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

2022-11-26傅甜甜山东英才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0期
关键词:载体媒介受众

傅甜甜(山东英才学院)

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积极影响下,新媒体正逐渐渗透于多个行业并对其变革和创新产生了程度不一的促进作用。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分析,在新媒体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受众需求正在朝着个性化、多元化、交互化的方向转变。同时,设计载体、设计形式、设计元素也逐渐趋于丰富多样。这些既是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也是如何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现实挑战。

对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正视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影响和压力,积极结合受众需求以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并在融入传统艺术和利用空间维度方面加强大胆创新,促使设计内涵丰富化,推动设计载体多维化。

同时,创新视觉传达设计内容所运用的元素,提升设计作品观赏性,由此为借助信息技术增强视传设计传播性提供有力支持。

一、视觉传达概述

视觉传达一词流行于20 世纪60 年代举办的世界设计大会,可视作将内容信息传递给眼睛而满足表达需求的表现性设计。视觉传达属于人类社会利用观感形式进行的表达与交流,是利用视觉语言完成信息传播的具体方式。有效的视觉传达可以使不同区域、年龄、文化背景的人们,借助视觉和媒介满足文化交流、情感表达、信息传递等需求,将视觉感受突破文字不同、语言不通的障碍,消除人际交往、信息传递的阻隔,通过直观可见的设计成果形成视觉共识,由此为达成互动和理解的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视觉传达涉及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层次。其中,视觉符号是指利用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的可以展现传达内容性质的符号。常见的视觉符号包括影视剧作品、造型艺术、各类设计品、各种建筑物、不同的文字,而传达主要是指表达者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过程。该过程可以是个体之间的传达、个体对群体的传达、群体对群体的传达,符合传达过程完整性需要完成“谁-将什么-向谁传达-传达效果或影响”四个部分。

在视觉传达中,其可以深刻展现出时代特征,因此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视觉传达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能够与多领域交叉,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印刷书籍设计和映像展示设计,能够准确而生动地展示信息。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特点

第一,传播形式交互性。在新媒体媒介和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具备极强交互性。信息内容制作者与受众之间可以形成即时、高效、直接的交流互动关系,受众能够实时分享自身观点意见,而制作者将即时收到反馈并结合意见与受众展开交流,由此将形成存在交互关系的传播形式。其通过交互可以体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达对于时间维度的突破,与传统的延期交互形成显著区别,有助于大幅提升信息传播覆盖范围。

第二,传播载体多样性。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如人工智能技术、5G 技术等,扩大了传播信息内容可以选用的载体范围。由传统的纸媒,如杂志、报纸、书籍等,延伸至网页、影音视频、虚拟实景等新媒体媒介,同时为多元化信息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平台,促进了信息传播实现开放性、包容性、兼容性发展。通过选用符合受众目标群体的传播载体,能够为受众进行社群交际提供便捷条件,由此将进一步提高信息内容传播的交互性,进而实现持续扩大传播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第三,传播内容精准性。由于信息内容传播载体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化选用,因而能够为实现传播内容精准性创造有利条件。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可以将新媒体媒介的传播过程和传播受众实现定制化管理,即以受众需求为基础,根据受众喜好和信息内容完成传播。由此,既能为受众检索获取信息内容提高效率,提高受众与新媒体媒介的黏性,有助于受众对信息内容和传播媒介产生认同感,也能促进信息内容制作和传播实现质量化、个性化、规范化发展,进而形成健康、和谐的信息传播环境。

第四,传播效果时效性。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速度提升,但同时也导致人们对于信息的关注程度和记忆深度日渐下降,因而传播效果存在显著的时效性特点。换言之,人们对于新媒体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不会保持长期热度。因此,在运用新媒体媒介和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分析信息传播范围、受众对于信息的认同感,由此为明确传播效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一)交互性

从传统媒体的角度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体现典型的静态、平面、二维特征,难以实现即时、高效、准确的交互。而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交互优势,可以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朝着动态、立体、三维的方向进行调整和创新,将使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和新媒体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区别。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从设计载体、设计内容、设计维度等方面对视觉传达进行丰富和创新,将新媒体媒介的即时交互和广泛传播特点充分发挥,由此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受众带去新的体验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促使受众与视觉传达设计进行自主交互。

