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车险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车险综合改革背景

2022-11-26赵茂植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车险经营主体

李 韬,赵茂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重庆 400025)

我国车险市场经历了多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了条款费率市场化、产品保障扩大化、附加费用合理化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常态化等目标。但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顽疾,市场主体非理性竞争、持续健康经营管理能力薄弱、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立足问题导向的车险综合改革(以下简称“车险综改”)实施一年多以来,“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基本达成,行业高质量发展虽初见成效,但也面临挑战。

一、车险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

车险作为我国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是人民群众基本风险保障需求最大的险种,是保险发挥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车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改善车险市场产品供给。当前国内市场商业车险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通过完善示范条款并创新产品,可以有效丰富市场供给;通过深化车险改革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改善低效的价格竞争,促使市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夯实市场主体经营能力。财险公司需要持续提升科技化运营水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技术开展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创新;借助线上化等模式提升面向终端客户的承保、理赔服务能力;提升风险定价、客户细分和反欺诈等核心能力。

三是强化监管指导引导作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监管部门尊重市场的自我调控作用,同时加强对行业发展的指导引导,进一步完善“管住后端、放开前端”的监管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完善车险条款费率回溯制度、准备金管理制度和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高对车险行业的系统性监管水平。

二、“车险综改”推动车险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在中国银保监会的统筹谋划下,“车险综改”以惠民利民为改革目标,坚持全面系统的改革观念,坚持积极稳妥的改革思路,围绕“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扎实落地各项举措[1]。“车险综改”实施一年多以来,重庆车险市场呈现产品供给优化、市场主体经营水平提高和行业转型升级加快等特点,高质量发展初显成效。

(一)车险产品供给有所优化

一是消费者车险支出大幅降低。2021年,在“车险综改”后的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内,重庆车险市场的商业险车均保费为2 163元,较2020年下降19.4%,较2019年下降28.4%;商业车险平均NCD系数为0.743,同比下降0.044;新车商业险车均保费同比下降19.8%。绝大部分消费者享受到了改革红利,车险“高定价”问题显著改善。

二是车险产品保障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据银保监会数据,全国商业车险的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0%上升至86%,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平均保额提升56 万元①。重庆车险市场商业车险投保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为95.22%,比上年小幅提升0.21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交强险的保障限额由12.2万元大幅提高至20万元。

三是车险产品的市场供给有所丰富。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专属商业车险条款,这是“车险综改”丰富车险产品的重要举措,给广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了迫切需要的专业化保障。新能源汽车专属商业车险的保障更加具有针对性,在保留传统车险条款中的车损、三责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了对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特有的财产损失和责任风险保障。

(二)市场主体经营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高费用”问题得以改善。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车险综改”后商业车险的预期赔付率从65%上升至75%,附加费用率上限从35%下降至25%,市场费用空间被大幅压缩。2021年重庆地区车险市场综合费用率由2020年的36.93%下降至23.68%,下降了13.25 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大幅下降,手续费的空间自然被压缩,业务及管理费用进一步回归真实,监管逐步引导车险由“费用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二是行业主体“内功”增强。为适应“车险综改”后新的竞争模式,行业各主体均加强了自身服务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增值服务示范条款的出台,促使行业客户服务标准化,客户增值服务权利得到了保险条款的保障;理赔服务效率在数字化的赋能下明显提升。“车险综改”促使车险经营的核心——风险定价能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一些数据积累丰富、精算技术较强的公司主动加大了风险细分程度,不同风险的业务定价呈现较大差异,车险费率对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初步显现。

(三)财险行业转型升级加快

“车险综改”以后,车险保费收入进入低速增长周期。重庆车险市场2020年保费收入173.86 亿元,同比仅增长了0.61%;2021年保费收入为158.87亿元,同比下降8.62%。“车险综改”后,车险保费在财险业的占比呈下滑趋势,2020年下滑至63.53%,2021年进一步下滑至59.70%。行业内的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明确要改变过去车险“一险独大”的状况,“车险综改”将促使财险公司更加注重产品与服务,鼓励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加大创新与科技投入,促使行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也会促使行业主体更加注重车险和非车险均衡发展、统筹推进,提升行业产品供给能力和风险保障能力。

