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地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有何独特之处

2022-11-25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雾化人体

今年9月,新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成为了全球首種“吸入式”新冠疫苗。近日,北京、上海、江苏、新疆等地已开放吸入用新冠病毒疫苗的预约和接种。不少市民选择接种,方便、无感是接种者们最明显的感受。那么,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有何独特之处?谁能接种?

什么是吸入式新冠疫苗?

据介绍,“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接种过程主要包括雾化和吸入两部分。疫苗液通过雾化设备被雾化成细小的颗粒注入雾化杯,随后受种者需在疫苗液完成雾化后15秒内完成口含深吸接种过程,并憋气至少5秒。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负责人周靖介绍,“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完后仍需要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要及时联系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此外,接种完疫苗要注意饮食,应多休息,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避免饮用含乙醇成分的饮品。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首先发生在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相较于肌肉注射疫苗,“吸入式”新冠疫苗能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可高效诱导黏膜免疫,在人体呼吸道建立起第一道防线,实现三重保护,阻断感染和传播。

谁能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

据“北京石景山”公众号,吸入式疫苗接种模拟了病毒自然感染过程,进而激发免疫反应(黏膜免疫方式),因此,患有哮喘、慢阻肺、肺纤维化等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肺功能异常人群是不适宜的。目前预约的“吸入式”新冠疫苗仅针对18岁以上人群,且为加强免疫接种,需已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包括北生、科兴、武生疫苗)或康希诺重组新冠疫苗后满6个月,如已接种完第三针无需再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此外,“吸入式”新冠疫苗仅用于加强免疫,不可用于基础免疫。

“上海发布”公众号文章介绍,接种者在吸入前,请先练习几次,然后开始正式接种。第一步:先深呼一口气(不可对着雾化杯呼气);第二步:口含雾化杯吸嘴,深吸至杯中无雾;第三步:憋气5秒以上(最少5秒),然后正常呼吸,接种结束。

吸入式新冠疫苗有何独特之处?

“北京石景山”公众号文章指出,吸入用新冠疫苗通过口腔吸入的方式,可使雾化后的疫苗经过呼吸道最终抵达肺部,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同时,激发呼吸道黏膜免疫,而呼吸道黏膜免疫可能是预防感染和阻断传播更有效的方法。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刘艳表示,吸入式新冠疫苗除了方便、快捷、无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点,即黏膜免疫。“简单来说,就是新冠疫苗通过口腔吸入的方式,使雾化后的疫苗经过呼吸道最终抵达肺部,刺激机体在呼吸道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抗体,其可与新冠病毒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呼吸道黏膜纤毛摆动,将复合物排出体外。也就是说,通过黏膜免疫,建立了病毒进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目前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大多为肌肉注射类,这类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着显著效果,但在预防感染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一般肌肉注射类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的T细胞可杀死被感染的细胞,B细胞则产生中和抗体。这些细胞和抗体在血液中循环,往往触及到鼻子和呼吸道时,感染者已出现症状。

通常黏膜包括鼻腔、口腔、生殖道或胃肠道内的湿润表面,这是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的地方,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看来,肌肉注射类疫苗能诱导全身免疫反应,但无法很好刺激黏膜免疫,防感染效果较弱。黏膜疫苗诱导的局部免疫反应类似于自然感染,理论上,防感染效果比肌肉注射疫苗好,但诱导的全身免疫效果较弱,更适合作为加强针使用。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新社讯等)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雾化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