与此同时,在搭载新兴信息技术的新媒体媒介中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利用受众与设计作品的实时交互,使设计内容的传播过程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特征,增强视觉传达设计与受众的交互效果。例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突破视觉传达设计在空间维度的限制,能够在受众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进行交互的同时,掌握受众对于设计内容的体验信息,为受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设计服务。这样既能利用新媒体媒介的即时交互特点增强受众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受众投入参与感并提高认同感,也能为优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创新设计内容、设计载体、设计元素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二)多维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的传播形态、传播载体、传播维度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同样视觉传达设计也不例外。从视觉传达设计传播形态的角度分析,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体现出极强的应用性和商业价值,可以促使设计人员在丰富设计手段的同时激发设计灵感,并且能为视觉传达设计受众实现沉浸式的体验传播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将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从平面、二维的媒介中突破束缚,以多元化、动态化的设计提升传播速度,持续扩大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传播覆盖范围。

就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来说,现阶段传统载体呈现出传播影响力下降、传播效果难以满足预期等问题。而新媒体媒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载体,可以凭借其快速、即时、高效、定制的传播特点,使视觉传达设计实现针对化、渗透化、目标化传播,如利用中短视频、网页信息将多种视觉符号进行艺术化结合,增强视觉传达设计张力和感染力,由此为提升视觉传达设计吸引力和传播效果创造更具优势的设计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满足受众提出的回溯需求,也要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设计关系,由此使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信息获取实现简便化、快捷化,促使受众对设计作品中的内容、元素持续加深记忆,进而推进视觉传达设计持续提升传播效果,为形成更大的传播影响创造优势。

四、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策略

(一)结合受众需求,挖掘个性化设计价值

新媒体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从新媒体媒介检索获取信息已成为社会现象。随着当今社会消费群体对审美需求的提升,其促使市场中单一的静态作品已然无法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因而,视觉传达设计要从受众需求出发,全面考虑受众个性化诉求,深度挖掘可以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元素,为增强设计价值提供支持。对此,要正视新媒体传播造成人们对于信息关注程度和记忆深度将有所下降的影响,更要意识到视觉传达设计受众对于符合自身需求且可以体现自身个性的信息能够维持较长关注。因而,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表现形式进行变化和创新。无论是设计定位、设计受众目标,还是视觉符号的主次区分,都要结合受众需求,确保视觉传达设计能够紧跟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趋势,从而促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呈现出更强的表现力和竞争力。

例如,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产品受众对于包装的关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在保证包装设计符合视觉传达设计基本构成要件的前提下,丰富设计表现形式,从设计材料、设计造型以及包装设计中的各项信息等设计要素入手,既要保护产品并展现产品优势和特点,也要强化产品辨识度和认知度,为提升产品品牌形象提供支持。从包装设计创新的角度分析,可以由设计颜色、设计图案等元素出发,结合产品受众的群体共性认知,增强设计内容的视觉张力,如借助数码手绘法运用冷暖色调对比的形式提高设计吸引力,使产品消费群体受到设计内容传播影响而加深产品印象,由此为促进产品消费创造条件并体现设计价值。因此,新媒体时代结合受众需求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要综合考虑目标群体的个性化特点,使设计内容的价值得到体现。

(二)基于以人为本,加强直观化互动设计

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形成设计者与受众之间的间接交流关系。因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进行设计至关重要。新媒体媒介拥有极强的交互性,可以实现设计作品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受众对于设计内容的认同感。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在运用新媒体媒介和新媒体技术的同时,要强化作品的互动设计,使受众可以从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体会出情感传递,由此为增加受众黏性打下基础。对此,设计者要在突出视觉传达设计内容的前提下,考虑受众目标群体的情感交流需求,加强直观化互动设计,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互动价值得到提升。比如,在广告设计中加强直观化互动设计,可以突破受众被动接受传达信息的局限,增强受众对于广告内容的思考,调动受众参与广告信息传播的积极性,如将品牌标识设计在物品上,这样的广告设计不易造成受众产生厌烦情绪,反而会使受众增加发现品牌标识的乐趣。由此,直观化互动设计的目的可以顺利实现,同时能够为扩大品牌广告传播影响力和效果奠定基础。此外,在设备展示设计中加强直观化互动内容,同样可以强化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参与感,在受众直观可见的体验中完成互动,进而达成传达设备信息的目的。例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设备展示疑问解答,受众可以通过智能化、现代化的人工智能即时获取自身需要的各类信息,使受众对设备逐渐产生认同感和需求黏性。由此,可以促进受众与人工智能之间形成顺畅、高效的交流,有助于缓解设备展示的枯燥氛围,使受众拥有更好的体验感。

