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思考

2022-11-27田秀英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云冈矿审计部

品牌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舞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文/田秀英(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云冈矿审计部)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断转型,财务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财务内部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内部控制既能够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流程优化,帮助财务管理实现转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相关概念

财务活动是记录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基础,财务部门也是企业组织架构中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完善,企业的经营将存在较大漏洞,甚至产生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财务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能够通过既定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完善各项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达到既定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常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当前,部分企业全体员工还没有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要求在企业内部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管理层也没有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甚至部分企业内部还存在舞弊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各项财务资源的安全与完整无法得到保障。

(二)风险管理乏力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通过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并针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机制进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但是当前很多企业没有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的各层级人员不了解财务风险发生的关键点,企业也没有针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应对等环节制定完善的管控措施,当风险发生将给企业造成严重后果。

(三)控制活动不完善

财务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落实的具体环节,企业针对内部的主要环节,制定全面、规范的控制程序,确保企业财务控制要求顺利达成。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不完善,企业没有针对会计控制、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程序,企业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阻碍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四)信息和沟通不畅

信息与沟通要求企业对各类信息全面收集,但是很多企业的信息收集机制不明确,企业内部与外部客户、供应商没有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导致企业的各类信息无法得到顺畅沟通,阻碍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五)内部监督不足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监督,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仅由财务部门进行监督,导致财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无法落实监管工作的要求,加大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提高管理层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首先,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层转变思想,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转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传统的企业管理认为,只需要财务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就实现了财务内部控制,没有认识到财务流程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环节,在设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时,财务内部控制具体的实施工作无法得到统筹。因此,企业管理层要树立财务内部控制意识,通过上行下效,让全体员工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并在工作过程当中主动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其次,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将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设计具体的管理方案,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减少员工之间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误解与信息差。企业从上到下各层级人员都要主动学习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努力推进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1]。

第二,建立企业内部的反舞弊机制。反舞弊机制就是要促使财务内部控制发挥应有的效果。舞弊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包括侵占企业资产、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或记录等,企业需要通过反舞弊机制,避免财务管理过程中舞弊导致资产流失的问题。企业需要通过健全反舞弊机制,明确企业内部各层级人员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与权限,规范舞弊的调查程序与补救措施,全面识别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流程与管理特点建立反舞弊数据库,明确反舞弊的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并对企业的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提出诚信要求,在内外部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当发现舞弊问题时要第一时间揭发,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同时企业需要在内部完善舞弊调查程序,可以聘请法律、内部审计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舞弊调查,针对舞弊调查结果予以反馈。最后,企业需要将反舞弊融入企业文化中,并将企业文化积极宣导给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通过发放职工手册以及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要求,并通过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的要求,在企业内部让全员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当发现财务舞弊问题时,要及时向全体员工通报,发挥警示作用。

(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组建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首先,企业需要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分析,结合人力资源规划,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可防可控,从源头解决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招聘,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需求制定招聘计划,通过高校招聘与社会招聘等方式招聘人才。最后,企业要建立一套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开发机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调查企业对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并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企业需要分析风险培训工作的方向,合理确定风险培训工作的要求。

第二,针对风险的识别机制予以完善。企业需要健全风险评估流程,通过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完善企业的风险识别机制。在风险识别时企业也需要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确定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充分听取各层级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确保各部门的员工了解风险管理的政策,并通过签订风险责任书等方式确定风险管理工作任务[2]。企业需要对各类可能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评估。定量分析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要求数据具有函数关系,通过敏感性分析等分析方式定量分析。当定量数据难以获得时,可以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开展分析。定性分析要求相关分析人员具有专业支持,并对风险结构合理确定。

第三,在确定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基础上,需要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采取规避、承受、降低、分担等风险管理措施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对于不从事某种特定活动就能够规避的风险,应该采用风险规避的方式予以应对,例如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方式避免会计人员接触现金,从而规避现金被挪用的风险[3]。对于采取某种方式就能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应该采用风险控制的方式予以应对,例如企业通过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分析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盘盈、盘亏的问题,从而针对反馈的问题建立相应的管控措施,避免账实不符的情况。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较低且影响程度较低的风险,对企业无法产生实质性影响,可以采用风险承担的方式应对。

(三)改进业务流程

第一,提高会计控制能力。首先,明确岗位责任。企业需要针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对财务部门内部的岗位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关键岗位要执行定期轮岗机制,对企业财务人员每年年末定岗定编,明确财务部门内部各岗位的工作要求与工作职责,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避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4]。其次,优化资金支出的审批流程。企业需要针对资金支出落实授权审批机制,针对不同项目明确个人审批还是集体审批,例如针对五万元以内的资金支出,仅需要由企业的总经理审批通过即可开展,对于五万元以上的资金支出,需要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以集体审批开展审批。企业的会计控制是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在内部明确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针对控制的关键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授权审批机制的要求,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得到审批方可开展。

第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首先,企业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职责,通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管理体系,结合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企业内部的权责分配机制,落实各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其次,优化固定资产的采购与验收程序。固定资产在采购活动开展之前,需要明确固定资产采购的申请流程与审批权限,对重大固定资产采购通过招标的方式开展。在固定资产验收时,企业需要完善验收管理办法,针对采购发票、产品说明书、采购合同等进行逐一核对。再次,在固定资产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编制固定资产管理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来源、验收等方面的情况,并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办法,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保养,对于大修需要选择专业的厂家或者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消除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隐患,并在企业内部完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计划。此外,优化固定资产的盘点。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制定盘点规划,定期开展盘点,并将盘点结果计入盘点清单,对账实不符的要及时处理,并出具盘点差异分析报告,经过严格审批进行账面调整。最后,优化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在处置时,对于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填写报废清单,在履行审批程序之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而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要求由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方可处置。

(四)畅通信息和沟通

信息和沟通要求企业将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高效传播,通过信息沟通帮助员工了解自身的情况,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外部信息沟通方面,要及时收集外部客户、供应商等方面的信息,例如通过收集客户的信息帮助企业及时优化赊销机制,避免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5]。在企业的内部信息沟通方面,企业需要针对财务信息以及财务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高效的沟通,让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并主动配合财务工作,通过信息沟通实现企业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强化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体系要求对财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失效,因此需要通过内部监督机制发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企业要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监督的职责,发挥内部审计委员会在内部监督工作中的职能,并针对企业财务工作各环节明确审计工作目标,避免企业财务风险产生,针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领域进行重点审计,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全员高效配合,通过财务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还能够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因此企业需要针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除了本文所介绍的管理要求之外,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不断优化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舞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