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微课教学策略探究

2022-11-26朱冬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知识点物理微课

朱冬生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215001)

由于物理学科所具有的抽象性,故大多数初中生均认为该科目有着相当高的理解难度.当然,也正是基于物理学科的不易理解,方使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巨大,久而久之也便对该学科产生了厌烦心理.不仅如此,就教学而言,由于大多数教师已然习惯于运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因过于刻板而很难引起学生共鸣,这便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务必将精力集中到教学的改革之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了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当前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便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经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然表明,微课教学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亦可尝试采用该教学方式并搭配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此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1 初中物理课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微课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而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便在于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如此一来,不仅能降低学科难度,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良好激发,继而也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率.

1.1 提高物理教学趣味性的需要

因初中物理知识的高难度致使许多学生均对该学科学习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教师仍旧采用着传统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这便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并未能体现学生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如此状况下,课堂氛围势必会显得较为沉闷,更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若教师能将教学中积极引进微课,通过新颖的动画、动听的音乐以及直观的视频等方式,直观化的为学生呈现抽象的物理知识.如此既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1.2 降低物理老師授课强度的需要

初中物理知识不仅抽象性极强,且需学生牢记的知识点也较多.因此,学生要想掌握这些知识原本有着较高难度.然而,大多数教师却未能考虑到此点,日常教学往往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而未能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等条件,这便导致学生始终未能掌握知识点,久而久之自然也将丧失了学习物理的信心.与此同时,针对物理学科包含了众多实验,虽实验能为学生直观化的展示众多知识点,但实验过多也为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教学负担.对此,若能基于微课来展开教学,一来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二来即是在学生并未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通过微课也能让学生反复学习与推敲并最终掌握该知识.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成效势必会得到明显提升,这对教师之后的教学亦将大有助益.

1.3 物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的需要

就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过程普遍是以教师口述、板书为主,而运用的教学工具也往往局限于如尺子一类的简单器材.这不仅无法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对此,若能基于微课来展开教学,通过微课的动画、视频等技术来直观化的展示抽象的物理知识,如此势必能极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难度,继而也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及效率.

2 初中物理课堂的微课教学策略

2.1 预习时用微视频,能更有效地预热知识

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虽会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习,但具体过程却鲜少进行监督.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的自习过程,教师也鲜少进行专门的指导,这便使得学生在遭遇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解答,继而也就影响到了学习预习的效果.对此,若教师能提前以微课的形式将学生即将要接触的知识制作为响应的视频或其他形式的介质,而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则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且当学生提前掌握了部分知识时,之后的教学过程也将变得更加积极.

如针对《磁体与磁场》的教学过程,教师便可通过制作相关视频的方式来为学生直观战士磁极作用的规律这一核心内容.如此一来,学生预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继而也能保证良好的预习成效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又如,针对“电路基本连接方式”一课的具体教学,教师便可结合微课,还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常见事物,如开关、电源、各种家用电器等.以此既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与生活间的密切关联,又能提前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夺得.

2.2 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包含了诸多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的实验,这也是学生很难掌握的重难点知识.尤其是对部分本身理解能力偏弱或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势必是难上加难.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自信将遭遇严重打击,继而也将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此,微课的引进则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以上情况.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成效,微课本身便是围绕某一知识点而设置,加之其所具有的化抽象为直观的优势,学生在攻破重难点知识时势必能得到有效帮助,继而也能逐步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针对“电路图”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借助微课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来为学生直观化呈现复杂的电路图.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采取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攻克学习难题.如此既能让课堂教学氛围获得活跃,又能有效激起学生的探讨兴趣,并切实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杠杆”的相关知识时,为增进学生对本部分重点知识的理解,教师同样可利用微课并结合情景创设的方式.如两名小朋友在跷跷板上快乐的玩耍.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引进新课程并展开教学,可让学生一开始便被故事化的场景所吸引.紧接着,教师再以微课来展示跷跷板,并以标注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杠杆的相关知识,如找到跷跷板与杠杆的关联点,而后于跷跷板的图片中标示出支点、动力以及阻力等.结合如此的引导方式,势必能让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幅降低,继而也能保证理想的教学效率及效果.

2.3 运用微课进行实验演示,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诸多实验需要运用多种道具以及对实验的场地也有些许要求,故要想在课堂中一一进行展示显然不切实际.对此,若能,微课教学的引进便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如针对“伏安法测电阻”一课的实验教学部分,教师便可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具体实验.当然,实验过程亦可添加文字或语音解释,让学生能更接近实验的原理.这样学生势必能更好的理解实验所包含的诸多知识.

又如,在教学“惯性”的一系列知识点时,教师亦可借助微课来展开教学.如在开始之际,教师便向学生播放物体自理想斜面上滑落的视频,而后让学生仿照视频开展同样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小车滑落的过程无论如何也无法像视频中一样丝滑.而后,教师再帮助学生逐步减少小车滑落过程遭受到的阻力,以此让学生领会到真实的情况与理想状况为何会呈现如此差异.紧接着,教师便将相关知识点引进,而学生则因全程参与知识探索,故也能充分融入到学习之中并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当实验完成后,教师再合理把握时间来总结此次物理实验,总结的过程同样可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近距离观看小车在不同情况水平面上的滑动距离,继而让学生总结滑行距离与速度变化快慢是否与阻力大小相关.在学生总结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补充,补充的过程同样可基于微课来播放惯性定义.如此一来,学生势必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对实际生活的巨大帮助,继而极大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并确保理想的学习成效.

2.4 基于微课落实分层教学

因学生均为独立个体,而不同个体无论是在认知、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物理基础的掌握程度均不一致,继而也将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显得参差不齐.对此,若教师仍旧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势必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不同能力及需求,继而也难以获得理性的教学成效.不仅如此,若教师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本身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更是会导致其后续再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因此,教师需务必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结合微课教学并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落实,以此方能全面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至于具体的做法则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而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微课来为其展示难易度不同的实验操作.最后,教师再结合微课来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相应的课件,以此既能彰显微课教学的价值,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这对教师后续的教学而言势必将大有助益.

2.5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微课类型

不同的微课模式自然也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诸如演示类的微课重在向学生展示实验的着重点.讲解累的微课则主要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因此,对于微课的具体运用,教师需首先明确相关内容的核心部分是要向学生展示重点或是某一类型的解题思路.待明确上述目标再运用适宜的微课引进方式,方能达到最理想的运用效果.

如针对《电流、电压、电阻关系》一课的具体教学,此章节的核心教学目标便是探究三者关系及懂得应用控制变量法.基于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便可偏向于演示类的微课,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者关系.如此方能避免微课的运用浮于表面.

总之,微课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确有其独到的成效.但教师亦当意识到,微课也并非万能.因此,具体的运用仍需教师根据教师实际来合理掌握,如此方能避免微课的运用反而喧宾夺主.当然,在具体运用微课时,教师亦当明确需怎样使用微课才能达到最佳的成效.如此方能让微课作用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并确保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知识点物理微课
只因是物理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留言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