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的论指导的戏剧翻译策略①
——以英若诚译作《推销员之死》为例

2022-11-26武漫丽

关键词:译作习语推销员

武漫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长期以来,戏剧翻译是翻译研究最容易被忽视的领域,人们普遍认为,戏剧翻译理论的缺失主要是由戏剧文本的特点造成的,戏剧作为文学文本与表演剧本的双重性质导致其翻译过程更趋复杂化。《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戏剧大师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一经问世就在美国舞台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3年,我国著名话剧大师兼翻译家英若诚先生出于演出的特殊需要,将《推销员之死》翻译成中文,使得这一负载西方文化的戏剧在中国本土收获成功。毫无疑问,这部译作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英若诚从演员、译入语受众、译者三大视角的精准把握,更离不开面向舞台演出这一强烈目的性的指导,因此,以翻译目的论视角解读英若诚译作《推销员之死》,对于探索戏剧翻译的可行策略、深化戏剧翻译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戏剧翻译的特点

戏剧与诗歌、散文、小说并称为文学的四大体裁。众所周知,戏剧语言一方面源于日常生活,具有口语化特征,其间点缀着各种停顿、不清晰的话语、重复和中断;另一方面,戏剧语言超越了日常会话,具有诗意的、修辞的、富有内涵的、个性化的、充满行动的特点。戏剧语言的多元特征决定了其翻译的复杂性。因此,诚如西方翻译家苏珊·巴斯奈特所提到的:“戏剧翻译是备受忽视的翻译研究领域。”〔1〕在《依旧深陷迷宫:对戏剧与翻译的进一步思考》中,巴斯奈特将剧本阅读模式细化为七大类:一是将剧本纯粹作为文学文本阅读的方式;二是观众出于个人兴趣对剧本的阅读;三是导演从剧本舞台化角度出发对剧本的阅读;四是演员出于理解特点角色而对剧本的阅读;五是舞美出于对舞台可视空间及布景的设计而对剧本的阅读;六是其他参与演出者对剧本的阅读;七是出于排练目的的剧本阅读,此种阅读模式出于备演目的,因而涉及tone(语气)、pitch(音调)、register(语域)、inflexion(曲折)等多重语言学符号。可见,戏剧剧本往往兼具文学文本的可读性与表演艺术的可表演性的双重特点,这直接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下翻译剧本的差异性〔2〕。

英若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他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对戏剧翻译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戏剧翻译策略,他极为重视戏剧的表演性,认为戏剧翻译必须考虑舞台的“语言直接效果”〔3〕,在这种明确而强烈的翻译目的的指导下,其译作《推销员之死》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堪称戏剧翻译作品中鲜有的精品与佳作,对于基于目的论指导的戏剧翻译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关于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前,多数翻译理论均强调对等这一概念,认为优秀的翻译必须全面保留源语文本的特点,将源语文本对等地译为目标语文本。然而,随着实践的推进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认识到翻译实践中难以规避的不对等问题,因此,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应运而生。

功能目的论又称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1971年,作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凯瑟琳娜·莱斯在其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书中指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全新模式,这为功能目的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84年,莱斯与其学生汉斯·弗米尔所著的《翻译理论基础》一书正式提出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都可看作一种行为,都有一个目标,强调决定翻译过程的最关键因素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弗米尔明确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源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语文化环境下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诺德进一步发展了目的论,她强调源文文本与译文的联系,但联系的质量与数量取决于译文的预期目的〔4〕。

以一言概括目的论,即“目的决定手段”,源语文本向译者提供了信息,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自行选择对传达翻译目的最为有利的言语。目的论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策略的范围及翻译的可能性,使译者从源语文本中“常常是无意义的表面文字”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是对翻译活动的重新诠释,是整个翻译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由于目的论首先强调目标文本在目标语境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因此,翻译目的的不同会产生多种目标语文本〔5〕。

三、目的论视野下英若诚译作《推销员之死》的翻译策略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被誉为“不同凡响的里程碑式作品”“二战以来的最佳美国戏剧”。该作品译作众多,英若诚译作是较为著名的译本,他在提及翻译目的时曾言:“《推销员之死》现成译本很多,我为什么要另起炉灶,再来一遍呢?这里面的难言之隐是这些现成译本并不适合舞台上演。”〔6〕可见,英若诚翻译《推销员之死》的目的在于将此剧演给中国观众看,这势必需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将英语表达方式纳入汉语规范,避免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的观众理解困难等问题,最终达到译本的理想境界:“使国人看外国戏犹如听自己人说话一样。”

