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关于血液黏稠的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2022-11-27

人人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黏稠度高血脂视神经

天气越来越冷,不知道小伙伴有没有注意保暖呢?今天要带大家了解一下血液黏稠。血液黏稠症状平时不太明显,容易错失最佳预防时期。

什么是血液黏稠

经常听到有人提到血稠,但却不清楚血液黏稠是什么,还有一些人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为一谈,这其实不是一回事。血液黏稠也被称为血稠,在医学上叫高黏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血液黏稠≠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脂水平偏高,而血液黏稠是指血液黏稠度过高。

人体的血液黏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多种因素影响,血液黏稠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中,轻微的血液黏稠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血液黏度超过一定的界限便会影响健康。

血液黏稠的症状

1.晚上清醒,起床头晕 血液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会头晕目眩,跟普通人睡醒后精神抖擞完全不一样,但一到了夜晚就精神状态很好。

2.下蹲困难,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 血液黏稠的人大多超重,这些人蹲下来很费劲,即使蹲下也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这是因为人在下蹲时,血液回流心脏的比较少,如果血液黏稠,肺、脑等脏器还会缺血,引起呼吸困难。

3.午饭后困倦 健康人午餐后都会犯困,但血液黏稠所引起的午后困倦跟它有所不同。血液黏度高的人午饭后特别犯困,如果不休息,整个下午就没精打采,这是因为血液太过黏稠,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4.阵发性视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不差,但偶尔会出现视力模糊,可能跟血液黏度有关。血液黏度过高,血液不能及时给视神经输送养分,视网膜和视神经会短暂出现缺血,引起视物模糊。

导致血液黏稠的原因

寒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寒冷的刺激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凝血块。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像古代支撑国家运转的大运河,奔腾不息地为全身器官输送营养物质。而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如果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会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脑等器官的供血。

除此之外,还有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如:偏食、膳食不均衡,长期食用过辣、过咸及油腻食物;睡眠不足、劳累过度、压力过大等会引发短暂的血流不畅;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降低血液流动速度;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会引发慢性血液黏稠症.。

预防方法

1.多喝水 很多人血稠是因为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所致,夏天这种情况尤为明显。饮水可使血液变稀,但要讲科学,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 小时、晚间就寝前可喝水约200 毫升。

2.多放松 中青年血稠往往与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有关。建议放松心情,疏解压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3.戒烟酒 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所以希望大家戒烟限酒。

4.定期献血 符合献血条件者定期参加无偿献血,能够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程度。同时,定期献血能够刺激人体加速造血,使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转载自太原市血液中心公众号)

猜你喜欢

黏稠度高血脂视神经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