(三)融入传统艺术,促进设计内涵丰富化

传统艺术在新媒体时代是极具设计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重要元素,对于提升视觉传达设计内涵、展现文化自信以及丰富设计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影响。因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传统艺术促进设计内涵丰富化,可以成为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实践路径之一。从传统艺术在不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角度分析,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种拥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符合主流审美观的设计要素。将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可以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而且可以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形式创造有利环境,同时能够在新媒体媒介传播过程中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视觉传达设计拥有传统艺术的历史感,由此可以体现视觉传达设计者具备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有助于促进设计内涵丰富化并提升设计价值。通过融入传统吉祥图案,其可以将视觉传达设计所传递的信息借助具体图案实现有效表达,也能为新媒体媒介传播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提供思路。例如,将牡丹花融入设计,可以借助其被人们赋予的繁荣富贵意象,表达设计内容的尊贵和高级;或将丹顶鹤融入设计,可借助其长寿健康的吉祥寓意,表达设计作品适用于老年人群体,由此既能帮助产品完成主要受众群体定位,也能提升设计作品内涵,使产品通过此类设计更具市场竞争力。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分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传统艺术,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使新媒体传播过程也具有内涵和价值。如在春节期间,视觉传达设计可以结合“福” “吉”等传统吉祥字符,体现设计内容传达的美好祝愿,由此调动受众对于设计内容的传播主动性,从而实现持续扩大传播的目的。

(四)突破空间维度,推动设计载体多样化

设计载体多样化发展是促进视觉传达持续提升交互性的必要基础,因而突破空间维度加强创新至关重要。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二维空间为基础,进行设计内容排列、设计元素融合、设计载体选用,在媒介传播阶段存在明显短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以往的二维设计正在逐渐被智能设备、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所替代,由此突破空间维度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已然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发展方向。基于空间维度的角度分析,新媒体媒介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将以往的二维空间进行细化并形成多位立体空间,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在拥有交互功能的屏幕、问答功能的智能设备中实现多维化、直观化、可视化的信息传达。与此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也要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发展,增强AR 技术和VR 技术应用,融入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的互动体验感,使受众通过沉浸式体验完成交互和信息传达。例如,在博物馆、文化馆的展品设计中融入AR 技术和VR 技术,将静态的展品进行三维模拟并制作拥有声音的动态展示视频,以拟人化的形式突破展示设计空间限制,并且利用智能化设备作为展示设计载体,使受众既能直观感受静态展品,也能观赏三维动态的展品,同时可以借助展品的拟人化演绎加深受众印象,进一步增强展示设计应用价值,由此可以实现视觉传达设计静态内容的可视化创新。另外,突破空间维度进行视觉传达设计需要考虑受众喜好、新媒体媒介对设计内容的传播可实现性、智能化设备作为设计载体的应用性,使视觉传达设计真正实现交互和空间维度突破。

(五)创新内容元素,提升设计作品观赏性

新媒体背景下拥有吸引力、传播性的设计内容可以形成稳定的传播效果,因而加强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和元素创新并提升设计作品观赏性显得尤其关键。除上述的传统艺术元素之外,当前符合社会环境的潮流元素、小众文化元素、文字艺术、图形元素等,同样可以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选用内容和元素。以图形元素为例,其要结合新媒体媒介传播特点和受众群体特征,借助新媒体传播效果直接的优势,选用拥有视觉张力的图形元素,吸引受众关注焦点,但要保证设计作品具备观赏性,能够满足受众群体审美理念,由此才能实现有效的视觉传达,促进信息内容持续扩大传播范围。同时,创新应用其他设计元素来丰富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也要考虑新媒体媒介传播可实现性,即能否利用新媒体实现设计作品观赏性提升的目的,能否在新媒体传播阶段吸引受众关注并加深印象,应成为运用新媒体时代设计内容和设计元素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重要研究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宣传方式,同时是新媒体时代下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学科。其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涵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而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要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即传播形式交互性、传播载体多样性、传播内容精准性、传播效果时效性,由视觉传达设计各项要件入手,以受众群体需求和设计目的为基础,加强个性化、定制化设计,并且综合考虑符合社会环境的审美理念,提升设计作品观赏性,加强设计元素创新、设计形态创新、互动设计创新,使受众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之间形成稳定的交互关系。

猜你喜欢

载体媒介受众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