三、“后车险综改时代”车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保险公司车险盈利能力受考验

一是降价增保推高行业成本压力。自2020年9月“车险综改”正式实施以来,在“降价”和“增保”的双重作用之下,重庆市场商业车险平均费率水平较之前显著下降,2020年为0.218%,2021年仅为0.123%(见图1)。

图1 重庆市场商业车险平均费率(单位:%)

二是车险成本率仍有上行趋势。如图2所示,2021年,重庆车险市场的综合成本率上升至95.87%,同比上升3.29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为72.19%,同比上升16.54 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为23.68%,同比下降13.25个百分点。由于2021财务年度仍然受“车险综改”之前保单的影响,这些保单的盈利性整体比“车险综改”后的保单更好,预期2022年车险的成本率仍面临继续上升的压力。

图2 重庆市场车险综合成本率

三是考核导向不科学推高市场成本。在重庆车险市场主体中,总公司对分公司考核导向不科学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经营主体制定的业务发展计划与市场实际情况严重脱节,重视规模而不注重风险管理,单纯要求增长而不对成本投入进行科学限定,不但给自身经营发展埋下了隐患,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竞争秩序。

(二)保险公司差异化经营能力受考验

从市场结构来看,重庆车险市场中小型主体众多,且近几年数量仍呈增长态势,承保端供给能力非常充足,但是中小型主体的车险经营还缺乏有效的差异化竞争手段,市场发展潜能还未充分激发。当前,车险条款仍比较单一,产品的同质化对价格战产生了促进作用,中小公司由于在规模经济效应上相比大型主体有劣势,因此,在经营绩效和发展上仍未取得明显的突破。

从各种类型主体的业务发展增速来看,中型主体和小型主体的业务增速波动较大。以中型主体为例,2020年其保费增速为5.60%,高于大型和小型主体;而2021年其保费增速则下降至-12.99%,低于大型和小型主体(见图3)。

图3 重庆市场各类主体车险保费增速

从车险产品供给来看,与国际成熟车险市场相比,当前国内车险市场主体的产品创新活力仍未被激发,产品差异化供给还很短缺。从国际市场上车险费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在监管逐步放开对产品的管制后,许多市场的保险经营主体都推出了一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丰富了车险市场的产品供给。在产品创新的同时,保险公司还加强了对服务的投入,推动了车险行业服务效率的提升。而国内车险产品创新的机制并不健全,监管部门对车险新产品的准入和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

(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受考验

重庆车险市场自2015年开启“商车费改”进程,由于费率厘定没有达到预期,曾经出现“赔付率与费用率一降一升”问题[2],直到“车险综改”后,市场费用乱象的问题才从根本上得到缓解。陈东辉(2020)指出各种市场乱象的根源都是由于价格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而费用和赔付成为跷跷板,原因也是因为价格没有放开,他认为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3]。

然而,车险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完全脱离监管的约束会对市场稳定和消费者权益带来危害。国外成熟车险市场的经验也表明监管会发挥为行业定规定标的作用,监管的作用将与市场的力量共同引导车险发展。因此,要实现行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监管部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加强对行业发展的指导引导,为车险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四、推进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聚焦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一是聚焦提升效益优先考核导向的能力。随着改革走向深水区,将持续面临进一步降低费用率和赔付率的压力,坚决贯彻质量效益优先的经营考核导向,避免简单以规模为导向,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要前提[4-5]。车险经营主体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着手,提升车险经营管理的顶层设计水平,彻底扭转规模导向的考核方式,把转型的重点放在提升车险经营服务的关键环节上来,提高销售渠道建设、风险控制、精算与产品开发、成本核算、理赔与客户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水平,夯实车险发展的微观管理基础。

