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022-11-28王博维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培养

王博维

摘要:教师要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始终。首先课前的前置性作业可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初中数学几何知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知识的构建;最后在课后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延展课堂知识,做到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初中几何教学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把握教材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充分通过动手操作来构建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结构,将所学到的初中几何知识内化为数学能力。

一、前置性作业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自主预习初中数学几何知识。

学生的自主预习在初中几何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初中几何的教学特点也决定了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才能逐步掌握知识形成的规律。教师要充分利用几何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几何知识内容。在学生自主预习阶段,教师让学生摆一摆放一放,寻找几何知识形成的规律,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预习布置相应的动手操作任务以及动手操作所要完成的目标,既让学生向自己的动手能力发出挑战,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新知形成过程当中的思维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创造力和动手创新意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采用三根长木棍去操作摆放,体会在何种情况下其中两根木棍平行的动手操作任秀,同时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材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和想象平行线判定的方法,并了解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概念。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摆放,感受到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同时结合教材教学内容试着写一写简单的推理过程。这样的课前自主预习有些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就能够掌握了大部分的新授知识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还不能理解的部分,也可以在课前整理出来交给老师,让老师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讲解部分进行讲解。

二、课堂上教师要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将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形成的经历者已经成了初中数学老师的共识。当学生在课前已经主动进行自主预习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动手操作成果以及动手操作的思维过程,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同学共享。除了将课前的动手操作内容在课堂进一步展示之外,教师也可以提出新的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相互结合,空间观念以及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都会获得长足发展。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的动手操作以及预期成果,教师对原来的课堂教学设计要进行适当的微调。为了论证等腰三角形两条线段相等以及线段垂直是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标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前后桌为单位自主组建合作小组,在合作小组中继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交流的形式进一步验证自己课前自主预习思考所得。结合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再让其中1-2组合作小组去展台进行动手操作的展示,让学生去演绎和类比,动脑归纳和总结。过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指导变成了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为主体的学生课堂,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创造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主体化的思想精彩纷呈,个性化的思维让学生逐步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知识结构构建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考和动手操作变成了主要活动内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同学们的课堂生成,教师也要为学生开拓自主动手操作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能够逐步将知识结构体系内化为数学能力。

三、课后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课堂学习知识,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

学生的数学意识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要和数学意识以及数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有些抽象的数学几何知识通过动手摆一摆、搭一搭、建一建、画一画组成生动形象的实物摆件,学生不仅对数学几何知识了解得更为深刻,而且通过动手操作甚至与制作学具让学生能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把握得更为准确。因此在课堂新授课之后,教师可以继续组织学生完成课后的动手操作,动手操作不仅仅局限于实物操作,还需要有画图等几何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几何知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新授课完成之后,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研究多边形性质的基础较为重要,在课后学生继续通过动手操作去研究相似三角形的一系列性质,从而能够熟练去计算角、边、周长和面积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的過程中掌握数学知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提出不同的课后动手操作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数学动手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达成不同的目标,从而都能获得数学能力的成长。

总之,在初中数学几何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让初中几何的学习有了支撑,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现有动手能力布置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每一次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获得长足发展,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张彬.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分析[J]. 考试周刊, 2021(10):60

[2]徐柱.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探析[J]. 数学教学通讯, 2021(22):34-35.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