导。猕猴桃是一个技术门槛比较高的产业,因为不懂科学管理技术造成一些花费巨额投资建成的猕猴桃园长期失管,最后进入“失管—低产—失管”的恶性怪圈,猕猴桃先进技术推广力度和掌握程度不够。果农不熟悉猕猴桃栽培技术,导致猕猴桃生产受限。土壤管理措施落后,有些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均具有药效和杀伤作用,许多猕猴桃种植户已经放弃使用除草剂,但人工除草耗时耗力,并且效率不高,因此许多猕猴桃果园基地大多采用免耕法,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病虫害重,免耕法在高纬度地上土壤温度成为限制因素,作物产量不高,甚至下降。

2.3 品牌影响力仍需提高

全省猕猴桃品牌虽多,但影响力仍需提高,猕猴桃产品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修文县形成了以修文“7不够”“采上果”、六盘水“弥你红”“凉都圣果”等企业品牌,也成功开辟了港澳市场和台湾市场,品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总体影响力仍需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大多数公共品牌和区域品牌还不被消费者所熟知。

2.4 基础设施配置低

大多数猕猴桃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少,猕猴桃干旱严重,在果实膨大期缺水严重。山地环境导致猕猴桃种植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很难达到,再加上贵州天气的多变性,由于很多农户没有建设气调库,猕猴桃具有“七天软,十天烂,半月以后坏一半”的说法,而猕猴桃上市时期过于集中,鲜果大量腐烂,经济效益降低。我国猕猴桃种植基地基础设施配置一般仅有机耕道、生产便道、蓄水池、缺乏提灌站、排灌沟渠、产地冷库等设施。基地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差,遭遇长期干旱或暴雨天时,果农几乎无力应对。而产地冷库的缺乏、产业配套的冷链物流及加工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猕猴桃大上市时,果农不得不以较低价位出售,导致经济收入受影响。

2.5 缺乏规范采摘及加工设施

一些生产者为了抢先入市,率先占领市场,大量采摘未成熟的果实,导致贮藏中霉变率增高,同时流通货架期间及消费者购买后软腐病率也加重,导致猕猴桃质量不佳,并且早采后的果实坚硬、味涩,口感不好。后采摘的果实,由于缺乏贮藏保鲜设施,贮藏保鲜库和商品化处理车间配套设施投入力度不足,再加上分级包装、流通销售等环节效率低,导致猕猴桃耗率高、品质不稳定、可食性欠佳。

3 发展优势

3.1 猕猴桃营养价值高

猕猴桃生产迅速,投产早,嫁接第二年可结果,经济寿命长,长达40 年以上,种类多,大多果实都食。果实富含糖、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猕猴桃素有“水果VC之王”之美誉,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通常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 需求量的两倍多。猕猴桃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富含抗氧化性能的植物性化学物质SOD,据美国农业部研究报告称,其SOD 的综合抗氧化指数在水果名列居前,仅次于刺梨、蓝莓等,但是优于苹果、桃、梨、柑橘等日常水果。此外,猕猴桃还具有防癌、通便、帮助消化等多种功效,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保健营养水果。

3.2 优越的产业资源

产业发展首先要做好“产业选择”,产业要发展的好,要因地制宜选产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自然条件而导致产业发展不起来的因素。2014 年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六盘水市“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称号。修文县被业界专家称之为“世界上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之一”。贵州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负氧离子高,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高,昼夜温差较大,果期有利于猕猴桃营养物质的累积。这些条件为猕猴桃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猕猴桃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品种资源。由于贵州省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同品种猕猴桃比国内其他地区提前成熟,因为上市时间比较早价格优势明显。

4 对策

4.1 铸造品牌

打造强势品牌,大力培育“弥你红”等公共品牌,支持区域品牌,“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挖掘品牌内涵,科学评估品牌价值。开展品牌推介活动,不断提升猕猴桃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有关部门提出,企业要通过展开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品牌包装、宣传、推介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世界级猕猴桃品牌,并加大查处假冒产品力度,保证得来不易的品牌不受侵害。让贵州猕猴桃产品以“质量高端,产量稳定”的形象打入高端水果市场,把贵州猕猴桃产业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产业。