(一)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推销员之死》源文文本中涉及很多美国人所熟知的人名、地名等文化负载词,美国观众一听即懂,并能顺利联想到其言外之意,若以对等原则直译来,将影响中国观众对台词的正确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若诚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将国内观众作为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从观众的接受力出发进行归化翻译,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例如:Y’know,there’s a lotta action around them because when they go out they like to see a lotta action around them because they’re sick and tired to stay in the house by himself.But I know you,you ain’t from Hackensack.You know what I mean? 很多译本遵循对等原则,将其释意为:你不是从哈肯沙克(纽约市西北部小城市)来的;而英若诚译本释意为:您不是那号俗人。为了符合预期目的,英若诚对源文文本进行了删减,以异化方式为主,使之更贴近观众母语特点,也更符合舞台表演需要。这种独特的翻译方式取决于戏剧表演典型的时间局限性,正如英若诚所言,“部分作家的本子需要经过删减才能上演”,为了服务戏剧翻译,必要的删减必不可缺,加上对服务对象以及文本传播途径等多重考量,因而英若诚译作更偏重于归化式处理。

(二)习语的翻译

习语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精辟等特点,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在口语表达中,习语均十分常见,因此,源文文本中习语的翻译直接影响了戏剧翻译质量。例如:Ah,you’re counting your chickens again.源文文本的英语释意为:啊,你蛋还没孵就在数鸡啦;而英若诚将其翻译为:嗨,又是八字没一撇儿就想发财。该例子源自英语中的习语count one’s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意为过早地乐观,传达了威力对比夫过早期待的嘲讽与不信任;英若诚在此舍弃了源文习语形象,以中国习语“八字没一撇儿”替代,顺应了国内观众的语言习惯,方便其理解。再如:Just try to relax,dear.You make mountains out of molehills.直译为:你就尽量放心吧,亲爱的。你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英若诚译文显然更具口语性,也更符合戏剧的表演性原则:你就是弦绷得太紧,总把些小事看得那么严重。再如:All right,phony! Then let’s lay it on the line.直译为:比夫好吧,骗子!那就摊开来谈吧。直译固然忠实于原文,但中国观众却未必能够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为了解决理解难题,英若诚译本将其译为:比夫好吧,你这个两面派!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他采用了与汉语内涵基本一致的习语“打开天窗说亮话”替换美国常见习语“lay it on the line”,不仅习语之间刚好对应,而且更方便中国观众理解〔7〕。

(三)比喻的翻译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修辞格,在对源文文本的比喻句进行翻译时,需妥善处理。例如:I slept like a dead one.First time in months.遵循对等原则的释意为:我睡得像个死人。几个月来还是头一回。而英若诚译本释意为:我睡得好香啊,好几个月没这么香了。该比喻在西方十分常用,对于我国观众却不尽然,因此,英若诚先生只保留了源文比喻意义,并未在译文中重现比喻的修辞手法。再如:Biff,a man is not a bird,to come and go with Springtime.源文文本的英语释意为:比夫,一个人不是一只鸟,春天来了就飞来,春天去了就飞走;而英若诚先生将其译为:比夫,人不能像鸟似的,整天飞。这里以比喻表达比夫不安心工作的心态,而非鸟儿迁徙的现象,直译虽忠实源文文本,但译文明显拖拉冗杂,英若诚先生打破了源文文本的固定形式,通过灵活变通既充分传达了源文意义,又确保了语言的简洁与生动〔8〕。

综上,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既有文学语言的一般共性,又有戏剧艺术的特性,这种二元性决定了其翻译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此,长期以来戏剧翻译都是最受冷落、最边缘化的翻译研究领域。在戏剧翻译前,译者需要明确预期目的:是将剧本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还是将其作为舞台演出的蓝本来翻译,翻译目的的不同直接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差异。从目的论标准来看,英若诚的译作《推销员之死》无疑是经典的,其不仅赋予译作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使得负载西方文化的戏剧在国内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还依循戏剧舞台演出的特殊要求,以保证剧本在中国舞台成功上演为总目的,明确分析了该戏剧的告知、操作及表达等功能,并在具体翻译中区别对待,结合我国语言特点及受众接受能力,灵活采用多元翻译法,使译文文本更适合舞台演出并最终获得成功。可见,英若诚译作《推销员之死》堪称戏剧翻译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是用来研究戏剧翻译较为合适的案例。

猜你喜欢

译作习语推销员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六六律
推销妙招
推销电话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