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津县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思考

2022-11-28赵静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乡村振兴

赵静

摘 要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地区多元经济结构构建的关键路径,也是农村发展的驱动性力量。探究产业结构融合的组织模式及策略建构,对于调整农村地区未来的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为推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于宁津县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提高数字化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核心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 产业融合;乡村振兴;驱动路径;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8.042

城鎮化发展使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三权分置及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适应城镇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产业融合是一种生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产业发展结构,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借助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完成产业网格结构的构筑,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基于此,结合宁津县发展现状,针对当前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1 现状

1.1 构筑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产业融合能有效驱动农村地区发展。宁津县为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自2019年开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构筑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宁津县累计投入10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农田水利、交通。2)农业育种。宁津县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小麦良种加工自动化企业,建立了宁津良种智库,通过共享共建的形式,在村级单位中成立了大量的育种组织,发展出100多个育种专业村。全面建设“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实现了良种科研、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3)农业现代化。主动与当地的互联网公司及农业机械公司进行合作,建立高标准农田,借助“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模式,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融合发展。4)农业商业化。着力推动蜜薯产业发展,建立了蜜薯合作社,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1.2 构筑数字化智能集约生态体系

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宁津县借助数字化农业建设,推动构筑智能集约生态体系,实现产业融合。1)推动一二产业融合。宁津县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县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了智慧农业生态管理机制,通过大数据资源整合,搭建了“农机+农艺+农业生产”的信息平台。2)拓展营销渠道,延伸产业链。积极推动宁津县电商产业发展,带动农业采摘、游学及各类生态旅游活动。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及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3)数字化农业生产。借助可视化屏幕、现代农业监测机制,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动态跟踪。

1.3 构筑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创新机制

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宁津县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了措施。1)在全国首次开展了“企业+政府综合管理”的工农业融合发展模式。2)建立了农业现代产业园,以民天农谷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采用“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管委会下设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发展3个工作专班,明确管理、建设和运营主体。3)依托宁津县独有的杂技文化与蟋蟀文化,构建“文化体验+旅游服务+田园综合体”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拓展三产融合深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数字化应用模式缺乏创新性

目前,宁津县虽引入了大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的相关内容,搭建了产业融合工业园区,以促进产业发展,但在数字化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1)缺乏基于三产联合互动的信息系统平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及结构性连接。2)缺乏基于产、供、销等不同环节的协同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主导的环境下,宁津县现有的大数据及智能化应用系统较为传统,主要用于自动化录入分析农户行为、农户生产及工业企业销售情况,缺乏对农业生产、市场销售、全域旅游等产业链的协同整合。

2.2 缺乏社会资本

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充足的资金是保证产业发展持续、稳定的基础。目前宁津县虽建立了综合产业园区,但产业园区仍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型企业,导致产业园区发展后劲不足,无法带动农业发展。而现有的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和政府投入,农业利润较低。

2.3 缺乏基于农业产业的核心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是宁津县农村三产融合的核心。但当前宁津县农业产业虽实现了一二产业和一三产业的互动,但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小,农业产业无法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充足的基础生产资料,第二、第三产业也无法为农业产业赋能。在一些产业园区及农业合作社中,农业要素与其他元素对接不完善,导致产业融合的相关带动作用较弱。例如,农业对于全域旅游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电商平台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单独作用于服务业、工业,农业、服务业、工业未实现有机融合,导致产业融合难以形成合力,影响较小。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数字化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3.1.1 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宁津县目前产业融合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可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实现小麦种植、玉米种植、红薯种植及蟋蟀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的有机连接,实现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建立多元网格化的数字产业结构体系,如基于小麦种植和玉米种植的农产品深加工网、基于红薯种植的产业链衔接网、基于蟋蟀养殖的全域旅游网。1)在农产品深加工网中,通过小麦大数据、玉米种植监测及大数据市场动态模型,评估未来3年内的初级产品和不同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例如,在食品需求紧俏时可选择加工食品,在养殖饲料需求紧俏时可选择加工饲料。2)在红薯产业链中,通过引入电商平台,与农村电商实现有效连接,借助网店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新媒体营销平台,打造特色红薯品牌。3)在蟋蟀养殖方面,对接住宿、旅游、农家乐等第三产业,举办蟋蟀文化节,通过线上传播的方式,增强产业影响力[1]。

3.1.2 落实“数商兴农”工程

为全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宁津县需结合现有资源,基于国家政策,充分落实“数商兴农”工程,保证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1)建立从农业生产到产业融合的数据监督控制机制。通过大数据天气预测、数字化病虫害监测、数字化销售平台的搭建等,做好全流程的种植产业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标签溯源”的方式,保证所销售和加工的农产品可以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种植人员,实现绿色生产。2)建立多平台农业连接机制。通过整合农业与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推广特色农产品。积极与电商平台、上市企业进行合作,完成农产品期货交易布局,实现网络零售与大宗产品销售一体化的綜合交易模式[2]。3)基于现有的线下平台和线上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宁津县政府部门需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沟通与交流,共同建立农产品交易网络,将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短视频电商、社交电商、众筹、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全国产业基地等交易系统整合连接,实现“产销直达”“农宅对接”。

