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小儿静脉穿刺方法回顾性探讨

2022-11-28林晓燕刘杨陈莉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17期
关键词:进针单手成功率

林晓燕,刘杨,陈莉(通信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广东广州 510370)

静脉通道是常用的给药途径,静脉穿刺成功是建立静脉通道的关键环节。国内有关研究报道,在常规操作下,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不足80%[1]。与此同时,小儿四肢浅静脉细,患儿易哭闹、躁动,操作配合度差,不仅会导致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还会因多次穿刺增加患儿疼痛程度以及家属不信任度,进一步增加医疗投诉风险[2],且会增加多名护士配合,从而耗费人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常采取二级防护,在此工作状态下,护理人员视线及手部操作敏感性均受影响,给常规静脉穿刺操作带来一定困难[3]。因此,提高小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发热门诊儿科护理工作重要的改进工作目标。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单手送管法配合关节部位固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小儿四肢静脉穿刺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4—6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3±1.81)岁;平均体质量(17.63±2.81)kg;穿刺部位,手背静脉20例,桡静脉 16例,足背静脉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3±1.51)岁;平均体质量(18.83±3.32)kg;穿刺部位,手背静脉17例,桡静脉 18例,足背静脉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操作方法

操作前,向患儿家属解释静脉穿刺的作用,并告知患儿可能出现疼痛、哭闹、出血、一次静脉穿刺不成功等风险,争取患儿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1.2.1 血管暴露方法

选四肢静脉的手背静脉、桡静脉、足背静脉等,先下垂拟穿刺上肢或下肢,血液充盈静脉后,用大拇指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推压穿刺血管,然后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血管暴露。

1.2.2 穿刺方法

两组进针角度选择:根据不同部位的静脉选择不同的进针角度和方向,桡静脉进针角度为15°~20°,针头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手背及足背浅静脉进针角度为10°~15°,针头进入皮内后,当进针的阻力减小、有落空感、见回血时,将针头平行向前推进少许。

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进行四肢静脉穿刺:右手持针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5°~10°,继续进针0.2 cm,左手固定套管座,右手后撤针芯约0.5 cm 后,左手持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右手将针芯全部撤出,最后敷贴固定并标注留置时间。

观察组采用单手送管法配合关节部位固定进行四肢静脉穿刺:左手固定穿刺关节部位(取上肢静脉则固定腕关节,足背静脉则固定踝关节),右手拇指与示指固定好套管座,右手中指稍稍用力退出针芯0.5 cm左右,右手拇指与示指持套管“Y”接口处,将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随后左手拇指固定套管座,右手将针芯全部退出,最后敷贴固定并标注留置时间。

1.2.3 静脉穿刺人员

两组均由从事急诊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进行静脉穿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及家属满意度:其中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以扎止血带开始计时;家属满意度采用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

2.2 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比较

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为(1.20±0.11)min,短于对照组的(1.80±0.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5,P=0.000)。

2.3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03)。

3 讨论

静脉穿刺是保障药物静脉输注顺利的关键环节。一次静脉穿刺成功不仅能为疾病救治赢得时间,还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风险。但学龄前期儿童易受陌生医疗环境影响,常表现出躁动不安、哭闹等[4],配合度差,有文献报道,患儿配合度差是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5-6]。此外,小儿血管细、管壁薄,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7]。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常采用二级防护,因防护服密闭、容易出汗,给护理人员手部操作带来影响,同时面屏可能会起雾,造成视线障碍,更是提升了静脉穿刺的困难程度[8-9]。因此,快速、准确的静脉穿刺是发热门诊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临床静脉穿刺手法主要有单手送管法、双手送管法[10]。有文献指出,单手送管法穿刺优于双手送管法[11]。但也有研究指出,与双手送管法比较,虽然单手送管法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补送管情况[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友红等[13]研究结果相似。分析主要原因为,与双手送管法比较,单手送管法的优势在于进针与退针芯无需换手,避免了换手过程中出现针头滑脱导致的穿刺失败,同时采用单手送管法时另一只手可以固定患儿穿刺静脉邻近的关节部位;与单纯单手送管法比较,配合关节部位固定,一方面可保持穿刺血管部位的稳态,另一方面有利于暴露穿刺血管,便于进针和退针芯以及选择更好的进针角度和速度,从而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发热门诊采用单手送管法配合关节部位固定对患儿进行四肢静脉穿刺能够进一步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缩短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操作时间。

猜你喜欢

进针单手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高级巡逻战术之单手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