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观察法之用手触

2022-11-29高晶雪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触感手电筒指尖

高晶雪

“丁零零——”作文沙龙时间到了,高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鼻子闻世界,用耳朵听世界,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双手帮助我们触摸这个新奇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挑战一下用双手‘看世界,怎么样?”看着同学们一脸疑惑,高老师在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篇习作:

那天晚上我正在桌边写作业,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突然停电了,整间屋陷入黑暗。

黑夜放大了我的想象力,这可不是好事,窗外隐隐约约的风声在我心里卷起一阵恐惧。我想从书桌边起身,滚烫的温度瞬间刺痛了我的手指,这是妈妈夜班前给我倒的热牛奶。我原地缓了会儿,直到指尖的烫和麻逐渐减弱,手挨着床沿一点点挪动身子向前摸索,光滑的手感带给我一些安全感——是衣柜,而衣柜旁边就是门。

来到客厅,我像熊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来回摸索,因为害怕,手心沁出细密的汗,感觉墙面也涩涩的,墙上或许有一个个小手印吧。正分神,手不知道碰到什么,指尖传来痛感,我小心地伸手向前探,粗糙的,有颗粒的,圆形的,是花架上的仙人掌。我气极了,好你个仙人掌,连你也和我作对!没走几步,手抵到软糯糯的沙发,它带走手心的粘腻,我蹭着沙发向储物柜的方向前进,突然,手指尖凉凉的,再一摸,方方正正的棱角。我顾不上硌手,急忙用力推开储物柜,伸手摸索,滑溜溜圆鼓鼓的零食袋,坚硬的火山石……众多杂物从我手中滑过。我摸到了冰凉的金属圆柱体,感受着掌心一条条整齐的纹理和突出的滑动开关,这让我激动极了,找到手电筒了!

“啪”一束光洒向客厅,我也悄悄地把心咽回肚子里了。

小霖像是发现了什么,迫不及待地说:“这篇习作中写了小作者手部的触感,比如冷、热、光滑、粗糙等,这就是高老师说的用双手‘看世界呀!”

高老师笑着问:“同学们,这篇习作的题目叫《停电之后》,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小作者是怎么用双手‘看世界的。”

桐桐想了想,说:“第2自然段,小作者独自一人在家,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他通过手指烫和麻的感觉‘看见了热牛奶,然后把这个场景写下来了。”

小嫣补充道:“大家看,小作者通过光滑的触感判断出自己摸到衣柜了,这不就是小手的功劳吗?”

“小作者来到客厅后,手还帮他看见了许多东西呢!有仙人掌花盆、沙发和柜门。手摸到这些东西时,都给小作者传递不一样的感觉——疼痛、粗糙、软糯、冰凉、硌手,小作者通过触感就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了,他就这样一步一步摸索,即便是在停电的环境下,也‘看见了客厅的摆设,并且找到手电筒啦!我好像也跟着小作者一同摸黑找了一次手電筒。”琪琪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不禁为她鼓掌。

小思也受到启发:“小作者最后才准确无误地找到手电筒,原来是因为手已经‘看见手电筒的样子了。”高老师小结道:“同学们说得很全面,找手电筒这件事完全是在黑暗状态下进行的,小作者能比较顺利地找到它,是因为双手在摸索的过程中给了小作者很多提示。我相信同学们的双手一定和小作者的双手一样能干,接下来我们试着进行‘指尖漫游猜猜猜的活动,看谁的双手最会‘看世界。”

高老师准备橡皮、纸巾、抹布等物品,同学们尝试用双手‘看物品,看谁的双手‘看得准。

“这个东西,手刚刚摸上去是比较干的,但是再用力按一按,有一些湿,有的地方很柔软,但是有的地方有一些硬,细细摸,有一些颗粒呢!”

“是咱们班的抹布!”

“这个物品,有一些Q弹,但是表面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眼儿,使劲拿一会儿,会觉得有点黏。”

“这是橡皮!”

……

“孩子们,除了具体的物品,手还能帮我们‘看到季节呢?不信,就来读读小雨同学写的《探春》习作片段吧:

今年,我触到了春天。空气中的风不再裹挟寒冬的凛冽,它轻柔,带着一丝暖意和花香,轻轻拂过我的脸庞。手在草地上细细摩挲,掌心被柔软的东西调皮地挠过,有些痒,还有些湿润的露气,是一两株嫩芽破土而出了。把手伸进小溪中,水温虽有些凉,可也不至于冻成‘胡萝卜了,有小鱼着急赶路,脊背蹭过我的手指,滑溜溜的,转眼就不见踪影!春笋早早就冒头了,正新奇地打量着世界,可我的脚却遭殃了,它的头硌到我的脚啦!

这个世界呀,又要热闹起来啦!”

“真没想到,我们的双手能帮我们‘看到这么多春的足迹,小雨同学的脚也感知到了春笋的成长,我好像也跟着小雨看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了!”安安被初春的景色陶醉了,同学们也被她感染,认真地听着。

高老师最后总结道:“我们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添加有关触感的描写,能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特点,同样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感触,用双手甚至双腿、双脚等都可以‘看世界,感受世界的别样魅力!”

猜你喜欢

触感手电筒指尖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舒适一角
模拟触感屏幕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古旧手电筒的“新”故事
指尖童话
神奇手电筒
触感哥本哈根
软硬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