4.2 科学规划

选择适宜贵州省栽种的猕猴桃品种,主要栽培的品种“红阳、贵长、东红、金艳、海沃德、秦美、金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2017按照农业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等要求,创建水城、修文等6 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平台,结合各县市区的实际,统一规划区域、统一调运苗木、统一栽植标准,集中打造产业发展样板,整体带动产业体质增效。科学调整树形结构,提高产量;科学平衡施肥、调控土壤微生态;科学采用化学调控技术,调控猕猴桃萌芽。科学合理搭配亲和性强的雌雄株并适时栽植;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科学的施用农药、适时采收、分级包装。

4.3 增加销售渠道

加快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水果生鲜超市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启动建设一些农业云溯源、展示、销售、综合信息权威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提升猕猴桃产业的综合能力,利用市场网络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将贵州猕猴桃产品销售到各个地方。建设一些农家乐,发展每个地方独有口味的猕猴桃,以此增加收入并带动更多周边种植户。每年销售季节,一方面借助现有市场网络体系,一方面组织龙头企业和猕猴桃经销大户,开展直播销售,同时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利用大数据,加快推进“大数据+猕猴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平台,打造猕猴桃全产业链信息服务综合平台,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增强质量安全,扩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带动产业增收。同时,加强产地市场建设。贵州省在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同时兼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的优势。尤其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努力开拓销售渠道、加强猕猴桃品牌运作、强化猕猴桃产品营销,更好地促进猕猴桃市场的供需匹配。

4.4 严格规范采收过程

贮藏的成败决定果实质量的好坏,如果没有后期的保护就谈不上果实质量的优质。在采摘前检修设备,让冷库通风,专用库房消毒烟剂或高浓度臭氧密闭,果筐进行清洗,暴晒,与库房一起消毒。采摘时,采收人员需剪指甲,戴手套,从果梗与果实离层处摘下猕猴桃,轻拿轻放,避免产生机械损伤,尽可能避开雨天,雾天,带露水的清晨进行采收。采摘后控制好适宜的温度、湿度,要求贮藏温度为0±0.5℃;相对湿度为90%~95%,湿度不足时,应采用冷库内洒水,机械喷雾,挂湿草帘等方法增加湿度,以至于猕猴桃不被冷害、冻害、或失水。控制好氧气,二氧化碳的量,防止气体伤害。通过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硬度测定,将无病害、生理较一致的果实置于同一贮臧库内,减少果实质量的下降。不同品种、熟期、大小的猕猴桃应该分开采收和贮藏。

4.5 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虽然在国内农业生产仍是以农户为主体,但是各级基层组织要担负其引导和支持的责任。种植户水平不高,对当地产业的市场认知和判断能力低,各级政府应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向农户宣讲猕猴桃采摘时应该要注意的技术关键点,积极与农户交流合作,向他们传授一些栽培管理技术,如何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如何预防猕猴桃溃疡病、如何帮助猕猴桃进行人工授粉技术等,培养一批专业从事猕猴桃产业的果树技术人员,加强农技培训并选派优秀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引导农户积极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种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猕猴桃种植户申请资金和项目。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必要资金数量,改善地区发展的生产的基础条件,可以支持相应的猕猴桃产业项目资金,修文县的冰雹灾害较多,应在多发区域增设防冰雹炮台,防雷网等措施。各级政府还应当以政府信用和财政资金为担保,通过协议和合约,将企业利益、合作社利益、农民利益紧密联合起来,同一些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打造贵州特色猕猴桃产业,实现投资企业收益,果农增收的格局。投入种植基地配套性贮藏冷库建设资金,全力推进冷链物流建设,以延长猕猴桃贮藏时间和保障品质,打造优质服务平台,有效缓解猕猴桃鲜果大量集中上市带给种植户的销售压力,增加产品货架时间,调节市场淡旺季,形成周年供应,满足消费需求。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猕猴桃
一线光阴入洞中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提取猕猴桃的DNA
让猕猴桃“跑”起来——眉县猕猴桃产业“销售链”调查
山的国度
My Room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猕猴桃催熟日记
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观考察城镇建设
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