二是聚焦提升风险选择和精准定价的能力。“车险综改”后,车均保费大幅下降,车险的保障程度大幅提升,赔付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地区的商业车险平均费率同比下降了43.6%,缺少风险选择和精准定价能力的公司盈利能力将面临更大压力。因此,为提升风险选择和盈利能力,各保险公司均需要加大精准定价的力度,可以通过加强定价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深度挖掘公司内部数据价值、引入外部数据资源和技术等方式不断夯实车险定价基础。

三是聚焦提升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的能力。“车险综改”后,费用空间大幅下降,通过加大直销直控渠道的建设和压减中介费用成本将是实现降本增效、获取价格优势的重要手段,运用数字化、线上化手段对传统流程进行再造可以促进运营效率提升。在客户获取模式上,将粗放的费用驱动和价格驱动模式转变为服务驱动和技术驱动模式;转变主要依靠新车客户的增量发展模式,提升存量客户的留存率和生命周期价值。

(二)推动行业差异化创新、多元化发展

一是引导保险公司选择差异化经营策略。成熟市场的特征是具有很多创新和市场细分的机会,车险市场经营主体要善于发现和把握这些机会。重庆车险市场经过多年的竞争和演化,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身处市场不同地位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压力迥然不同,所采取的最优竞争策略亦各不相同[4]。“车险综改”后,自主定价系数赋予公司个性化经营管理特点,中小保险公司盲目跟随定价策略将面临亏损风险。从短期来看,监管已在附加费用率、自主定价系数等方面给予中小财险公司更为宽松的定价指导,帮助其从差异化监管的角度降低承保亏损风险。从长期来看,中小险企寻求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是未来立足财险市场的必由之路[6]。

二是引导保险公司建立产品创新机制。国内车险市场应该逐步放开产品创新的限制,并采取鼓励产品创新的制度。当前国内车险市场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在众多的消费者群体中必定存在一些个性化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需要车险产品的创新来满足。比如,虽然目前推出了新能源专属车险产品,但是换电模式下的保险责任仍然空缺;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产品等,可进一步丰富车险产品市场。为了激励经营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可以探索设立创新产品保护期的机制,对首创的产品给予一定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仅有首创该产品的公司具有独家经营权。通过这种方式为创新者提供收回投资成本的机会,以创新的回报来激励市场主体积极主动地为创新进行投入。

三是引导行业实施多元化运营管理。财产保险作为保险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产品责任较寿险分散,客户价值、投入效率、保险深度相对较低。“车险综改”后,车险单均保费虽已大幅下降,但是客户基数大,具备深挖客户需求、开拓保险需求的条件。行业应引导财险公司以车险为切入点寻找非车险方面的投保需求,利用多元化定价和融合运营,来对冲财险公司面对车险保费收缩和成本高涨带来的压力。

(三)夯实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基础和监管基础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机制是“车险综改”的重要任务。费率作为计算保险费的依据,发挥着有效配置市场资源的作用,过多的价格管制将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纵观国内外车险市场化改革历程,启示我们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不断深化车险费率市场化机制将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活力和效率,改善整个车险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是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指导引导作用。监管部门通过完善准备金核算办法,促进车险经营主体提高理性经营的意识,及时核算,准确反映经营盈亏状况。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利用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等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动态监管,增加对保险人偿付能力不足的惩罚力度。完善“车险综改”的费率回溯机制,结合重庆地区车险市场经营和竞争特点制定落地实施方案,对违规违法经营行为采取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建立市场退出机制,让严重违法或经营难以为继的公司退出市场[4-5,7]。针对重庆地区车险市场在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等方面不同的情况,探索具有区域化、特色化的改革路径[5]。

[注 释]

①参见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ndex/index.html。

猜你喜欢

车险经营主体
基于改进DeepFM的车险索赔预测模型的研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基于 Tweedie 类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在车险费率厘定中的应用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