3.2 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农村地区的资金引入和产业完善。因此,在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宁津县需以农村地区的现有资源为抓手,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1)与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在宁津县的主要推广机构进行合作,由县级财政出资,打造宁津县智慧产业示范园区,对接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带动作用,提高宁津县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2)积极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与本地各大高校密切合作,引入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促进当地大数据产业链建设。在现有三产融合政策基础上推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发展,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各村为单位,建立特色经济圈,打造“一村一品”[3]。

3)突出改革创新赋能。在农村土地流转及“三权分置”基础上,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强社会资本在农业领域的参与度;与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合作,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贷款,建立政府信贷担保机制,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引入PPP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化产权制度,盘活农村资源,形成城乡双向流动;以各乡镇为单位,探索股份制政府合作社建设,吸引农民入股参与镇级三产融合项目建设,整合资金,围绕乡镇、农场产业发展实际,助力产业项目发展。

4)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参与协调与当地银行、保险公司及社会企业的合作,建立农业保障专用资金,为从事三产融合的企业及农户提供切实的保障和充足的资金;简化审批手续,引导当地居民及大学生积极创业;对在农村地区创业的人员及驻扎农村地区的企业,给予引导、支持和补助。

3.3 建立农业核心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

3.3.1 建立基于农业的基础项目联动

3.3.1.1 建立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衔接机制

1)结合宁津县特色,推进采摘园、农家乐、攀岩、漂流等项目建设。以蟋蟀为核心,推进蟋蟀旅游节建设,打造斗蟋蟀、赛马、篝火表演等旅游观光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在观看斗蟋蟀和其他表演的同时,购买蟋蟀和特色农产品。2)在资源培植方面,将一批认同理念、遵从规划、懂得经营的村民返迁,使其在经营传统产业(蟋蟀培育、斗蟋蟀、养殖、酿酒作坊等)的同时,实现乡村地区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复兴。3)深入挖掘蟋蟀历史文化,将其与当地特色的体育文化、音乐文化(地方小调)相结合,建立免费教学班,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回头率。4)将农产品丰收节、蟋蟀文化节与旅游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农业相结合,带动当地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发展。

3.3.1.2 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产业衔接机制

基于当前的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村地区优越的资源环境,建立生态旅游景区、影视基地或写生基地等,并通过网红模式进行短期推广,通过打造休闲品牌,实现热点效应的长期延续。在完成农业产业基础建设后,推进餐饮、住宿、基础性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一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借助民俗文化建立特色文化街区,实施农村造景,保证创新性和互动性。例如,玉米迷宫、秸秆编织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购买特色文化产品,实现农业+综合服务产业衔接机制的有效建立[4]。

3.3.1.3 建立农业+制造业联合衔接机制

推动农村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及相关部门人员素质,完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同时,与制造业企业开展合作,依托现有农业体系,推进农机制造、新能源农业交通工具等产业发展,开拓和深耕农村市场,形成宁津制造品牌。

3.3.2 建立基于农业的拓展性项目联动

1)构筑产业融合新结构。宁津县可立足区域生态优势,发展除小麦、玉米产业外的其他种植产业,如中药、油菜、苹果等。成立专业技术团队,考察评估农村地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明确不同区域的种植产品类型。同时,成立专门的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培育新型农民;建立技术人员帮扶制度,将相关帮扶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5]。2)促进产业融合新功能。宁津县可依托现有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通过政府注资的方式,建立集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融合中心,如技术培训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物流中心、智慧农业指挥中心等。3)实现产业全驱动。构筑“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共享模式和“1+N”合作社管理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品牌及相关生产资料的统一集中供给,由宁津县政府和农业部门负责协调,针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企业,提供免费的生产资料供给服务,通过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6]。

4 结语

产业融合是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阐述了宁津县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对策。宁津县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仍存在产业深入融合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较低、招商引资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农业产业的核心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缺乏规范的产业衔接机制4方面问题,需进一步从构筑基于数字化建设的融合驱动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主导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构筑系统化的规范性产业衔接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有效促进宁津县三产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戈,吴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究[J].文化产业,2022(21):139-141.

[2] 刘敏楼,姚畅,叶蓉,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论框架与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77-86.

[3] 彭影.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减贫效应:基于农村数字化与教育投资的调节作用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3):28-40.

[4] 王珂珂.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J].产业创新研究,2022(12):44-46.

[5] 刘学敏.在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脱贫地区乡村振兴[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2(2):3-15.

[6] 孟凡钊,董彦佼.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的现实意义和实现机制[J].农业经济,2022(6):12-14.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